河南省洛陽市老照片,1907年法國漢學家鏡頭下的龍門石窟


本組老照片是1907年法國著名東方學家、漢學家伊曼紐埃爾-愛德華·沙畹拍攝的河南省洛陽市著名景點龍門石窟。

沙畹1865年10月5日生於法國里昂,其家是宗教戰爭期間從法國流入瑞士的一個新教家庭,其祖父是一位一位植物學家,其父親是一位工程師。早年住在瑞士洛桑,1885年考入法國頂尖名校高等師範學院,主修康德哲學。1888年高師畢業,並於同年獲哲學科的教師資格會考優勝獎。因得高師院長佩柔啟發,決定轉向史學,並接受莫諾建議研究中國。

1889年初,24歲的沙畹被法國外交部派來中國,被給予了法國駐清公使館隨員的名銜,但主要任務是進修漢語和漢文。此期開始了艱苦的《史記》研究,並進行譯註,發表了《史記·封禪書》的法文譯註以及相關的《殷歷譜》。


1893年,沙畹當選為法蘭西學院的漢-滿-韃靼語言文學講習第四任教授,時年28歲。他的譯本《司馬遷史記》共分5 冊,於1895至1905年間陸續出版。

1907年3月至1908年2月,沙畹再次來中國在東北和華北地區考察文物古蹟,歸國後刊出了《華北考古紀行》。

在此期間歷經東三省、河北、山東、河南、陜西、山西,蒐集中國古碑雕刻拓品,特別是對龍門與雲岡的石刻雕像,或拓或照,加以類別說明,實為西方學人有方法的研究中國石刻之創始者。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是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

龍門石窟始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後,後來,歷經東西魏、北齊、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密佈於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共有97000餘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釐米。

西山崖壁上有北朝和隋唐時期的大、中型洞窟50多個。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皇甫公窟、魏字洞、普泰洞、火燒洞、慈香窯、路洞等,為北魏時期的代表洞窟;潛溪寺、賓陽南洞、賓陽北洞、敬善寺、摩崖三佛龕、萬佛洞、惠簡洞、奉先寺、淨土堂、龍花寺、極南洞等為唐代代表洞窟。東山全是唐代的窟龕,其中大、中型洞窟有20個,如二蓮花洞、看經寺洞、大萬伍佛洞、高平郡王洞等。

龍門石窟自建造以來受到的人為的盜鑿破壞十分嚴重。唐武宗時期的滅佛運動、使石窟蒙難。清末和民國初年的遊記史料記載了當時石窟造像被盜嚴重。此外,民國政府為從南京遷都洛陽,修建龍門西山下道路時也炸燬了大量的山麓佛龕。由於戰亂管理空虛,1930年代到1940年代龍門石窟造像受到了瘋狂的盜鑿,許多頭像、碑刻、浮雕被日本、美國的文物商人收購。


截至2014年,東西兩山現存窟龕2345個、佛塔80餘座。龍門石窟是中國古碑刻最多的一處,有古碑林之稱,共有碑刻題記2860多塊,其中久負盛名的龍門二十品和褚禭良的伊闕佛龕之碑,分別是魏碑體和唐楷的典範,堪稱中國書法藝術的上乘之作。龍門全山造像11萬餘尊,最大的佛像盧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最小的佛像在蓮花洞中,每個只有2釐米,稱為微雕。

龍門石窟也是書法藝術史是寶藏。著名的書法精品龍門二十品,是後代碑拓鑑賞家從龍門石窟眾多的石刻造像題記中精選出來的書法極品。龍門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藝術表現,但它也折射出當時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時尚。石窟中保留著大量的宗教、美術、建築、書法、音樂、服飾、醫藥等方面的實物資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藝術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