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兵器全集|紅色蘇維埃炮兵的中流砥柱,152毫米系列加榴炮

二戰兵器全集|紅色蘇維埃炮兵的中流砥柱,152毫米系列加榴炮

蘇聯的火炮研發並不十分看重突破性創新,而著重於在現有基礎上的穩步改進,或者是研發新炮架,安裝老炮管。蘇聯火炮設計師追求的是重量儘可能輕,射程儘可能遠,威力盡可能大。

這三點在蘇聯的152毫米重型火炮系列中表現的十分明顯。該系列有三種型號火炮,最早設計可追溯到1910年的152毫米Pushkaobr.1910g型火炮,1930年改進後編號152毫米1910/30野戰炮,1941年德國入侵時該型火炮仍在服役。這是一型不起眼的火炮,而且過於沉重,需要分解成兩部分才能運輸,這對一型現代火炮來說是個巨大缺陷,所以1941年後逐漸被淘汰,德軍繳獲後編號15.2-cm K 438(r)。

二戰兵器全集|紅色蘇維埃炮兵的中流砥柱,152毫米系列加榴炮

1937年改進型火炮推出,即152毫米Gaubitsa-Pushka obr.1937g,此為一型全新的長身管火炮,採用現有的122毫米1931/37(A-19)型野炮炮架,這一組合實際上是加榴炮,而不是單純的加農炮,該炮性能突出,後續改型繁多,德軍繳獲後的編號15.2-cm K 433/1(r)。紅軍對該炮的需求量很大,但第172火炮製造廠的產量跟不上,軍方只好繼續尋求類似性能火炮的供應來源。1937型加榴炮火炮身管與老式122毫米野炮炮架的組合誕生了152毫米1910/34型加榴炮,德方編號15.2-cm K 433/2(r)。

二戰兵器全集|紅色蘇維埃炮兵的中流砥柱,152毫米系列加榴炮

還有一種很少為人所知的蘇制152毫米野戰炮,採用152毫米長身管海軍炮,炮架為203毫米榴彈炮炮架,這是一種誕生於1941年到1942年間危急時刻的權宜之計,現在其細節已不可知。

這兩種以野炮炮架為基礎的火炮,即152毫米Gaubitsa-Pushka obr.1937g和152毫米1910/34型加榴炮,構成了整個戰爭期間紅軍重炮兵的主力。之後蘇聯火炮的重點轉向榴彈炮,但這兩種火炮十分成功,比同類的德國火炮性能更好,德國人特別喜歡使用繳獲的蘇制152毫米加榴炮,不僅用於東線,還有相當一部分部署到了大西洋壁壘。

要說1937型加榴炮有多好,有一個事實是很清楚的,那就是直到今天,許多該型火炮或以此為技術基礎研發出來的新型火炮仍廣泛使用,比如中國、古巴和一些前蘇聯陣營國家的軍隊中。

參數

型號:1937型152毫米加榴炮

口徑:152.4毫米

身管長度:4.925米

重量:行軍狀態7930公斤,戰鬥狀態7128公斤

射角:-2度~65度

射界:58度

炮口初速:655米/秒

射程:17.3公里

彈重:43.5公斤


《二戰兵器全集》系列如需分門別類系統查詢,可關注同賬戶名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