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上流年,北京人冬日的一大樂趣

冬天一到,散落在北京城大大小小的冰場,迎來了一年中最熱鬧的時節。想當年,滑冰可是不少老北京人冬日裡的一大樂趣。

冰上流年,北京人冬日的一大乐趣

1956年11月1日,北京市什剎海旱地冰場開放了。

北京人難以割捨的情結

北京冬天能在室外滑冰的日子不長,一年裡冰面平滑牢固的日子大概只有一個多月。據北京什剎海冰場的工作人員介紹,夜間最低氣溫在-8℃以下,白天最高溫度不超過1℃,這種溫度持續一週冰才能凍瓷實。氣溫升高,冰面就“碴了”——這是玩冰人的說法,那樣冰面開始皴裂,頻頻卡住冰刀,滑冰者就不得不離開冰面了。

想當年,滑冰可是不少老北京人冬日的一大樂趣。北海、什剎海、頤和園幾大冰場上,正滑的、倒滑的、畫葫蘆的、拉手跑大圈兒的、集體摔大馬趴的……要多樂和有多樂和;小孩兒大多是坐冰車,一手拿一支鐵釺子戳著往前走,老嫌不夠快,甚至急哭了。媽媽趕緊脫下手套給擦眼淚,爸爸出馬推著冰車跑得飛快,孩子立刻笑得喘不上氣。

下圖 1959年12月的 北海冰場 馮文岡/攝

冰上流年,北京人冬日的一大乐趣
冰上流年,北京人冬日的一大乐趣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什剎海冰場曾是北京城時尚的最前沿。什剎海冰場成為“50後”“60後”們心中難以割捨的情結,記錄了他們純真的成長。在大規模的上山下鄉之前,大批青年人賦閒在家。那時候年輕人的娛樂生活幾乎是零,沒有網吧、歌廳、遊戲廳,也沒有夜店、酒吧,冬天大家唯一能聚集在一起娛樂的地方,就是什剎海冰場了,因此什剎海冰場成為當時北京最大的青年人聚集地之一。

帥小夥都愛戴羊剪絨的帽子,而姑娘們會圍著大紅的拉毛圍巾,腳上穿著大老遠從上海託人買來的黑色小高跟滑冰鞋,大家在冰場上盡情地釋放自己。住在什剎海邊上的老張回憶,那時北京的冬天特別冷,過了冬至,冰凍得就有一尺多厚了。

那時候很多北京人,晚上下班後吃過晚飯,就拎上冰鞋直奔冰場。冰場就在現在荷花市場這一側,燈光將冰場照耀得如同白晝,好像一個大舞臺,每個人都是舞臺的主角。那時冰場邊上雖然沒有酒吧,但是有很多做小買賣的。有賣餛飩的,有賣小籠包子的,還有賣牛奶麵包的。每次滑完冰,最愜意的事,就是在冰場邊上吃碗熱餛飩或是來杯熱牛奶……有時幸福的生活其實就是這樣簡單。

冰上流年,北京人冬日的一大乐趣

1952年12月29日、30日的《北京日報》三版用圖文並茂的形式,連續兩天發表了《怎樣學習滑冰》。

冰上流年,北京人冬日的一大乐趣

1963年1月,《北京日報》老報道

冰上流年,北京人冬日的一大乐趣

《春節前夕首都舉行冰上運動大會 蘇聯滑冰運動員參加了表演》1955年1月24日的《北京日報》報道:昨天早上,陽光透過薄薄的晨霧,輕輕地照在什剎海的亮晶晶的冰面上。冰場四周的觀眾們正在熱情地等待著北京市一九五五年冰上運動大會的開始,他們尤其急切地盼望著看一看著名的蘇聯滑冰運動員的表演……

每小時只收折舊費5分錢

查看本報的老報紙,幾乎每年都有關於冰上運動的報道。

1957年12月26日的《北京日報》報道了《四處冰場明天開幕》:“本市最大的兩個公共滑冰場,什剎海滑冰場和北海滑冰場定在明天下午四時同時開幕。

北海滑冰場今年在燈光、暖棚等設備上都比去年有了改進,並且把兒童冰場擴大了一倍。為了優待兒童滑冰,該場新添了大批兒童冰鞋,每小時只收折舊費5分錢。

規模較小,但地點適中、交通方便的中山公園和文化宮的滑冰場今日正式開放。中山公園滑冰場今年也新添了五十多雙冰鞋供群眾租用。”

1963年1月28日《北京日報》二版刊登:《世界級花樣滑冰明星來京》

“世界冰上明星表演美不勝收,北京觀眾飽覽英姿為之傾倒”——1985年3月21日,本報報道:“在首都體育館潔白的冰面上,世界級的花樣滑冰明星為一萬八千名首都觀眾做了精彩表演,使人們看到了當今花樣滑冰的世界水平和發展方向,得到了美的享受。”

那時候,蘇聯還在,德國也沒有實現統一。從報道原文就可以看得出來:“參加國際冰聯花樣滑冰明星訪華表演的選手男、女共22人,分別來自蘇聯、美國、加拿大、民主德國、聯邦德國、捷克斯洛伐克,都是在今年世界錦標賽上獲得優勝的名將。”

冰上流年,北京人冬日的一大乐趣

1972年10月,我國最大的旱冰場在北京工人體育場內建成。開幕式上,參加北京市“環球杯”旱冰速滑邀請賽的九省市代表隊進行了旱冰表演。 葉用才/攝

“磨得快”投放市場

改革開放後的京城,冬日的戶外活動已不滿足於簡單的滑冰、觀燈。各大公園、冰燈節的組織者們煞費苦心地琢磨點子,許多新穎別緻的冰上娛樂項目紛紛湧現,除了競爭激烈的冰燈外,還有冰上化裝舞會、冰帆、冰車、冰爬犁、雪橇等,誘惑著人們走出家門。一位中年家長,邊叮囑孩子小心滑冰帆邊感慨地說:“現在的孩子可真趕上好時候了!我小時候,有個土製冰車便美得不得了,可如今,五花八門的,讓你都不知玩什麼好了。”

1984年1月4日,《北京日報》還專門報道了一種專磨跑刀的小工具——“磨得快”。說的是在那一年元旦前夕,北京縫紉機零件六廠為北京的廣大滑冰愛好者研製了一種專磨跑刀的小工具——“磨得快”,已投放市場。“磨得快”由粗磨和細磨兩件組成,粗磨時,可將其在冰刀上磨一至兩次,細磨時,只要稍稍光一下即可,在冰場上只需一兩分鐘就能磨好一副冰刀。磨後刀口鋒利,跑得快。

“磨得快”體積小,塑料外形,便於隨身攜帶。包裝盒上印有詳細說明書,滑冰愛好者一看便會使用。利生體育用品商店、百貨大樓、西單商場、東四人民市場、前門文化用品商店等均有出售,每個售價1.86元。

冰上流年,北京人冬日的一大乐趣

2009年12月27京城各大冰場的冰層厚度已達到了安全標準,昨天,什剎海冰場已經率先開放。 孫戉攝

“我舉不動小雪了”

冰上流年,北京人冬日的一大乐趣

2008奧運之年,北京國際花樣滑冰邀請賽在國貿溜冰場開幕。項目中除業餘選手的基本等級賽,還有蹬冰滑行、步法、圖形、花式、雙人花式比賽和藝術、韻律、娛樂性家庭比賽項目。圖為小選手們在表演喜迎奧運會的冰上舞蹈,拉起“北京歡迎您”的橫幅,當年的那場盛會,讓北京城徹底改變了模樣。

《中國雙人滑實現冬奧金牌零突破》,2010年2月17日,本報為申雪和趙宏博的圓夢叫好。溫哥華冬奧會上,中國名將申雪、趙宏博以精彩的表演奪冠,不僅圓了自己多年的冬奧會奪金夢想,為中國代表團拿到了本屆冬奧會上的首枚金牌,更為中國花滑拿到了歷史上的首枚冬奧會金牌。

冰上流年,北京人冬日的一大乐趣

《花滑答謝表演引爆首體》,2008年11月,“中國杯世界花樣滑冰大獎賽”在首都體育館落下帷幕。在京舉行的答謝表演中,獲得男單、女單、雙人滑前5名及冰舞前4名的選手與東道主代表選手齊聚一堂,為觀眾獻上了一場美輪美奐的視覺盛宴。

最後出場的中國名將、本屆中國杯雙人滑冠軍張丹和張昊無疑是整場演出人氣最高的明星,一曲《大地之歌》終了,無數毛絨玩具從觀眾席“飛”入場內,欲罷不能的觀眾不斷高呼返場。

2014年5月27日本報第16版刊發《趙宏博:我舉不動小雪了》。原來,一年一度的“冰上雅姿”花樣滑冰巡演當年在京舉行。巡演藝術總監、冬奧會雙人滑冠軍趙宏博對記者介紹,巡演的主題是“愛一世”。不過,申雪和趙宏博這對冰上伉儷卻無法親自上場演繹一段浪漫之舞。不是這小兩口兒不想“秀恩愛”,而是已為人母的申雪體重增加了。“我是真舉不動她了。”趙宏博幽默地說。

冰雪運動熱京城,北京城的冰雪奇緣仍將在孩子們身上繼續。

冰上流年,北京人冬日的一大乐趣

昆明湖上游 人如織,昔日皇家園林的冰場已成為百姓樂園,冬日裡格外熱鬧。 王希寶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