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佩孚在湖南湖北抵禦北伐軍,不料河南後方部隊被李大釗策反

吳佩孚在湖南湖北抵禦北伐軍,不料河南後方部隊被李大釗策反

吳佩孚在湖南湖北抵禦北伐軍,不料河南後方部隊被李大釗策反

吳佩孚在湖南湖北抵禦北伐軍,不料河南後方部隊被李大釗策反

吳佩孚在湖南湖北抵禦北伐軍,不料河南後方部隊被李大釗策反

吳佩孚在湖南湖北抵禦北伐軍,不料河南後方部隊被李大釗策反

1925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戰爭後,直係軍閥、直魯豫兩湖巡閱使吳佩孚在長江邊的漢口成立十四省討賊聯軍總司令部,河南等省都在其控制之列。1926年7月9日,廣東革命政府正式誓師北伐,北伐軍一路勢如破竹,先後在汀泗橋、賀勝橋等地擊破吳佩孚主力。8月,北伐軍兵鋒直指九省通衢——武漢。

為了對抗北伐軍的進攻,吳佩孚將麾下部隊分成兩部分,自己率部分主力增援武漢,其餘部隊則留守河南,企圖以河南為後方基地不斷為武漢戰場提供兵源、糧彈補充。當時駐紮河南的吳軍主力兵力十分龐大,但來源複雜,派系林立,許多部隊僅僅是名義上服從指揮而已。

河南部隊內部隱患重重

其中,實力最強的是剛剛擔任討賊聯軍第3路總司令的魏益三,所部近2萬人原屬張作霖的奉系,1925年11月曾隨郭松齡起兵參加反奉戰爭, 一直在後方鎮守山海關,郭松齡戰敗被殺時,魏益三婉言謝絕了張學良的招降,率部投靠了馮玉祥的國民軍。1926年5月剛剛加入吳佩孚麾下,時間還不到3個月。

除了魏益三部這樣暫時棲身、虛與委蛇的奉軍舊部外,河南還有田維勤、樊鍾秀、任應歧等原屬國民二軍、建國豫軍的部隊,這些人也曾經在馮玉祥甚至孫中山麾下效力,多多少少受到革命思想的影響,後來因種種原因走投無路,這才暫時找地方安身,恢復實力。

地方勢力首鼠兩端,不聽指揮

此外,由於吳佩孚長期駐紮洛陽,所以河南許多當地勢力如南陽鎮守使馬志敏、豫東鎮守使郭振才等土著軍閥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也口頭表示服從指揮。另有大批土匪被吳部收容改編,如張治公部即由豫西土匪改編,長期匪性不改,不受約束,動輒縱兵劫掠。

這些部隊不但首鼠兩端,而且為了爭奪給養、地盤彼此間矛盾重重,這就為策動他們倒吳反奉、響應北伐創造了條件。當時,實際負責國共兩黨北方區委工作的李大釗針對河南省內各派軍人的態度,首先派人到天津,與寓居那裡的河南軍界前輩、辛亥革命元老張鈁見面,爭取支持。

軍界前輩出面,組建自治軍

張鈁系河南省新安縣人,23歲保定軍校畢業後加入陝軍,成為同盟會骨幹;1915年護國戰爭期間曾兼任河南省代理主席,在豫陝兩省軍界、政界都享有崇高威望。樊鍾秀、任應歧、張治公、李振亞等均系其舊部,遍佈河南的紅槍會、民團等地方武裝首領,許多都是張鈁過去的軍官。

1926年8月初,經過多次協商後,張鈁與李大釗的代表彭澤湘達成協議,同意成立河南自治軍,張鈁親任總司令,樊鍾秀、任應歧、張治公、李振亞等任軍長,接收廣東革命政府的指揮和管轄。9月,吳佩孚部在武漢前線戰事吃緊,準備抽調河南部隊沿平漢線南下增援。

吳佩孚全軍覆沒,孤身逃往四川

盤踞南陽、鄧縣一帶的豫軍樊鍾秀部以龐炳勳部為內應,一舉奪取了豫、鄂兩省交界的咽喉要道武勝關,“北來後援軍隊或者觀望不進,或因車輛缺乏運輸不及,於是吳在湘鄂之十餘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滅。”吳佩孚主力在兩湖被殲滅後,客居河南的外省籍軍隊更加人心惶惶,連吳佩孚的頭號親信靳雲鵬也心生異志。

1926年12月28日,魏益三部編為國民軍第30軍;次年1月,任應歧就任國民革命軍第12軍軍長,靳雲鵬也暗中接受了國民革命軍軍長委任狀。眾叛親離的吳佩孚只好逃往四川,在軍閥楊森處安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