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汽車佈下新能源產品局,至暗中能否助其走向“復興”?

10月15日,韓國現代汽車公司首席副會長鄭義宣,透露了企業的未來計劃。他表示,現代汽車將於2025年之前,在全球市場推出23款新能源汽車。在氫能源領域,這家公司還會以氫燃料乘用車為基礎,在氫燃料商用車方面進行佈局。


現代汽車佈下新能源產品局,至暗中能否助其走向“復興”?


北京現代是2002年中國加入WTO後第一個被批准的汽車生產領域的合資項目,被確定為振興北京製造業、發展首都經濟的示範工程。之後,北京現代迅猛發展,曾經有過4年連續年銷量過百萬的輝煌成績。

然而近幾年,這家在國內已擁有三地五家工廠的車企形勢卻急轉直下,在中國汽車市場的份額逐年減少,曾經的北汽集團利潤奶牛光環早已褪去,為了提振銷量,甚至不惜採取以價換量的方式。


現代汽車佈下新能源產品局,至暗中能否助其走向“復興”?


據乘聯會數據顯示,北京現代的索納塔、瑞納、朗動均為其銷量擔當,彼時年銷量都超過25萬輛。隨後,北京現代不斷降低產品售價,本在7萬―10萬元區間的瑞納,改款換代後起售價下探至5萬元以下;而原本在10萬―15萬元區間的朗動,在新車型推出後,售價也下調到了10萬―13萬元區間,與別克英朗、大眾朗逸等競品逐漸拉開了差距。

但不可否認,相較於銷量下滑,現代面臨的品牌力下降問題更為嚴峻,作為合資車企主動下調價格必然對品牌溢價能力產生影響,這也是以價換量帶來的負面影響。

據公開數據,改款換代後的瑞納車型2018年累計銷量不足4萬輛。而朗動2017年累計銷量也未超過12萬輛,由於銷量下滑嚴重,北京現代於2018年正式將該車型進行停產。


現代汽車佈下新能源產品局,至暗中能否助其走向“復興”?


在華銷量大幅跳水,北京現代不得不開始著手調整其在中國市場的產能規劃,從去年開始就著手推出更多新車型。截至目前,北京現代共有18款車型,包括各級別轎車、SUV以及多動力類型新能源產品,其產品矩陣已經完善,下半年北京現代仍將會高密度投放6款新車。

同時為求得未來的長遠發展,現代已開啟在華的電動化轉型。根據“NEW計劃”,北京現代將於2020年前推出9款新能源車型,計劃未來新能源車型銷量佔比將超過10%,併成為率先全面實現HEV、EV、PHEV車型量產的合資品牌。


現代汽車佈下新能源產品局,至暗中能否助其走向“復興”?


憧憬雖美好,但現實中卻並不容易實現。且不論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爭相推出新能源車型搶佔市場所帶來的競爭壓力,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經歷高速發展後出現失速是其面臨的首要不利因素。中金公司研究報告中指出,將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預測下調至120萬-130萬輛,與2018年基本持平。按照原規劃,我國新能源汽車2019年銷量目標為150萬輛,2020年達到200萬輛。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表示,“將中國新能源汽車中的電動汽車數據拆出來,再將賣給的士、出行等的大客戶數據拆出,最後將實際銷售價格12萬以下主要給出行金融解決方案的拆出來,剩下的賣給真實消費者數據大概只有是幾萬輛。”何小鵬還稱,拆分後的數據很沉重,越到後面越多問題。

銷量數據顯示,今年9月,北京現代銷量為68644輛,同比下滑14.2%,今年1-9月,北京現代累計銷量為451412力量,同比下滑19.6%。按目前的下滑趨勢來看,北京現代走出低谷並不是那麼容易,其復興之路更應該把重心放在提升品牌力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