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分享要發自孩子內心,替孩子“客套”,只會讓孩子更“獨”

家裡面有小孩的都瞭解,經常會發生一個有趣的現象。你的朋友到你家來玩,帶著他的孩子,身為大人總會想要撮合兩個同齡的孩子在一起玩。但是孩子的世界卻不是這樣的,他會很排斥新的人,就算是同齡的夥伴。就算是你家的孩子玩具很多,但是當有其孩子動他玩具的時候,他的佔有慾就會變得特別強。在孩子的世界裡只有“我的”,而沒有“我們的”“你的”這個概念。

真正的分享要發自孩子內心,替孩子“客套”,只會讓孩子更“獨”

由於我國的計劃生育,中國城市地區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個獨生子女。劉女士家裡面就是這種情況,全家只寵著一個寶貝,簡直把他當祖宗。只要他需要的,都會盡力的滿足,家裡面的大人都會讓著他。但有一次朋友到她家來做客,帶上了和自己兒子同齡的小朋友,想著兩個孩子年齡相仿,應該會玩得很好。但是自己家的兒子卻敵視那個小朋友,把玩具都藏起來,不願意拿出來分享。而且還跑過來向劉女士哭訴,不想讓朋友的小孩玩他的玩具。劉女士一方面對朋友非常抱歉,一方面又在反思自己對兒子的教育。

真正的分享要發自孩子內心,替孩子“客套”,只會讓孩子更“獨”

為什麼很多東西明明孩子已經有很多了,但是還是不願意分享給玩伴。

1、在不健全的人格中沒有“分享”這個概念。

北京師範大學的教授曾經做過這樣一個調查表明:拿到玩具只願意給自己玩,而不願意分享出去的孩子佔57%;見到喜歡的玩具必須要,如果不給的話就大哭大鬧的佔32%;見到別的孩子有玩具,自己會動手去搶的佔5%;想要別人的玩具,但是沒有付出行動去增強的孩子只佔6%。

這次調查的是4~6歲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家庭,這個調查結果充分的表明了,孩子不願意分享自己的玩具。這也就是說明孩子不願意分享,是天性佔大部分原因,學會分享,只能靠父母后天的教育。父母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剛出生就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家裡面每個人都讓著他,讓他覺得自己是最重要的人。天性沒有得到抑制,佔有慾也變得更加的強。

真正的分享要發自孩子內心,替孩子“客套”,只會讓孩子更“獨”

根據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99.99%的事業單位公務員,教師,崗位,家庭都是獨生子女。而根據財政部2012年出版的《2009年地方財政統計資料》數據顯示,中央財政供養人口5392.6萬人,這些人全部都是嚴格實行了計劃生育政策,極個別生了二胎的都被開除了

那些家裡面有兩個孩子家庭,大多數都是農村地區,或者一些零售服務行業。大家都要承擔生活的壓力,比起生二胎來說失業更嚴峻。

真正的分享要發自孩子內心,替孩子“客套”,只會讓孩子更“獨”

2、大人強迫讓孩子有了逆反心理。

根據許多兒童心理學的調查研究表明:大人強迫孩子分享,對消除兒童不良分享行為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同時也會對兒童的發展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會讓孩子變得比較溫順乖巧,但是缺乏個性,長大以後缺乏創新的意識。

在孩子5歲以前,對孩子性格的培養非常重要,這個時候正是他們探索世界的時候。很多世界觀價值觀都是在這個時間形成的。父母不應該抑制孩子的天性,對於孩子的一些小毛病,應該加以引導,而且要理解他的行為的意義。不要一味的打壓孩子的天性,給他制定標準,讓他按照大人的安排做。其實小孩子年齡長大一點,和同齡人相處過多以後,就會慢慢學會分享,那只是時間的問題。往往這種對孩子天性沒有壓抑的家庭長大,孩子往往更加的活潑,在和朋友的相處中更加的大方。而且他的想法又很獨特,很容易受到同齡孩子的喜歡與接納。

真正的分享要發自孩子內心,替孩子“客套”,只會讓孩子更“獨”

3、父母沒有學會換位思考。

雖然很多家長非常的不理解,是因為他們會站在自己的角度來思考。在中國傳統的家庭裡面,父母是擁有絕對的話語權,他們喜歡服從命令的孩子。他們認為強制孩子分享玩具,這是一種對他的優秀教育。但是家長為何不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你這樣做真的對他的未來發展和性格的形成有幫助嗎?孩子不會分享,也不能說完全不需要家長的教育,但是應該需要正確的引導。

前段時間#給周杰倫打榜#上了熱搜,一批八零後,九零後的老阿姨們,一邊給孩子餵奶,一邊給老公做著飯,還要操心給周杰倫打榜的事情,很多網友在下面評論:現在我們這批老阿姨對流量明星的牴觸,就如同從前父母對周杰倫的牴觸。父母和孩子之間本來就有年齡的界限,這是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家長不懂得換位思考,既然不懂得孩子在乎的是什麼?
真正的分享要發自孩子內心,替孩子“客套”,只會讓孩子更“獨”

家長在教育孩子分享的時候,有哪些需要注意?怎樣引導?

1、在孩子爭搶玩具的時候不要懲罰他,而是替他向小夥伴道歉。

根據相關調查顯示:90%的孩子都怕父母的責怪和罵聲,孩子年齡小非常的敏感,覺得大人罵他第一反映是沒有安全感,而不是他做錯了。

在孩子和同齡小夥伴爭奪玩具的時候,大人一上來不要馬上罵自己的孩子,最會讓你的孩子覺得自己不被重視,長大後大多數都會缺乏安全感。孩子雖然小,但是同齡的孩子相處自有辦法,不要一味的橫加干涉。身為家長唯一能夠做的,就是為孩子的錯誤行為道歉。最會讓你的孩子認識到他的錯誤,而且會效仿家長,以後自己錯誤的時候會道歉。

真正的分享要發自孩子內心,替孩子“客套”,只會讓孩子更“獨”

在這一方面明星黃磊的做法,就堪稱教育孩子的典範。黃磊帶著女兒黃多多去參加親子節目《爸爸去哪兒》的時候,在節目裡黃多多收養了一條小狗,這條小狗陸毅的女兒貝兒也非常喜歡,貝兒問黃磊可不可以和小狗玩一會兒?黃磊並沒有替女兒做決定,而是告訴貝兒,小狗是多多姐姐的,你應該跟多多姐姐說。在此同時,黃磊也告訴女兒說:如果你不想和別人分享,你可以直接告訴對方你的想法,不用顧慮其他。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這樣一位處處為自己考慮的家長,可以說是人生最大的一筆財富。

真正的分享要發自孩子內心,替孩子“客套”,只會讓孩子更“獨”

2、多和孩子溝通,用他們接受的方式教育。

根據調查顯示,在中國70%的家庭,都因為缺少溝通而導致父母和孩子矛盾。只有溝通,才可以解決很多麻煩。孩子不會分享,站在他們的角度來說,是沒有問題的。但站在大人的角度來說,就認為是一種自私自利。父母和孩子存在很大的代溝,不管孩子有多小,他都是有思想的,父母應該儘量的和孩子溝通。教會他分享的快樂,主動向他人分享自己的物品。請家長多點耐心,慢慢的幫助孩子成長。有些時候用孩子的方式去溝通交流,效果往往更好。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家長不僅僅要掌握說話的技巧,還要掌握說話的時機,不能當人面教育,也不能事情過去很久以後再教育,要有時效性,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的和孩子進行正面的溝通。

3、父母要做榜樣,孩子才會學會分享。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人生影響非常重大。有調查顯示:

長大後有30%的學生認為自己是父親或母親的翻版,爸爸媽媽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自己的成長。有50%的學生認為,爸媽的形象和興趣對自己的影響非常大。還有60%的人認為,自己現在取得的成績和爸爸媽媽的榜樣作用脫不開聯繫。
真正的分享要發自孩子內心,替孩子“客套”,只會讓孩子更“獨”

家庭是非常良好的學習環境,也是孩子性格的培養之地。父母如果做好榜樣的話,給孩子帶來正面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因為孩子非常敏感,父母做什麼他們都會密切關注。

父母的行為他們也會下意識的去模仿,所以父母要在行為上給孩子帶好頭。比如說家裡面有什麼好吃的,身為父母一定要先把好吃的分給大家,特別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然後再把剩下的食物分給自己,習慣性的把好東西給別人。這種下意識的行為,在孩子心裡會留下深深的影響。父母樂於助人,孩子長大以後也會非常熱心。如果孩子還是不願意分享自己的東西,也可以和他平等的以物換物,這樣可以達到分享的效果,在父母的潛移默化教育中學會分享。

總結和分析

每個人都是從幼兒時期長大的,都是從不成熟到成熟,從不願意分享到願意分享。不能強迫自己的孩子按照自己為他們安排的路去走,不但會扼殺他們的天性,也會對他們的性格造成負面影響,會伴隨他們的一生。作為家長應該做的,就是在孩子不懂事的時候,多對他進行引導。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為他做榜樣,多聽聽孩子的心聲,學會換位思考。孩子的未來是家長最關心的事,守護他的成長,家長要盡心盡力,要與時俱進了解孩子心中所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