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其實很簡單,只要你的方法正確就可以躺著賺錢(乾貨)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財富,尤其是渴望什麼都不做,錢就會自己跑上門來的財富。

理財其實很簡單,只要你的方法正確就可以躺著賺錢(乾貨)

那麼,說到這個什麼都不做就來錢的話題,我們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呢?當然是炒股。

在工作中,我們是不是會聽到休息時間同事們聚在一起討論各種大牛股。

聽說張三買的股票今天漲了好多;

李四踩到雷了,股價暴跌百分之八十;

誰聽到了什麼內幕消息,跟著他買準沒錯的話。

其實,這些都不是什麼好習慣,基本上這樣的操作10個虧9個。

同事小張是我們部門的典型的月光族,掙著3000多的薪水,卻過著5000多的生活。

每當工資還沒發下來的時候,她的購物車已經囤好了上千元的貨了。為此我們總是勸她少買,買那麼多也沒用,可她就是聽不進去。

其實要是光買東西還好,但不巧的是她還喜歡泡吧,隔三差五就帶著她的社會姐妹們去迪吧坐坐。

所以,沒過多久,錢就沒了。

我經常勸她把錢攢出一些來理財,可她卻說人生在世須盡歡,這一句詩竟把我搞的無言以對。

小張這個樣子是沒有任何風險抵抗能力的,一旦遇到什麼急用錢的事情,就會被分分鐘搞垮。

其實,我們要有這個意識,賺錢是一方面,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還有一個理財意識。只有讓你的錢生小錢,你才會有更多自由和美好的生活。

在當代社會,理財已經成為每個人都必須掌握的一項生活技能。

理財其實很簡單,只要你的方法正確就可以躺著賺錢(乾貨)

其實,理財也不是隨隨便便買個產品那麼簡單,那樣的理財只能說你太懶了。你要做的是在做充分學習後進入股票和基金市場,但是一定要先學習,否則就會落得像我之前的下場。

2017年,我接觸到了股票,那時的我還上大四。當時家裡人給的錢也挺多,基本上每個月都有結餘,於是就想著怎麼搗鼓掙點錢。

於是我開啟了研究股票的歷程,現在想想看當時也挺拼的。買了好多關於股票的書,各種短線法寶,當時也是起了個好頭,看著自己的股票蹭蹭往上漲心裡頓時感覺自己的巴菲特在世,天下第一。

理財其實很簡單,只要你的方法正確就可以躺著賺錢(乾貨)

但是沒過多久,2017年11月我買的股票開始下跌,起初我拼命的加倉,希望可以通過資金來壓低成本,但現在看看當時是真的傻。最後股票被腰斬。

經過了那次血與淚的教訓,我已經心灰意冷了,打算再也不碰這個東西。

但是在一起偶然間,我接觸到了價值投資,當時說的就是長期持股不動,不賺股票的價差,而賺的是企業的業績增長和分紅。

後來我半信半疑地試了試,雖然這種方法沒能讓我賺快錢。

但是也讓我在2018年的熊市中做到了不虧不賺,看似在2018年沒賺錢,但其實這樣的成績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做不到的。

那麼,我是如何運用價值投資進行操作的呢?

首先,我的理解是價值投資可以用在股票上,但是對於基金同樣適用。

這次我就來分享一下我的價值投資在基金上的一些經驗—“左側定投,右側配置”思路。

首先解釋一下,左側和右側,其實就是指數的低估和高估。

那麼如何來判斷低估或者高估呢?接下來說一些具體的乾貨:

1. 用指數市盈率和股債比來判斷高估或低估。

理財其實很簡單,只要你的方法正確就可以躺著賺錢(乾貨)

(1) 我們都知道股票是有一個叫市盈率的東西,它的作用其實就是判斷現在的股價是否高估或者低估,如果市盈率高於平均值就是高估,反之就是低估。

而指數的市盈率,則是判斷整個指數是否高估或者低估,它反應的是一攬子股票的綜合水平,更具備市場的代表性。如果指數市盈率高於它自己的平均水平,就是高估,反之就是低估。

(2)所謂股債比,就是用全A股的市盈率的倒數與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相比較,如果前者與後者相減>2,就說明這是個投資股票市場的特別好時機,如果相等或者<0,那麼就應該買債券,說明市場已經嚴重高估。

這兩個是判斷市場高估或者低估很好用的指標,如果你不知道怎麼判斷,可以試試這兩個方法。

2. 如果判斷出低估的話,用指數基金定投策略。

理財其實很簡單,只要你的方法正確就可以躺著賺錢(乾貨)

當我們通過前面兩個方法判斷出市場高估或者低估後,我們就可以進行接下來的操作了。

如果低估,我們就應該進行指數基金定投。

這裡直接上具體操作:

(1) 把你的資金分成15份或者24份。

(2) 選好要買的指數基金。這裡推薦支付寶或者天天基金裡的產品,最好買指數基金,一方面管理費和手續費低,另一方面踩不到雷。

(3) 每月的固定日期買一份,如果當日你買的那個指數基金的指數跌破3%,則加投一份。

(4) 達到年化20%止盈,切記是年化,而不是總體收益率。

(5) 基金定投一定是止盈不止損的,一定要嚴格按照計劃來,不要自己搞創新。

3. 如果均衡位置或者稍微高估,用資產配置思路。

理財其實很簡單,只要你的方法正確就可以躺著賺錢(乾貨)

如果你發現在均衡位置或者高估,那麼就可以用配置的思路,具體就是股票4成,債券5成,商品1成。

具體方案如下:

(1) 將股票的四成按比例配置上證50指數、滬深300指數、中證500指數、創業板指數,按比例平均分配就好。就比如你有10000,我們可以將上面那些產品分別買2500,記得用基金的方式配置。(可以一把買入,也可以進行定投買入,定投分三次就可以)

(2) 債券部分用利率債和信用債55開平均分配。(一把買入)

(3) 商品部分用原油、黃金、大宗商品進行配置,比例為2.5:5:2.5。自行查找對應基金。(可以一把買入,也可以分3到6次買入)

(4) 然後每年找一個日子,將它們進行平衡配置一下,保持比例配置平衡。

(5) 除非特別高估,否則就一直持有。

4. 如果特別高估,把錢放在貨幣基金中。

理財其實很簡單,只要你的方法正確就可以躺著賺錢(乾貨)

這個時候買股票基金肯定是不划算的了,而且由於市場高估,面臨隨時加息和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的風險,所以債券也不要買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國債收益率上漲後,人們肯定是偏向於新債的,所以老債的價格就會被打壓,導致債券價格下跌。‘

這個時候就把錢穩穩的放在貨幣基金裡吧,等有機會了可以再回來。

理財其實很簡單,只要你的方法正確就可以躺著賺錢(乾貨)

巴菲特曾說過:

價值投資不能保證我們盈利,但價值投資給我們提供了走向真正成功的唯一機會。

其實我們職場人每個月只要省吃儉用一點點,就一定可以把理財做起來,慢慢的滾成大雪球。理財最好的時間點其實就是此時此刻,希望我們職場人可以將其重視起來。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這個道理大家一定都懂。

理財其實很簡單,只要你的方法正確就可以躺著賺錢(乾貨)

當然,我寫的這些其實也不是適用於所有人,也有很多欠缺和不對的地方。大家以後還是要進行自我學習,不要停留在穩定的舒適區,要知道只有自己強大了,你面對生活的時候才會擁有那份從容和自信。

希望大家都可以成為理財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