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土家族第一村,彻底搞清楚土家族认定的来龙去脉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800多万人口的土家族就是其中之一,但建国后,土家族却未被列为单一的民族。直到1957年1月3日才被正式批准为单一的民族。土家族认定的过程,甚至于好多土家族朋友都鲜有了解。那么,土家族是怎么认定的?最早提出土家为单一民族的人是谁?

在中国土家族第一村,彻底搞清楚土家族认定的来龙去脉

在中国土家族第一村,彻底搞清楚土家族认定的来龙去脉

秋高气爽,正是出游好时节。从国家民委确立的中国土家族基因采样县湖南省永顺县城驱车往西南方向,沿着弯弯曲曲的乡村水泥小路一直往上,在小路的最高处,迎来满眼葱翠,村北、村西两座山峰好似凤头,蹁跹起舞。我们走进了有“中国土家第一村”之称的双凤村。双凤村是1953年潘光旦先生研究中国土家族的重点调查点,该村保存完整的土家语言,土家风习和土家族文化原生态遗存,为土家族成为单一的少数民族提供了翔实的实证。而世界文化遗产老司城遗址再一次证实了永顺是近世湘鄂渝黔边土司根祖和统治核心地的史实。这些古老而又灿烂的土家族民间艺术遗产是中国土家族的“博物馆”和“基因库”。而最令双凤人骄傲的是,60多年前,双凤村姑娘田心桃改写了中国少数民族的类别历史。

在中国土家族第一村,彻底搞清楚土家族认定的来龙去脉

时间拉回到1950年的国庆,花团锦簇的北京城迎来了389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周恩来总理邀请进京参观的各地少数民族代表。衣着各异的各民族代表中,有一位年仅21岁的女青年,名叫田心桃,她的身份是中南区少数民族国庆观礼团苗族代表。当时的中南区少数民族国庆观礼团团长潘琪在向毛主席和周总理介绍田心桃时说:“田心桃代表,外祖母是苗族,祖父母是土家人,她讲的土家语与其他民族都不一样”。这大概是新中国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耳边第一次听到“土家人”和“土家语”一词。时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的林伯渠与田心桃谈论了很多关于土家族语言、风俗的话题。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极大地鼓舞了田心桃,她大胆向党中央提出:“自己不是苗族而是土家族,并且希望确认土家族是单一的少数民族”的建议。这件事使民族识别——也就是对一个族体的民族成分和民族名称进行辨别的问题第一次浮出水面。

在中国土家族第一村,彻底搞清楚土家族认定的来龙去脉

田心桃作为从中华民国走到共和国的一个土家姑娘,在湘西尚未解放的时候,她生活在湘西永顺和平乡的一个土家山寨里,因她的婆婆爷爷“帕铺、阿巴”是说不了汉语的纯土家人,田心桃便得益于从小就受十分纯正原始古朴土家文化的熏陶,她的母亲教她从小织“西兰卡普”即“土家织锦”,堂祖父有时带她上山狩猎,这些都是土家族的民族记忆特征。而她的父亲在会土家语的同时又识汉文,这样可教她习汉文化。

在中国土家族第一村,彻底搞清楚土家族认定的来龙去脉

1949年10月,解放军进军湘西,田心桃的家乡获得了解放。是年,田心桃21岁,她从民国大学肄业后,在永顺县联立中学谋到了一份教书的差事。这时,她正在永顺都联立中学教书。在迎接人民解故军的活动中,她结识了141师政治部主任李慷。李主任经常给田心桃讲党的有关政策,田心桃向李主任介绍了她的家世和土家情况,李主任很关心土家问题。经李主任介绍,1950年8月,田心桃向湘西行署领导汇报了土家的语言,风俗习惯和聚居生活等情况。9月初,湘西行署领导又介绍她到湖南省民政厅,民政厅有关领导了解了土家语言、风俗习惯,又推荐她到中南民政部。9月15日,有关人员发给她一个苗族代表证,让她列席中南军政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因为当时刚解放不久,土家尚未被确认为单一的民族,而田心桃的外祖母是苗族,所以就让她以苗族代表的身份列常会议。

在中国土家族第一村,彻底搞清楚土家族认定的来龙去脉

在北京观礼期间,田心桃还同代表团一道聆听了周恩来、李维汉、乌兰夫等领导人有关民族政策的报告,进一步加深了对民族政策的认识。在相关单位的推荐下,她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对相关文稿用土家语进行了录音。语言研究所所长罗长培教授当场表态:“田代表的发音准确、清晰,土家语是汉藏语系藏缅语族。”随后,在中央民委派研究人员同各民族代表座谈时,她又向中央研究室的杨成志等教授详尽介绍了土家人的分布地区、语言和风俗习惯等情况,呈送了记载有土家语言的《永顺县志》和土家服饰、土花被面(即土家织锦)、挑花腰带、手帕等土家工艺品。田心桃的这些言行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也为后来研究、识别土家的民族成分提供了首批材料。

在中国土家族第一村,彻底搞清楚土家族认定的来龙去脉

田心桃的呼声和建议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也获得了中央相关部门的关注。中央先后派出多名专家学者到湖南土家族的聚居地进行实地考察,走访的第一个村寨便是双凤。在土家族识别的历次活动中,都有田心桃忙碌的身影。经过历时6年对湘西土家人聚居区的历史、语言、民俗和文化进行田野调查,l957年1月3日,中共中央统战部作出批复,正式确定土家为单一的民族。同年3月15日,土家族作为单一民族在《光明日报》上公布。从此,土家族真正成为中华民族56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中央统战部所发的确认土家族为单一民族的文件中,对田心桃为识别土家族为单一民族所作贡献作了客观叙述:“土家族成份问题是1950年提出的。当年国庆节,来京观礼的少数民族代表田心桃,提出她是土家族,不是苗族,并且要求承认土家是一个少数民族。”田心桃也因此被誉为土家族的“女普罗米修斯”。

在中国土家族第一村,彻底搞清楚土家族认定的来龙去脉

双凤村民风淳朴,土语侏俚,民族风情浓郁,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土家族民俗文化村落之一。这里是被民族学家潘光旦先生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的地方;这里是被称为“土家第一人”田心桃老师的故乡;这里是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摆手舞和毛古斯舞传承人田仁信和彭英威的家乡;这里是被中科院确定为研究土家族唯一固定的调查点……村中建筑有摆手堂、八字门、九蓉庵、官厅、土家祠堂、五谷祠、接龙桥、转角楼群等传统土家特色建筑。有茅古斯、摆手舞、土家年等8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据村中古石碑记载,双凤村在唐代就已建村。现在,双凤村仅有96户325人,全部为土家族人,以田、彭两姓为主。只有土家人聚居的村寨,才会建有摆手堂。摆手堂是双凤村的标志性建筑。摆手堂为二层木质塔楼,堂内大厅地面的中央置有道教“太极”图案,这里是土家族用于祭祀祖先和跳摆手舞的“廊场”。

在中国土家族第一村,彻底搞清楚土家族认定的来龙去脉

每年的正月初三,双凤全村土家族男女老幼均自发聚集在摆手堂前,共同欢庆幸福和谐的太平盛世。“摆手舞”是土家族祭祀时跳的舞,模仿的是土家族人的生活生产动作。例如,有表现狩猎行为的“赶野猪”“拖野鸡尾巴”等动作,有表现生产行为的“挖土”、“撒种”、“种苞谷”等动作。跳起来后,用时很长,往往从天黑一直跳到天亮,有时甚至一连跳几个通宵。“茅古斯”也是一种舞蹈的名字,和摆手舞一样,是祭祀后跳的舞,舞蹈动作也与摆手舞差不多。不同的是,跳“茅古斯”舞的人只能是男性,而且必须模仿原始人类穿树皮衣、披兽皮的动作。跳“茅古斯”的人,要用小碎步进退,左右摇摆,摇晃头,斗耸肩膀,使身体上所有的穿戴发出“嘶嘶”的声响。双凤村的茅古斯舞富有原始的魅力,曾作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表演节目之一而被世人所知。

在中国土家族第一村,彻底搞清楚土家族认定的来龙去脉

在中国土家族第一村,彻底搞清楚土家族认定的来龙去脉

【作者】王成,中国走遍56民族及吃遍56民族总策划总领队,中国探险家俱乐部人文领域特别顾问。媒体撰稿人,乐途旅游网超级灵感旅行家。工农商学兵貌似占全,能朝九晚五,也有诗和远方。惟愿我们在行走中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本文所有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署名,未经许可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其他需求请与作者联系。(微信:186126304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