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新技术和产品?环保新风向标来了修改

导读:《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已经2019年8月27日第2次委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也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对生态农业领域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垃圾焚烧发电、危废处置、动力蓄电池处理、重金属无害化处理和回收再利用等尤为重视。

如何更新技术和产品?环保新风向标来了修改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已经2019年8月27日第2次委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也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对生态农业领域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垃圾焚烧发电、危废处置、动力蓄电池处理、重金属无害化处理和回收再利用等尤为重视。

在鼓励类目录中,文件给了较长的篇幅给环保,这也符合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如畜禽养殖废弃物、农作物秸秆,这是两大重点。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很多地方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超出了环境可消纳上限,对环境承载力来说是个巨大的考验。因此,畜禽养殖粪污治理被推上风头浪尖,也成为环保督察盯防的内容之一,并且以取缔、整改、搬迁等多种手段协助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

奔着清洁生产,绿色养殖的目标,专家建议发展种养结合模式,更好地促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目录中也特别开了这一条,即鼓励“生态种(养)技术开发与应用”。例如现在的“鱼稻共生”、“虾稻共生”、“蛙稻共生”、“鱼菜共生”、“育禽肥树”等模式遍地开花。

另外,秸秆禁烧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各地从宣传、执法、巡检、考核等多方面落实禁烧策略。与此同时,完善秸秆收运体系,开拓秸秆再利用渠道也是当前要务。如何从成本、人力、再生产品的附加值和农民接受度上考量,逐步建立起成熟的秸秆收割、收集、收运、贮存、处置产业链,需要继续努力。

农作物秸秆正在向“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五“化”处理看齐,堆肥回田、制作饲料颗粒、制沼气等都是受欢迎的选项。而畜禽养殖废弃物和农作物秸秆,作为农业废弃物中利用价值较高的两大类,发酵制沼这条路是通用的,目录中也在沼气利用这点上耗费了不少点墨。

燃煤耦合发电,也是被纳入名录的选项之一。2017年11月,国家能源局和生态环境部(原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改试点工作的通知》。以期依托现役煤电高效发电系统和污染物集中治理设施,兜底消纳农林废弃残余物等。

一方面,燃煤耦合发电有些类似于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可以利用现有设备,在改造之后达到一定的生态效益和新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无论是对于农林废弃物还是农村生活垃圾来说,这都是一个能快速扩大处置规模的捷径。

其他在意料之中的,餐厨垃圾、医疗垃圾、工业固废、电子垃圾、废旧电池和垃圾分类等,也都有相关内容被纳入目录中。

值得注意的是,电动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也是目录关注的重点,其中包括:梯级利用、再生利用;自动化拆解;电池剩余寿命及一致性评估;残余价值评估;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高效再利用及无害化处理等。

动力电池的报废周期来临,我国加快了对动力蓄电池回收再利用体系的完善,鼓励梯级利用和无害化拆解。其中,梯级利用这个概念将有助于为废旧蓄电池在被拆解前找到更有价值的利用方式,刺激市场资本参与,激活废旧电池回收能动性。

认真说起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算得上是环保企业更新技术和产品的风向标之一。关注淘汰类和限制类项目、产品,为产能调整和工艺革新提前做准备,关注鼓励类项目和产品,紧跟需求才能放心迈步,合理布局。

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上一版《目录》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需要予以修订。此次目录修订的重点就是①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②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③ 大力破除无效供给 ④ 提升科学性、规范化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