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科学狂人之称,是丁肇中的高足,受到丘成桐支持杨振宁反对

在当今物理学界,他是绝对大咖,其影响力,丝毫不亚于那些诺奖得主。而且,他跟三位诺奖物理得主联系紧密,跟一位数学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丘成桐也关系非常。跟他相关的三位物理诺奖得主是丁肇中、李政道和杨振宁。

他中小学时代就是学霸,那时候有句口号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他把这句口号当作座右铭,天天呼喊几遍,激励自己。他参加高考那年,是刚刚恢复高考的第四年,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是今天这些学生可以想象的。但是,他一举考上了南京大学物理学原子物理专业。这样,他的中小学和大学,都是在家乡读的。

他有科学狂人之称,是丁肇中的高足,受到丘成桐支持杨振宁反对

他在南大时,耗时最多的地方就是图书馆,凡是涉及数理化以及与专业相关的书籍,他都如饥似渴阅读。大量的阅读,让他在系里成绩名列前茅。那时候的科学书籍,跟现在不一样,大多是的欧美书籍。那时候,苏联的书籍更多一些,因为我国的教育就是用的苏联模式,各种科普书籍连编写体系都大同小异。

那时候他以为,他将会从南大毕业,分配在南京,工作和生活在南京。但是,就在他即将毕业的时候,因为成绩优异,被物理系推荐去上海,参加丁肇中教授面向全国招收高能物理研究生的面试。结果被丁肇中一眼相中。于是,他走出南京,来到了丁肇中领导的位于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中心的L3实验深造,开始在丁肇中教授的指导下研究高能粒子。

他有科学狂人之称,是丁肇中的高足,受到丘成桐支持杨振宁反对

1990年,他以学生的身份,被选为“新粒子寻找组”组长,在哪些组长中,他是唯一的学生,别的都是已经成名的科学家,可见他在学生时代就如此的出类拔萃。在L3后,他精确测量出了陶轻子的极化,这在当时L3内部都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就在这一年,他获得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博士学位。

这以后,他离开了丁肇中的实验室,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从事研究工作,名气渐渐大了起来,研究也出了成果。就在这时,他决定回国。当时美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都挽留他,但都被他婉拒了。那时候的人跟现在还是有所不同的,都是把报效祖国看作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他有科学狂人之称,是丁肇中的高足,受到丘成桐支持杨振宁反对

可以说,我国的高能物理就是在他回国后,才有了长足的发展。他回国后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担任研究员,2003年获得国家杰青资助,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2年3月,他的研究团队实验测得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震惊世界,入选2012年美国《科学》评选的"2012年十大科学进展"。

2015年,是王贻芳科研丰收年,就在这一年,他获得基础物理学突破奖,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这个奖项,单项奖金高达300万美元 。他当选中科院院士,接着又当选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

他有科学狂人之称,是丁肇中的高足,受到丘成桐支持杨振宁反对

近年来,王贻芳提出了在中国建造大型电子对撞机,现在只有欧洲有,是27公里的,而王贻芳团队设计的,是100公里的,一旦建成,中国将拥有世界最强的科学实验装置,对高能物理的发展将差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这个计划可以说是野心勃勃,据他测算,将耗资360亿人民币。他强烈建议建造这个装置,他的理由是,中国现在是第二经济大国,不久的将来一定是第一经济大国。第一经济大国必须拥有第一大科技实力,不能总是屈居第二,应该引领世界科技发展。

他有科学狂人之称,是丁肇中的高足,受到丘成桐支持杨振宁反对

这个建议,得到跟杨振宁一道获得物理诺奖的李政道教授的支持,同时,数学大师丘成桐也积极支持。但是,却遭到杨振宁教授的强烈反对。杨振宁反对的理由,一是耗资太大,按照他的测算,需要耗资2000亿美元,二是对撞机已经过时,没有必要建造。为此,双方多次论辩,谁也说服不了谁。是否建造,只能等国家有关部委研究后定夺。

关于王贻芳,我们注意到,他学生时代就读了大量的俄罗斯科学著作,现在还是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所以对于俄罗斯的科普书籍是青眼有加,认为俄罗斯的科普书籍,跟欧美的还是不同的。俄罗斯书籍翻译到中国的不多,翻译过来的都是精品。而且,俄罗斯是继承了苏联教育体系的,跟我们思维方式上更接近一些。

他有科学狂人之称,是丁肇中的高足,受到丘成桐支持杨振宁反对

从王贻芳院士成长的经历来看,从小阅读科学书籍,不论是对于萌发对科学的兴趣,还是提高学习成绩都是十分有利的。为孩子购买科普书籍,让孩子阅读科普书籍,是比补课要好上百倍的方法。这里笔者介绍一套俄罗斯的科普书籍给大家,这套书叫《俄罗斯大师科学丛书》,全套10册,特别适合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阅读,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去看看,也许会适合您的孩子。

大家对于王贻芳院士还知道哪些事情,您认为在建造大型对撞机这个问题上,王贻芳和杨振宁究竟谁是正确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