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利心”與“同情心”:亞當·斯密的“大一統”社會理論

“自利心”與“同情心”:亞當·斯密的“大一統”社會理論

亞當·斯密,既是經濟學之父,也是歐洲著名的道德哲學家。他寫《國富論》,說市場中有一隻“看不見的手”調解競爭行為,以此創造了市場經濟學說;他寫《道德情操論》,說人心中有一個“無私的旁觀者”來監督我們的道德選擇,以此建立了道德形而上學的一個分支。

“自利心”與“同情心”:亞當·斯密的“大一統”社會理論

亞當·斯密

然而,《國富論》的基礎是“自利心”,而《道德情操論》的基礎是“同情心”,二者看上去充滿矛盾,不像是同一個作者寫出的作品。然而,《國富論》和《道德情操論》表面上的思想衝突,卻蘊含著巨大的學術野心,亞當·斯密想要建立一個“大一統”的社會理論。

《國富論》和《道德情操論》的觀點

不管從哪個標準來看,《國富論》都是近200年來對宏觀經濟學發展影響極深的一本書,這本書對經濟體系的運行,以及資源分配方式的觀點,影響了一批又一批的經濟學家。實事求是地說,亞當·斯密對經濟問題的分析技巧或許不是最出色的,但是《國富論》就像是一個經濟思想的蓄水池,它之前所有對經濟體系如何運作的想法,都流進了這個池子,而它之後所有的經濟學觀點,也都從這個池子流出。

“自利心”與“同情心”:亞當·斯密的“大一統”社會理論

《國富論》

舉例來說,20世紀的著名經濟學理論,如詹姆斯·布坎南(James Buchanan)的公共選擇理論(publicchoice theory),或者是喬治·斯蒂格勒(George Stigler)的管制理論(theory of regulation),都可以從《國富論》中找到對應之處。在《國富論》中,亞當·斯密最重要的貢獻,是首次提出了自利心(self-interest),並以此為出發點,論證在競爭市場的前提之下,看不見的手(invisible hand)會讓整個社會的福利達到最大。

“自利心”與“同情心”:亞當·斯密的“大一統”社會理論

學者嚴復翻譯《國富論》為《原富》

這個偉大的洞見,讓後世尊稱他為經濟學之父。當然,自利心後來被髮展成了“經濟人”假設,不僅在經濟學領域,還在管理學、心理學和哲學領域大放光彩。不過,自利心的立論基礎是人類會想盡辦法讓自己獲利最多,這個觀點就跟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論》產生了衝突。

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提出了一個著名問題:“為什麼一個自私的人,在本性上還是會堅持某些節操……並認定旁人的快樂對他而言是重要的?”亞當·斯密自己解釋說:“同情心(sympathy),意即感受他人痛苦的能力就是這節操的一種。”同情心讓我們產生了利他的衝動。

“自利心”與“同情心”:亞當·斯密的“大一統”社會理論

托馬斯·霍布斯

亞當·斯密認為人類雖然天性有缺陷,但社會卻也沒有墮落到像霍布斯(Thomas Hobbes)所說的“自然戰爭”的地步,即“每個人都是每個人的敵人”。那麼,社會是以什麼方式穩定運行的呢?亞當·斯密表示,問題的答案不在於社會契約,而是因為我們內心深處有一個“無私的旁觀者(impartial spectator)”。自利的人類所做出的決定,必然會被無私的旁觀者加以監督,它會時刻提醒“慷慨的合宜與不公不義的醜惡”。無私的旁觀者為所有人設下了一個簡單的道德標準:如果你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傷害人,那你將永遠受它憎恨,這條標準也被稱為道德良知的譴責。

“自利心”與“同情心”:亞當·斯密的“大一統”社會理論

從《國富論》和《道德情操論》的內容入手,我們會發現一個顯而易見的矛盾:亞當·斯密作為自利心的發明者?怎麼又提倡道德情操?

亞當·斯密問題

同時宣揚“自利心”與“同情心”,亞當·斯密的“雙面性”曾長期讓後世學者相當困惑:作為寫出《道德情操論》裡那個有同情心,能以無私旁觀者角度思考的學者,怎麼可能和《國富論》中將自利當作市場基礎的作家是同一個人?

“自利心”與“同情心”:亞當·斯密的“大一統”社會理論

自利心

亞當·斯密的兩本書對人類思想產生了重大影響,但為何他的兩本書卻建立在如此不同的假設上?此即德國哲學家約瑟夫·熊彼得所謂的“亞當·斯密問題(Das Adam Smith Problem)”。亞當·斯密本人生前對這件事倒是沒有任何表示。他在《國富論》中從未提及《道德情操論》,雖然後者是他在36歲就出版的名著,他從未公開討論過兩本書之間的關聯,也因此留給後世學者許多發揮與爭論的空間。

“自利心”與“同情心”:亞當·斯密的“大一統”社會理論

《國富論》和看不見的手

舉例來說,著名經濟學家阿瑪蒂亞·森(Amartya Sen)就批評說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只狹隘地聚焦在單純的交換上,並未討論生產與分配的問題。另一位著名學者哈耶克,則從二分法的角度解釋了亞當·斯密的初衷,他認為之所以產生這個問題,是因為斯密採取了一個歷史的角度來寫作。在《道德情操論》中所提及的同情心和無私旁觀者,在一個相互熟識的小社會中,道德與利他就足以成為維繫秩序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諸如倫敦、紐約這樣全是陌生人的大都會中,只靠利他是無法生存的,因此人們行為的動機就會轉變成利己。哈耶克認為,這表示亞當·斯密瞭解美德的極限——在幾乎都是陌生人的市場體系中與人互動時,無私的旁觀者也會無奈同意將自利作為首要考量條件。

對亞當·斯密問題的解釋

不管經濟學家們如何看待亞當·斯密問題,不少人都認為兩本書充滿完全對立的觀點,這是一個無法辯駁的事實。其實,亞當·斯密的初衷並非“設計”這麼一個令人疑惑的困境,他是想建立一個宏大的社會思想體系,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分析亞當·斯密的想法,逐步看清兩本書看似矛盾背後的“和諧”。

“自利心”與“同情心”:亞當·斯密的“大一統”社會理論

亞當·斯密雕塑

首先,亞當·斯密對看似無人計劃的人際複雜互動,最後卻會產生井然有序的結果,即哈耶克所謂的“自發性的秩序”這種現象十分感興趣。他在《道德情操論》中嘗試解釋了這個現象,當他談到社會的道德標準是如何決定時,回答道:“是由所有人決定的。”每一次的互動,雖然看似微不足道,卻也都對道德標準產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響,“

看不見的手”的作用,不僅發生在商品與勞務的交易上,也發生在道德標準的形成上。也就是說,關於商品交易和道德的產生,亞當·斯密都認為是“看不見的手”在背後操作。

“自利心”與“同情心”:亞當·斯密的“大一統”社會理論

其實,不管是《道德情操論》或《國富論》,亞當·斯密的目標都是一致的:從個人行為動機的假設開始,去理解人們商品交易或道德互動的過程,並在此基礎上推論整個社會最後可能的發展方向,以及分析是否能讓社會更加美好。

換句話說,亞當·斯密在這兩本書中,討論的都是人類實際的行為,而非理想中的行為。只是《國富論》聚焦在市場交易的商品,《道德情操論》討論的是人們的道德互動。他的目的是將商品交易和道德互動背後的邏輯統一起來。然而,這種跨越學科領域的分析可靠嗎?

“自利心”與“同情心”:亞當·斯密的“大一統”社會理論

加里·貝克爾(Gary Becker)

1976年,當加里·貝克爾(Gary Becker)的《人類行為的經濟分析》出版後,我們發現,

用經濟學的方法分析人類社會也是一條合情合理的方法後,亞當·斯密當年的目標就實現了,商品交易和道德互動背後的邏輯可以統一。也就是說,“亞當·斯密的題”已經解決了。

亞當·斯密理論的意義

當然,一直以來也有不少學者認為亞當·斯密的思想本就是“鐵板一塊”,不論是在分析方法或是對人類行為動機的看法上,《國富論》都是《道德情操論》很自然的邏輯延伸。經濟史學家馬克·布勞格(Mark Blaug)曾說過:“大多數的經濟學家都沒讀過《道德情操論》,那些讀過的人則會發現該書與《國富論》僅僅‘表面上’是不一致的。”布勞格在蒐集了大量亞當·斯密的資料後表示,斯密在完成《國富論》後,回頭繼續修訂《道德情操論》,他應該是在構思一個更完整的社會科學架構,只是他沒有時間完成。他當年在《國富論》中對《道德情操論》三緘其口,是出於學者的嚴謹——在得出可信的結論前,他不會妄下斷語。

“自利心”與“同情心”:亞當·斯密的“大一統”社會理論

馬克·布勞格(Mark Blaug)

如果通讀亞當·斯密的兩本著作,以無私的旁觀者的視角觀察經濟體系的運行,我們會發現,整個社會看似無規劃的自利競爭,不但給所有人帶來福祉,也同時產生道德來節制人們的行為。就如同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提問:“這個世界辛苦奔忙,追求財富詮釋與卓越,所為何來?”然後在《國富論》中提供了答案:“對所有財富榮譽的追求,都有助於百姓的福祉,這就是正當的理由。”

“自利心”與“同情心”:亞當·斯密的“大一統”社會理論

亞當·斯密通過《國富論》和《道德情操論》,抽象出了人類行為中的“自利心”和“同情心”,並希望將這兩種心理活動背後的邏輯連接起來,以此建立起“大一統”的社會理論。他的學術冒險是人類思想史上一次偉大的嘗試。

《國富論》亞當·斯密

《道德情操論》亞當·斯密

《利維坦》托馬斯·霍布斯

《人類行為的經濟分析》加里·貝克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