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公司:唱响冬日里的吉祥“三保”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内蒙古公司:唱响冬日里的吉祥“三保”

在其他城市还在享受着秋高气爽的美好时,地处内蒙古东部的霍林郭勒市早已迎来了今冬的第一场雪。同样位于蒙东地区的通辽、赤峰等地也纷纷在大范围的降温中提前感受到冬的寒冷。

平均气温低、供暖期长、极端寒冷天气频出等情况给予内蒙古东部地区异常丰富的冰雪资源,但也为保民生工作带来极大挑战。多年来,内蒙古公司凭借丰富的经验、不断升级的设备和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始终走在保供电、保供煤、保供暖的前列,探索出一条多元化、实用化、独特化的保供路线,每每在寒冷的冬天都为所辖范围内的市民唱响温暖人心的“吉祥‘三保’”。

保供电:老厂不服老,保供战线向前靠

作为内蒙古公司所有三级单位中的“老大哥”,赤峰热电厂因其悠久的历史而闻名。从1921年至今,赤峰热电厂历时98年,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在用电旺季其四台容量7.6万千瓦的机组面临关停;因机组自动化水平低,设备常常因为出现问题而停运;因设备老化导致的煤耗较高,效率较低,环保压力大等等诸多难题给这座老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

岁月的积淀赋予这座老厂直面一切的力量。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到来之前,赤峰热电厂未雨绸缪,针对冬季保供电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该厂根据发电市场形势合理安排机组检修计划,在冬季来临前保障了所有机组以最优状态投入运行,抢占发电好时机。同时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供暖以来查处各类影响供电问题23项,均已及时整改,减少设备缺陷对抢发电量的影响。另外还积极与电网公司相关部门沟通,发挥热电联产机组的优势,广开思路扩大售电量。

始终将发电量作为企业名片的赤峰热电厂,10月份发电量1.3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0.33亿千瓦时,为今冬抢发电量开好头,以积极主动、“不服老”的姿态在年度保供电任务中取得首胜。

保供煤:一体化运营,压降成本促供应

一场突如其来的降雪开启了霍林郭勒市长达半年的冬季。在这个因煤而建、缘煤而兴的新兴工业城市,内蒙古公司所属三座露天煤矿坐落于此。每年的冬季到来之时,扎哈淖尔煤业公司自卸车检修班组的成员们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现在天冷了,用煤旺季来了,我们一定要保证每一台采矿运输设备都能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今冬这场战斗中”维修部班长张学亮在班前会上向各位工友强调。

区别于市内其他两座煤矿,扎哈淖尔煤业公司因其“管、用、修”一体化的的管理运营模式在冬季保供煤的战线上始终走在前列。为使机电设备更加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扎哈淖尔煤业公司通过一体化管理运营模式,全面保证了企业生产链条连续、稳定、高效运行,为提高煤炭剥离生产工作提供保障。

一体化运作不仅降低了维修成本,还最大限度的压缩了因过度使用设备而导致的非计划停产检修时间,为用煤高峰期设备发挥最大效率提供了保障。

自供暖期以来,扎哈淖尔煤业公司生产设备出动率为85.17%,同期提高1.6%;10月份煤炭剥离137.64万吨;煤炭累计计划销售1503万吨。有效抓住了煤炭销售高峰期,保障了各用户的用煤需求。

保供暖:自产又自销,智能供暖效果好

在通辽市迎来今冬第一次大范围降温时,市区居民早已感受到了来自通辽热电公司的暖流。作为内蒙古公司唯一一家网源合一热电联产企业,通辽热电公司具有供热管网运营权,采暖供热外网由3条直供网、3高温网主干线和282座换热站构成,供热面积达到1940余万平方米,约占通辽市城区集中供热面积的70%以上。

为让所辖范围内的居民在最冷的天猫最暖的冬,每年的供热季,通辽热电公司都会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履行企业供热民生职责。近年来,该公司开通网上缴费实现“最多跑零次”的目标。更紧跟“智能供暖”新趋势,在试点小区龙庭国际和亚龙湾小区的热用户热计表旁边配置智能电动调节阀和感应装置,通过智能调控对用户温度实现实时监测调整,取得用户一致好评。下一步,该公司还将在更多小区推广智能温度监测调节系统的使用。该公司在技术上的创新即对热用户提供了最便利、最智能的服务,又得到了通辽市政府和相关供热管理部门的高度认可。

据了解,自10月15日开栓供暖以来,通辽热电公司供水温度达61.6度,回水温度达33.1度,供水流量6900吨/小时,回水流量6642吨/小时,保障了通辽市20余万户热用户温暖过冬。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817,邮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