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晚年為何選擇上海定居?

眾所周知,魯迅故鄉是浙江紹興,但他一生漂泊,先後在紹興、南京、日本、杭州、北京、廈門、廣州和上海等多個地方生活。1927年魯迅離開廣州後,一直定居上海,直到1936年去世。按理說魯迅是應該是有很多選擇的,他可以留在許廣平的家鄉廣州,也可以回故鄉紹興或者母親所在的北京,但最終卻選擇了上海。魯迅晚年為何在上海定居?其背後又有什麼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血雨腥風中離開廣州

經歷了女師大風潮後,魯迅於1926年來到廈門大學任教,1927年初又去了廣州的中山大學,與戀人許廣平團聚。但短短几個月後,魯迅卻從中山大學辭職,和許廣平一起離開了廣州。

魯迅晚年為何選擇上海定居?

魯迅

廣東是許廣平的老家,並且許本人也在廣州,按常理說魯迅在此定居非常合適,魯迅之所以離去,顧頡剛是個導火索。

顧頡剛是著名歷史學家,原來也在廈門大學任教,當時就與魯迅不睦。魯迅到中山大學不久,顧頡剛也應中山大學文學院長傅斯年之邀到校擔任史學系主任。魯迅聽說這個消息後非常不滿,憤怒地對朋友說:“他來,我就走。”態度異常堅決。顧頡剛在致胡適的信中也曾提及此事:“孟真(傅斯年)見招,因擬到粵。魯迅在粵任中大教務主任,宣言謂顧某若來,周某即去。……孟真告魯迅後,魯迅立時辭職。”

魯迅與顧頡剛交惡的原因非常複雜,在此不贅。但我們從魯迅日記和書信中知道,他與顧頡剛已經到了不共戴天的地步,魯迅在致友人的信中一直稱顧為“鼻”,有“與鼻不兩立”、“鼻來我走”之語。在這種情況下,兩人的確無法共事,這是魯迅離開中山大學的一個重要原因。

魯迅離開廣州還與當時的局勢和政治氣候有關。1927年4月以後,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右派向共產黨人舉起了屠刀,國共合作破裂,中山大學許多進步學生也被逮捕。在校務會議上,魯迅提出了營救被捕學生的主張,但遭到校長朱家驊的發對。朱家驊認為中山大學是國民黨的學校,教職員應當服從“黨”的意志,不能有其他想法。朱家驊的話將在場的人弄得無話可說,在這種情況下,魯迅無力扭轉局勢,只好辭職以示抗議。

魯迅晚年為何選擇上海定居?

晚年魯迅在滬上家中

當時有許多別有用心的人說魯迅是因“親共”而出走廣州的,但魯迅本人從未承認此事,也從沒承認是因營救學生不成而離職的。魯迅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為了保護自己。今天看來,魯迅是比較注意鬥爭策略的,他知道一旦與國民黨撕破臉皮,必然會受到迫害甚至追殺,在這種背景下,他只有亡命國外,而這又是魯迅最不願意乾的事情,他留在國內作用會更大。

種種原因不願回北京和紹興

魯迅的母親當時住在北京,魯迅為什麼不回北京和母親團聚呢?

魯迅原來在北京教育部任職的時候,與母親魯瑞、妻子朱安以及弟弟周作人、周建人合住在八道灣11號一套三進的大四合院裡,一家十幾口加上傭人將近20人住在一起,生活安定平靜。後來因為家務糾紛,加上週作人日本妻子羽太信子讒言汙衊魯迅,致使兄弟失和。1923年7月19日,周作人向魯迅遞交了絕交信,魯迅被迫與母親、妻子搬出八道灣,先是賃房居住,後來又買了位於西三條衚衕21號的一套小院。魯迅南下後,母親和朱安一直住在這裡。

魯迅晚年為何選擇上海定居?

魯迅一家(木版畫)

西三條衚衕21號有三間北房,東西各兩小間廂房,三間南房。南房是客廳兼藏書房;北房當中是飯廳,東西兩間分別是母親和朱安的臥房。魯迅住在北房堂屋後面接出的一間小屋裡,不和妻子住在一起。朱安是包辦婚姻的產物,魯迅雖然對其以禮相待,卻沒有夫妻之情,他曾經說過這樣的話:“這是母親送給我的一件禮物,我只能好好地供養她,愛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由於弟弟周作人以及原配朱安的原因,魯迅不願回北京定居。但魯迅是個孝子,一直牽掛著老母親,他到上海後曾兩次回北平探望,並且都是住在西三條21號家裡。母親喜歡讀張恨水小說,魯迅經常買了寄上,1934年5月16日,他在給母親的家書中寫道:“三日前曾買《金粉世家》一部十二本,又《美人恩》一部三本,皆張恨水作,分二包,由世界書局寄上,想已到,但男自己未曾看過,不知內容如何也。”

魯迅去世後,母親非常傷心。1936年10月22日,魯迅好友孫伏園到北平拜謁老太太,魯瑞對他說:“論壽,五十六歲也不算短了,只是我的壽太長了些,譬如我去年死了,今年不是甚麼也不知道了麼?”後來孫伏園在《哭魯迅先生》一文中說:“聽老太太這些話,很像是讀魯迅先生的文章,內含的哲理和外形的筆法都是相像的。老太太今年才80,這樣的談風實在是期頤的壽徵。”

至於魯迅沒有回故鄉紹興居住,原因非常簡單,魯迅不喜歡這裡。魯迅年紀很小時,祖父周介孚就因科場舞弊案被捕入獄,此事在當地影響很大;後來魯迅父親又長期患病,家境衰落,作為長子的魯迅經常出入藥店和當鋪,受盡了店鋪夥計和族人的欺辱。因為這些緣故,魯迅對故鄉感情非常淡漠,外出做事後極少回鄉,更不用說回去定居了。

魯迅最終選擇了上海

1927年4月21日,魯迅正式辭去中山大學教職。辭職後的魯迅有了大塊空閒時間,在許廣平協助下,他在寓所整理了《野草》《朝花夕拾》《而已集》和《唐宋傳奇集》等著作。完成時已是初秋,經過幾個月的考慮,魯迅決定和許廣平一起到上海去。

魯迅晚年為何選擇上海定居?

魯迅一家

魯迅對上海有著一種特別的感情,因為他和許廣平的愛情之花就是在這裡綻放的。1926年8月26曰,魯迅、許廣平告別北京南下上海,準備開始新的生活。後來兩人在此分手,魯迅到廈門大學執教,許廣平回到故鄉廣東發展自己的事業。

魯迅決定去上海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的三弟周建人,好友孫伏園、孫福熙和林語堂都在這裡,有熟悉的親人和朋友相伴,思想上可以得到慰藉,生活上也能有所照應。

當然,魯迅選擇上海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這座城市的自由和包容。當魯迅還與許廣平戀愛時,就曾設計過自己以後的道路:“一者免得教書,二者免得陪客,三者免得做官,四者免得講應酬話,五者免得演說。從此可以專心寫報章文章,豈不舒服!”

事實證明,魯迅在上海生活的整整九年間,一沒做官,二不經商,三不教書,完完全全是一個典型的自由作家,他的獨立人格和自由思想,也在這期間達到了頂峰。

學者陳丹青對魯迅研究頗深,曾出版過一本名為《笑談大先生》的演講集。陳丹青認為魯迅之所以選擇上海,是因為上海的租界,民國年間有租界的城市很多,天津、武漢都有,但這些城市的氛圍和空氣都不能滿足魯迅,只有上海的租界,才是最佳的選擇,這樣“他可以有一個進退回旋的餘地”。陳丹青的意思很明顯,當時只有上海才是中國第一座具有世界意識和現代規模的大都市,上海特別是上海租界相對自由的環境和包容的文化才最適宜魯迅生存。事實上魯迅自己也是這樣考慮的,他在臨終前曾籌劃搬家,在致友人的信中說了搬家的條件:“一要租界,二要價廉,三要清靜。”1936年10月11日《魯迅日記》也有記載:“同廣平攜海嬰往法租界看屋。”

正是由於上海的包容、開放和自由,魯迅和許廣平的愛情才得以開花結果。毋庸諱言,由於魯迅早有家室,且與許廣平又是師生關係,所以這段戀情遭到所謂正人君子們的鄙夷和非議。1927年10月初,魯迅和許廣平抵達上海頭幾天,他們寓居在共和旅館;10月18日上午,移入北四川路景雲裡23號,正式公開同居。

1929年9月27日,魯迅與許廣平的愛情結晶問世,魯迅為其取名“海嬰”,意即“上海出生的孩子”。1936年10月19日,魯迅病逝,葬於萬國公墓。幾十年後,陳丹青在《笑談大先生》序言中如此寫道:“記得魯迅初葬的那塊碑,字體拙樸,筆鋒轉折竟有魯迅手書的圓潤而內斂。誰寫的呢,動問海嬰,原來竟是他七歲喪父時,由母親扶持著,一字一字親手寫成的。”

魯迅選擇了上海,上海接納了魯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