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的古城最有吸引力——第四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新聞發佈會側記

泉州網11月9日訊(泉州晚報特派記者 許雅玲/文 陳曉東/圖)“今天恰逢記者節,我向大家致以節日的問候!”昨日,在北京舉行的第四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新聞發佈會上,開場白就是泉州市委書記康濤對媒體記者的親切問候。之後,泉州更是向中外記者發出了海藝節期間來走走看看的盛情邀約,許大家一個“不一樣的古城”。

泉州這座古城,不僅擁有豐厚的文化底蘊、眾多的文化遺產,活態文化傳承更讓它保持著生機活力,讓參加發佈會的記者們心嚮往之。

“沒有一座城市,像泉州擁有如此豐富的文化題材”

“從來沒有一座城市,像泉州擁有如此豐富的文化題材。”發佈會結束後,央視記者魏迪對本報記者如是說。原來,她三年前曾深入泉州採訪永春香、安溪鐵觀音、提線木偶、福船、宗教石刻等文化題材,並以《絲海尋跡》為主題,在央視接連推出五期節目。

魏迪說,當時在泉州待了半個月,對泉州有幾個印象——“氣候宜人”“特色小吃多”“海絲史蹟多”。她提到,當時參觀了泉州多個博物館,在博物館裡看到了陶瓷、古船等見證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歷史的物件,感覺很震撼。

另一位央視記者孟穎對此深有同感。她說,今年8月,第一次來到泉州西街,在開元寺大雄寶殿後廊,看到一對雕刻有印度教神話故事的石柱,讓她印象深刻。“相比其他佛教寺廟,泉州開元寺有個十分獨特的建築特色,那就是中外特別是中印的宗教文化在這裡融合,並保存至今。”

鳳凰網旅遊頻道主編許玥告訴記者,作為福建人,她對泉州並不陌生,“這是一座文化內涵豐富,既擁有傳統閩南文化資源,又擁有綠水青山的城市。歷史文化與旅遊資源的融合,讓泉州成為十分值得一去的旅遊目的地。”

海藝節活動精彩紛呈,海絲文化在泉州得以彰顯,許玥在發佈會後對此深有感觸,她期待在活動中,能看到海上絲綢之路上豐富多元的文化藝術形態,也希望以海藝節為平臺,閩南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為世界認知。同時,她也表示,今後將繼續做好“清新福建”的深度挖掘,把家鄉福建推介給更多人,也讓泉州為更多人熟悉、喜歡。

“活態傳承歷史文化遺產的泉州讓人心嚮往之”

“發佈會提到,泉州近年來出臺了不少古城保護相關條例,這點讓我印象深刻。”作為法治新聞記者,福建法治報記者魏青對法規條例的制定比較關注。在地方立法方面,泉州第一部實體法就是海上絲綢之路史蹟保護條例,還陸續制定泉州市中山路騎樓建築保護條例、泉州市市區內溝河保護管理條例,目前正在起草歷史文化名城、華僑歷史遺存保護法規。這讓魏青感覺到,“活態傳承歷史文化遺產的泉州讓人心嚮往之”。

“聽說海藝節期間有很多全域性活動項目,讓群眾能在家門口欣賞到精彩的文藝演出,這種全域聯動、全民共享的文化氛圍,我一定要來感受一下!”魏青說,海藝節期間,會再來泉州採訪,深入感受這座獲得立法呵護的古城。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在現場看到,設置在新聞發佈現場外的22張泉州城市宣傳展板吸引了不少媒體記者的關注。人民網視頻記者徐昕航就是其中之一。徐昕航告訴記者,她從來沒有去過泉州,但通過宣傳展板上的圖片和文字,她感受到了“海絲+古城”的魅力,“這真的是一座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光明日報記者李韻亦有同感:“展板做得太好了,我欣賞了好幾遍。”

“我能感受到泉州為此次海藝節做足準備,非常期待!”徐昕航說,希望海藝節期間能來到泉州,通過這場海絲文化藝術盛宴,近距離感受這座“活著”的古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