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扭转颓势 小麦后市行情能否一路高歌

10月份小麦市场价格扭转颓势

10月以来,国内小麦市场一改前期低迷行情,各地小麦价格普遍出现上涨,主产区小麦价格一路走高,据中华粮网数据中心监测,截至11月1日,主产区主要粮油批发市场普通小麦市场交易平均价格为2315元/吨,较上周上涨10元/吨,较10月初上涨25元/吨,目前,华北、华东部分地区麦价还在持续上涨,优质麦价格及麸皮价格也“水涨船高”。据市场报价信息显示,近期优质麦价格也追随普麦呈现上涨态势。11月6日,济宁17中等优质小麦入库价格为2410元/吨,德州师栾02-1中等优质小麦收购价为2420元/吨,延津郑麦366中等优质小麦收购价2410元/吨,石家庄藁优2018中等优质小麦收购价2440元/吨。

面粉平稳,麸皮购销活跃

由于面粉走货缓慢,面粉企业的开机率还是维持低位,低开机率使得很多企业满足周边市场刚需后就基本无现货库存了。再加上小麦价格在国庆节期间涨幅较大,制粉企业在利润的考量下,上调麸皮价格补回一些利润。另一方面生猪养殖饲料需求持续增加,使得麸皮市场购销较为活跃,因此麸皮价格随之上涨。

价格扭转颓势 小麦后市行情能否一路高歌

短期多重利多共同推动价格行情向好

回顾近段时期的麦市行情上涨,总的来说;是多重利好共同作用下出现的阶段性现象。从今年新麦上市以来,6-9月份,国内小麦市场价格从低位缓慢回升,总体表现比较平稳,基本上在托市收购底价范围内小幅波动。国庆节过后,随着2020年小麦托市收购政策出台,底价保持不变,仿佛给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提振信心效果明显,并且节后托市陈麦拍卖重启,目前拍卖底价也暂未有变化,使得市场各方对后市小麦价格走势“有了数”。

与此同时,天气转凉,面粉加工企业开工率回升,秋粮上市后市场主体多转向秋粮收购,小麦市场流通粮源减少,带动价格升温。

政策拍卖成交增加,但依旧处于低位

在新麦价格走高的同时,陈麦销售也逐渐回暖。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交易结果显示,11月6日最低收购价小麦成交45070吨,成交率1.49%,均价2330元/吨。拍卖热情较前期有所增加,10月30日最低收购价小麦交易结果显示,成交76548吨,成交比例为2.53%,平均成交价2329元/吨,此轮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更是较前一次成交率翻倍。市场主流价格逐渐与陈麦价格接轨。

短期市场看多,但不能过度乐观

展望后市,当前小麦价格的涨幅已经达到一个相对较高位置,预计后期价格上涨空间有限,涨势逐渐放缓。另据部分面粉企业估计,小麦价格基本已达高点,最多还能涨一两分钱。分析具体原因来看:一是小麦总体供应充足。据相关统计,截至11月初,国家临储小麦(不含2019年产)剩余库存数量仍有7109万吨。其中,江苏1355万吨,安徽1585万吨,河南3316万吨,山东305万吨,河北320万吨,湖北227万吨。考虑到国内主产区2019年小麦托市收购量,国家临储小麦库存数量超过9000万吨,其中苏皖豫地区8000万吨左右。总体市场目前并不缺粮,粮源只是较前期收购阶段有所紧张。二是目前市场主体对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底价,尤其是2014年托市小麦的销售底价下调仍有较强的预期,为降低降价风险购量较为谨慎,并不敢贸然扩大库存多收多购。三是面粉市场消费依旧疲软,缺乏增量机会,当前面粉价格低迷、销量平缓的形势难以大幅拉高小麦行情。(马茜 卢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