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自殺者身邊的九種關係,《病號》講明白了

一位自殺者身邊的九種關係,《病號》講明白了

烏鎮戲劇節最近的特邀劇目裡,有一部符宏徵導演的作品《病號》值得關注。
符宏徵是馬來西亞華裔,大學的時候去了臺大讀中文,後來就留在了那邊。早年也曾師從賴聲川,作為表演工作坊的駐團導演。
戲劇理念方面他受波蘭戲劇家格洛托夫斯基的影響較深,強調演員身體行動在表演中的重要性。2006年他創立了“動見體劇團”,主要在臺灣創作,現任教於文化大學京劇系與臺灣大學戲劇系,曾有《戰》等作品到大陸演出。
《病號》的英文名是《The Unnamed》,中文大概可以翻譯成"無名的人"。劇名取自日本網絡文化用語,形容在網上匿名發洩負面情緒的賬號,類似於我們對"鍵盤俠"的定義。導演在這部作品裡討論了當代人的情緒困境以及網絡評論對生活的影響。
故事以一名自殺未遂者為核心,輻射出九名相互形成關係的角色,這些角色沒有名字,僅以關係中的稱謂作為辨識。
情節設置中有自殺者的醫生和已婚婦女偷情、好朋友的女友依靠 Siri 獲取性高潮、自殺者的心理諮詢師可以處理他人的心理疾病,但無法面對自己的情感屢屢失敗……圍繞在自殺者關係網上的九人各自有需要面對的道德困境和苦痛掙扎。


《病號》以一種蒙太奇的手法快速切換九個人的生活片段,最常出現的詰問是"你這樣有什麼意義呢?"演員們的臺詞都是用網絡留言評論的口吻,節奏飛快但都是一句緊跟一句的想當然。這些評論包括"那當然是他的問題"、"怎麼會這麼軟弱"、"就應該早點去死"這樣的話語,像是我們在網絡上看過的惡臭語言。
九個人在評論別人的同時也都在等待自己被他人拯救,劇中有一個場景是九個人都在表演同一個動作:一個人奮力擁抱另一個人,一個人又全力推開另一個人。
導演用這樣的內容和形式描述這個時代的焦慮、慾望和抑鬱等種種情緒。但導演沒有給出一個如何逃離的具體答案,他的呈現像一面鏡子,"無名的人"是我們自己。
《病號》的好勝在了誠與真,作品沒有刻意迴避困境裡的羞恥感和平庸的惡意,能提醒觀眾這或許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困境。《病號》的形式並不花哨,看完整個劇只覺得巧妙也不會覺得炫技,舞臺語言準確又有想象力,情節設置也精準的抓住了現代人的情緒。
故事剛開始時,有一個人在舞臺上走來走去賣氣球,最開始時大家都在自己的困境裡無暇顧及氣球的存在,然後有人問,”你為什麼要賣氣球?”,賣氣球的人說,“我感覺你好像要掉下去了,我給你個氣球讓你浮起來一點"。

在看《病號》時,我在思考為什麼喜歡進劇場,有人說現代人生活節奏太緊,勞累一天後只想看點輕鬆愉快的東西。我還是希望自己進劇場是為了買到那樣的氣球,不用到能起飛的程度,但如果有人快掉下去了,皮球能讓他浮起來就好,哪怕一點點。
(圖片來自烏鎮戲劇節官方微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