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影響飼料的消化率?用自配料的養豬人應該這樣做飼料

哪些因素影響飼料的消化率?用自配料的養豬人應該這樣做飼料

目前的養豬行業,一部分養豬人用的是全價飼料,就是成品料,買來後直接拿來餵豬;還有一部分是採用自配料,就是買來玉米、豆粕、麩皮等原料,打碎後加上精料來餵豬。但是,,同樣的飼料原料經過不同的製作過程,豬吃進肚子之後消化吸收率是不同的,顆粒料和粉料的吸收率也不同。本文就重點來給大家分享自己配制飼料時,哪些因素會影響飼料的吸收率,以及如何操作才能讓飼料被豬充分吸收利用。點個關注先?

粉碎細度

穀物籽的粉碎細度對吸收率有重要影響,穀物籽外殼越硬,粉碎顆粒越小,經過粗磨就越能改善有機物的消化率。例如,玉米整粒消化率為83%,粗磨粉為90%;黍子整粒的消化率為47%,細磨粉為76%。粗磨細度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消化率,用細粉料(微粒直徑在1.5毫米以下)喂育肥豬與用粗粉料(微粒直徑在3.5毫米以上)相比,蛋白質和能量消化率提高4%。顆粒粉碎細度提高,擴大了表面積,對消化過程有促進作用。但是也不要使用過細的粉料,玉米應儘可能粗磨,飼料中的四分之三應該通過2毫米直徑的篩孔。

哪些因素影響飼料的消化率?用自配料的養豬人應該這樣做飼料

提高整粒穀物青貯飼料中的含水量,能夠縮小與乾粉料差異,但與幹粗粉料的消化率差異仍然很顯著。粗纖維含量高的飼料,通過細磨(如青飼料打漿,稻殼磨粉等),並不能改善粗纖維或其他營養物質的消化率,只能加快採食速度,有時會提高採食量。

粗纖維含量

從消化過程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出,豬飼料中粗纖維含量對消化率有不利影響。一般來說,飼料中粗纖維含量每增加1%,有機物的消化率要下降1.65%,這一結論是由不含粗纖維的有機物消化率為93%時得出的。

隨著豬日齡的增加,大腸容積也不斷增加,對粗纖維的消化率提高,因為微生物的活性提高了。如果粗纖維主要由果膠和纖維素組成,則這種作用會特別顯著。用豬做消化試驗時,40公斤體重每天消化飼料1.5公斤,體重達90公斤時每天消耗飼料提高到2.5公斤,所以豬與牛相反,飼料水平對營養物質的消化率沒有影響。

哪些因素影響飼料的消化率?用自配料的養豬人應該這樣做飼料

大量試驗可以證明,在正常飼養條件下,下列因素對營養物質的消化率沒有實際影響:第一是喂料次數,即每天豬的飼餵次數;二是固定量的飼料分喂的次數;三是飼料的類型,即乾粉料、溼拌料或稀料。乾粉料拌溼可以避免粉塵損失,飼料消化可以一定程度地減少,但飼料消化率並未因此而改變。

加熱

把飼料進行加熱對營養物質的吸收率的影響,會隨著飼料中營養成分的含量和性質不同而異。對飼料持續加熱超過60℃,大多會降低消化率,特別是粗蛋白質。若按照精確條件加熱,可以破壞某些飼料中降低消化率的抑制物質,從而提高消化率。最常見的例子就是烘烤加熱豆粕,加熱可以破壞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因而能明顯提高蛋白質的消化率。按照規定,在豬飼料中使用豆粕時,最好都要加熱。

哪些因素影響飼料的消化率?用自配料的養豬人應該這樣做飼料

蠶豆經過加熱處理,也能提高其消化率和蛋白質的生物價值。蠶豆澱粉經過加熱後,可提高有機物的消化率和代謝能含量。

顆粒飼料

混合粉料製成顆粒,是否能從根本上提高消化率?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試驗證明,但是顆粒料確實有兩個優點。

一是飼料更衛生,顆粒化減少了混合料中細菌的含量,飼料中的營養物質、添加劑和微生物的作用取決於溫度與時間的進程。加熱能使部分澱粉發生變性,從而提高了利用價值,但對蛋白質和添加劑卻有不利影響。在顆粒料加工過程中,顆粒邊緣層受熱溫度會大幅度提高,需要增加顆粒料的穩定性,因為高溫會降低添加劑(抗菌素、維生素A)的作用。

哪些因素影響飼料的消化率?用自配料的養豬人應該這樣做飼料

二是顆粒料能節約飼料,提高採食速度。顆粒料的粉塵更小,所以能減少飼料的浪費。顆粒料的適口性更好,粒度更大,豬一次能採食更多的飼料,所以能加快豬的採食速度,但是顆粒料比粉料消化起來時間要更長。

另外,顆粒飼料成本要比自配料成本高,養豬人要根據自己豬場的實際情況來選擇使用。如果時間充裕、不嫌麻煩不嫌累,可以自己來打料配料;如果時間不多,或者嫌麻煩就用全價料,但是利潤就會下降。

總結:顆粒料和自配粉料哪個餵豬更好?其實主要看飼料中的營養成分是不是充足,能不能保證豬的正常生長需要。採用自配料時,一定要注意各種飼料原料的磨粉顆粒大小,過大或者過小都會對消化率有不利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