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師兄”漲價 未來餐桌上它會唱主角嗎

11月8日-10日,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營養指導工作委員會、國家食物與營養諮詢委員會辦公室、中國植物性食品產業聯盟等機構聯合主辦的第二屆未來食品高峰論壇在京舉辦,論壇上多家中外企業的“人造肉”產品集中亮相吸引了公眾的注意。

人造肉是否會取代動物肉,改變我們的未來餐桌?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人造肉好吃不?

在天津康美食品有限公司展臺前,記者看到前來試吃人造肉漢堡和人造肉丸的參觀群眾排起了長隊。北京市民王永洪告訴記者,從製作過程看來,人造肉在加工過程中比動物肉產生的油煙要少,品嚐起來,人造肉漢堡口感和麥當勞牛肉漢堡口感相近,但如果仔細品嚐純肉丸,還是能吃出人造肉和動物肉的細微差別。“人造肉比動物肉的油脂要少,因此吃起來不夠香,也比較幹,不夠有嚼勁。”

中國植物性食品產業聯盟秘書長薛巖告訴記者,當前人造肉主要分為兩大類↓↓

一是植物肉,即以穀物、豆類等植物源蛋白質為主要原料,採用工業化方式生產,改變組織結構,使之達到肉類特性和纖維狀結構;

二是培育肉,主要從動物機體提取並分離肌肉乾細胞,在生物反應器中增殖生產肌肉組織。

前不久,國外一家以素食漢堡聞名的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上市當日股價暴漲163%,成為“人造肉第一股”。

人造肉的出現有特定的社會背景。專家介紹,歐美國家的動物蛋白攝入過多,尤其是高脂肪、高膽固醇紅肉還被定義為“一類致癌物”,因此有些人希望用植物蛋白替代;同時,一些消費者從環保、動物福利等角度出發,認為應當減少飼養、屠宰肉用動物。這些社會因素催生了大量素食主義者,刺激了植物蛋白需求,“人造肉”隨之應運而生。

人造肉的市場現狀

事實上,“人造肉”也並非新鮮事物。

以德國、法國、荷蘭、英國等為代表的歐洲國傢俱有豐富的植物蛋白肉食品生產開發經驗,其中以雀巢為代表的相關企業開發了Tivall、Garden Gourmet以及Halsans Kok等品牌植物蛋白肉食品,共同佔有了國際市場40%的銷售額。

美國的Impossible Foods和Beyond Meat兩家公司近兩年發展迅猛。Impossible Foods擁有大豆血紅蛋白萃取專利技術,推出的植物蛋白肉漢堡Impossible Burger產品已在美國有7000多家餐廳出售,併成功進軍中國的香港和澳門地區。

2019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Beyond Meat公司繼2016年推出植物蛋白漢堡餅引起轟動後,2019年又與肯德基聯手成功在美國推出“Beyond Fried Chicken”植物蛋白素雞塊。

目前,國內植物肉市場處於起步階段。天津美康食品有限公司前身天津春發生物科技集團2010年與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開發出了國內首批實現商業化的漢堡肉餅、肉丸等植物蛋白肉產品。

今年8月,萬州國際旗下史密斯菲爾德宣佈開發植物肉產品。中秋節前後,珍肉、雙塔食品公司開發的植物肉月餅面世。

專家認為,人造肉的開發將對食品消費“調結構、防風險、保供應”起到一定作用。

“新植物肉產品主要針對中國人飲食特點,以豆類、小麥等植物蛋白為原料,利用生物加工、物理加工以及食品配方技術研製開發出低鹽、低脂肪的植物肉肉餅、肉丸、肉條等產品,可廣泛應用於如西式快餐漢堡、素食餐廳、休閒食品等領域。”王佔軍介紹,預計未來一段時間,人造肉產品將逐漸走上我國餐桌,首先是從西式快餐開始,逐步發展到方便食品、休閒食品、中式菜餚等領域,供給商超和家庭。

人造肉與環境保護

此外,專家認為植物蛋白肉食品的生產加工,能緩解畜牧業高速發展帶來的資源消耗與環境保護壓力,彌補我國肉類產能的不足,降低畜牧業激素和抗生素濫用對人體的影響,減少食物中的脂肪和膽固醇,有利於國民身體健康水平的提高。

賽迪智庫報告指出,2019年8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布報告,食物系統貢獻了全球37%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其中,肉用動物養殖、屠宰及肉品加工產業鏈在土地、飼料、水資源等方面消耗巨大。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世界人口規模擴大、消費能力增強等因素將使得個人平均肉類需求量及總量不斷增長,生產模式的可持續受到嚴峻挑戰。各國政府紛紛出臺政策支持肉類替代品的開發與消費。

“當前傳統動物食品生產模式面臨挑戰。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97億人,目前生產與消費食物的方式已經將地球推向極限,我們應該考慮糧食安全與資源、綠色可持續發展與農業之間的平衡,必須用更健康、對地球更有意義的方式來養活97億人口。” 薛巖認為,開發植物肉產品,一方面可以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另一方面也適應了更健康、更環保、更均衡飲食的消費趨勢。他預測,植物肉產品在未來20年到30年會成為中國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記者:吳佳佳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