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綜藝大潮下,選秀還是素人的捷徑嗎?

音樂綜藝大潮下,選秀還是素人的捷徑嗎?

音樂綜藝大潮下,選秀還是素人的捷徑嗎?

音樂選秀在中國已經熱了十幾年。2004年《超級女聲》最早掀起的素人選秀還保留著樸素色彩,2012年火爆的《我是歌手》則把音樂選秀引向了專業賽道,這兩年從嘻哈、美聲等小眾音樂再到偶像選秀的覺醒讓音樂綜藝更多元,而2019年《樂隊的夏天》和《我是唱作人》則開始更明顯強調歌者的獨立創作型人設。本期反向流行邀請音樂人郭一凡,聊了聊他對選秀歌手生存狀態的觀察,以及在今天如何成為唱作人的體會。

1988年出生的音樂人郭一凡,恰好在每一個節點都趕上了“潮流”,經驗了一把音樂綜藝的轉型或者音樂人身份的轉型。他2012年參加《聲動亞洲》選秀出道,成為一名歌手,後來走向幕後,擔任製作人、編曲、樂手等,曾為張信哲、陳奕迅、陳楚生、容祖兒等多位知名音樂人制作,而這些實打實的“手藝”他又趕上了今天獨立唱作的潮流。就在今年11月,他獨立製作的原創專輯《重返地球》也上線了。音樂綜藝大潮下,如何成為一名真正的歌手?

*為了方便大家收聽長節目,反向流行已經在書評週刊的微信小程序,以及網易雲音樂、喜馬拉雅、蜻蜓fm等多個音頻平臺上線,在以上平臺搜索“反向流行”也可以聽啦!

音樂綜藝大潮下,選秀還是素人的捷徑嗎?

(長按二維碼即可收聽)

#本期主播陣容

音樂綜藝大潮下,選秀還是素人的捷徑嗎?

#本期嘉賓陣容

音樂綜藝大潮下,選秀還是素人的捷徑嗎?

*文章整合自本期反向流行播客幾位嘉賓的發言,歡迎收聽完整版節目

01

選秀還是不是一條好路?

郭一凡:我是從那個選秀年代經歷過來的。選秀既是一條捷徑,又是一條遠路。捷徑在於,參加比較紅火的選秀節目相當於一個“雲演唱會”,一首歌可能讓很多人一瞬間記住你。這可能比任何宣發都來得有用。

遠路在於,你會被選秀節目給定性。你留給大家的印象,導演組給你的人設,都只是一部分的你,跟你本身想表達的東西是有出入的。你要繞個大遠路,才能等到真正把事情說清楚的時機。

音樂綜藝對於一個學音樂的人來說,是一種非常快的消耗。比如現在的綜藝節目,一期就要寫一首歌,從初賽到決賽一路下來要唱很多歌。有的人在十幾期節目裡可能就把自己累積多年的存貨迅速扔掉了。其實每個人的才華都是很有限的。前面積累了多少,你就有多少東西可以輸出。

命好一點的選秀歌手,就走花路了,不需要太多進步大家也會認可他;而沒那麼幸運的歌手,在短時間內掏空了自己,沒有新東西跟上的話就沒燃料了,就可能在非常短的時間內被淘汰。

音樂綜藝大潮下,選秀還是素人的捷徑嗎?

2005《超級女聲》

音樂綜藝大潮下,選秀還是素人的捷徑嗎?

2019《我是唱作人》

餘雅琴:對於有才華的年輕人來說,參加選秀還是進入樂壇的好途徑嗎?

郭一凡:選秀是個好途徑。我覺得現在最大的改變是,自從有了網絡,所謂藝人、明星與老百姓的距離變近了,沒那麼多神秘感了。至於素人的話,其實還是僧多粥少,一直處於比較飽和的狀態,前方是刀山火海,成為人物還是很難。我們一直都強調選秀歌手的標籤,其實很多人花了很多年才把這個標籤拿掉——一個不是那麼“體面”的標籤,

餘雅琴:這個行業裡還是有種鄙視鏈?

董牧孜:好像也未必。以前的音樂選秀是草根崛起的時代,比如超女的李宇春、張含韻都是以普通人的身份殺出來,大家會覺得這是所謂樂壇民主化的方式。如今的音樂選秀綜藝似乎越來越專業化,或者“高大上”了。當年的選秀歌手或者已經成名的歌手也會回爐重練,找到自己的高光時刻。音樂綜藝為了節目好看,還會搭配不同類型的歌手,比如讓流量明星與更接地氣的網絡歌手同創作人同臺競爭。

02

唱作人綜藝的弔詭?

董牧孜:看《我是唱作人》的時候,覺得這類型的綜藝節目有點弔詭。創作過程本身是沒辦法被呈現出來的,沒有視覺上的爆點或者吸引點,就是一個人很孤獨地在那裡把東西弄出來。

郭一凡:對,然後到demo房、錄音棚唱一下。創作這個事情大家覺得很好玩,但如果真拍一個歌是怎麼寫出來的會特別無聊。我的新專輯除了打鼓之外,全是自己弄的。我把自己關在屋裡兩個月,每天下樓走一走,看看綠色。這是一個不斷重複的過程,特別枯燥。其實大家更希望聽到的是:他進了房間把門一關,出來的時候已經是一首歌了。大家都喜歡聽傳奇故事,希望看到的是即景。

音樂綜藝大潮下,選秀還是素人的捷徑嗎?

郭一凡專輯《重返地球》

餘雅琴:你以唱作人身份做新專輯《重返地球》的初衷是什麼?我看歌詞裡幾次談到年齡,還有很多是你對時間流逝的感受。比如《漫畫人物》那首就很有“80後”的感覺。

郭一凡:其實是對自己前面31年的總結,不然學和做了這麼多年音樂,一張專輯也沒做過還挺遺憾的。而立之年以後,對時間突然很有感覺。越來越覺得不要浪費時間,把時間更多地用在重要的事和重要的人身上——你對一個人最大的承諾,不就是我願意為你付出我的生命,剩下的時間不就是生命嗎?

董牧孜:一個人過了30歲,會突然變得很有表達欲?

郭一凡:是跟青春期不一樣的表達欲。其實是更害怕表達,但是又想更精準地去表達。年輕無知的時候不害怕表達,很多事沒經歷過、沒體會過就說出來了,現在則是不瞭解的事情就不說,能說兩句的時候才會說,音樂是一種很好的媒介。董牧孜:今年《樂隊的夏天》讓很多小眾搖滾上了大舞臺,讓老牌樂隊重新出圈。會覺得有點眼紅嗎?

郭一凡:那些老師有的原本生活挺苦,讓他們被更多人知道,有更多商業價值不是很好嗎?不過可能是階段不同,我是沒有覺得眼紅,因為這些都和作品是無關的,並不是商業價值更高了,歌就更好聽了。反而是人在剛開始特別難的時候,寫出來的那些歌更能感動人。

03

上來就談音樂夢想?拉倒吧

餘雅琴:你從什麼時候開始感覺自己真正成了一個歌手?

郭一凡:其實之前我一直都覺得唱歌更像是一種愛好。直到上了1萬多人的舞臺,當了孫楠(楠哥)演唱會的嘉賓,參加大型音樂節,以及當街上有幾個阿姨能認出你的時候,你就覺得好像是這麼一回事了。

董牧孜:做了真正意義上的歌手,為什麼又選擇去做幕後?

郭一凡:有些選秀歌手已經成為中國音樂上比較重要的角色,但大部分選秀歌手的熱度退得很快。我也在慢慢尋找自己的平衡點,是不是需要讓自己在音樂方面變得更強。做幕後、編曲、製作、樂手,會全方面地鍛鍊你,當然這也是一份收入。

音樂綜藝大潮下,選秀還是素人的捷徑嗎?

郭一凡

音樂綜藝大潮下,選秀還是素人的捷徑嗎?

郭一凡

董牧孜:對於好歌與壞歌的感覺判斷,是你這些年做幕後得出來的體驗嗎?

郭一凡:我覺得音樂其實沒有高級和低級之分,但是有好和不好之分。音樂工作者聽到一首歌的時候,是能聽出歌者的製作水平和時間付出的,這一點是糊弄不了的。

我們身邊一直流傳著一句話,其實是我們互相鼓勵對方的一句話:別聊天賦,我們身邊的人都還及不上“有天賦”這三個字。

我覺得好歌,真誠是第一位的。不是說現在流行什麼我就弄點什麼。要去想你最想要做的是什麼?感動了你自己,才能感動別人。

董牧孜:如果是對於想要成為一個歌手的年輕人,你會給他們有什麼告誡嗎?

郭一凡:我的告誡就是少說這句話。音樂夢想誰都有,這句話現在越來越不值錢了。年輕人多研究音樂,比什麼都強。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