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雨激流中书写担当

在风雨激流中书写担当

养护工正在清理引水渠。本报记者 王湘琳 刘 伟 摄

10月26日夜晚10时,昏黄的路灯下,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拉加镇主干道上,几台装载机、挖掘机还在轰鸣着,一群身着橘红色外衣的工作人员穿梭在泥沙堆积的街道上清理着倒塌的房屋。

9月20日,受持续降雨影响,拉加镇黄河南岸塔垃隆滑坡带出现下滑推移,造成路面多处裂缝、塌陷,交通中断,18户牧户51间房屋倒塌——这是拉加镇遭遇的惊魂一刻。但由于党员干部提前劝说、护送带离群众全部安全转移,无一伤亡。

人与自然灾害狭路相逢,防御是最好的武器。拉加镇坐落于两山之间,黄河穿村而过,每逢雨季,居民们都担心山坡上会有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

在今年雨季到来之前,拉加镇党员干部全面动员,加强防范,深入牧民群众家里,逐户做通思想工作,对塔垃隆滑坡带涉及到的居民牧户285户726人,采取分散安置和集中安置方式全部安全转移,确保了群众的人身安全。

“镇党委提前给我们下了通知,8月份我和母亲就住进了安置点,政府给我们发放了自然灾害生活补助250元,还有住房过渡补助6000元,我们现在吃得好睡得好,没因为泥石流受难为。”安置点的牧民群众仁曾措感激地说。

军功路社区主任邓雪蛟是一名年轻党员,他一直坚守在转移一线,转移完一批群众后继续挨家挨户敲门看,不遗漏每一户。高富财是社区里的残疾户,住处较为偏远,门口约有500米长、不足半米宽的小路通向主干道,车辆没法开到家门口。由于行动不便,又不想麻烦人,高富财原本不打算撤离,邓雪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接连三趟去给他做工作。

“晚上10点多,小邓又来我们家了,二话不说背起我就走。多亏了他,我才顺利来到安置点。”回想起当时的情景,高富财眼中泛着泪花。

在安全转移高富财一家后,邓雪蛟和其他工作人员彻夜未眠,继续冒雨巡查,发现危房便立即说服村民转移。“发生险情时,我们要迅速组织村民撤离,不能耽误一分一秒。”邓雪蛟说。

“乡亲们,泥石流要来了,赶快转移!”在撤离牧民群众期间,拉加镇党委书记南果不断地喊着。1个月的时间里,从街头跑到街尾,不记得跑了多少个来回。

“在这场泥石流中,群众的安危就是我们最大的牵挂!”南果才让说道,灾情发生前,我们就已经分成五个工作组,主要负责协助老百姓撤离和帮助群众开展生产自救,还要负责疏通应急道路,疏散村庄对面道路上的滞留车辆。

在转移期间,很多热心村民加入到帮忙的队伍中来,用私家车运送转移村民,44岁的加毛便是其中一位。他协助镇党委转移近40名村民,一周时间都在往返于受灾区域和安置点间。

“村里的车辆有限,村干部都自己开着车一趟趟拉人,都是左邻右舍的,能尽快转移一个是一个,我觉得没啥。”加毛说。

村民全部撤离后,镇党委工作人员和党员也没有闲着。“我们每天从21时左右,开始组织人员对黄河南岸片区的情况进行排查,并再次挨家挨户排查,确保不漏掉一位老人、一名儿童,同时安排工作人员全天候不间断进行危房、山体滑坡、树木伏倒巡查。”拉加镇镇长李鹏年介绍。

灾情过后,为了尽快清理出道路,青海省公路局公路养护应急保障中心连续作业,装载机、挖掘机、自卸车、后勤车齐头并进,“哪里公路有灾毁,哪里就有我们养路工人,路通了,我们的心也就顺了。”一名满脸泥垢的养路工看着成功抢通的道路,欣慰地笑了。

目前,泥石流已经过去1个月,拉加镇一片忙碌,三台大型挖掘机在河道两旁清理沙石以防止二次灾害的发生;牧民群众挽起袖子拿着工具正清理房前屋后的淤泥和碎石;加固防护措施正如火如荼地铺设……

南果才让表示,拉加镇将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部署安排,帮助群众逐步恢复生产和生活。

大灾面前,拉加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反应迅速,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全力投入到抢险救灾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