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逊亲民的伟人风范----读毛主席《〈农村调查〉序言》(原创)

谦逊亲民的伟人风范----读毛主席《〈农村调查〉序言》(原创)

《〈农村调查〉序言》(原文略。以下简称《序言》)这篇雄文,是毛主席在1941年3月为自己的著作《农村调查》一书撰写的自序。后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2019年秋,沪版新教材将此文编入了高二第一学期语文课本中。

这篇文章,毛泽东着重阐述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和正确方法,提出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时至今日仍熠熠生辉。有幸重温经典,既让我们沐浴了领袖的思想光辉,又让我们感受到伟人的精神风范。

一、不了解下情:异常危险

文章首段,毛主席明确指出现在党的农村政策有了改变(用是非句“不是…而是…”作了清晰的表达);然而,很多同志“还保存着一种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作风,甚至全然不了解下情,却在那里担负指导工作”,并郑重其事地指出“这是异常危险的现象”。

“下情”是什么呢?“下情”就是农村基层的实际情况。毛主席把脱离“下情”开展工作,用“异常危险”的高烈度词来表达,他对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之重视,可见一斑。大概感觉力道还不够,又从反面加以强调:对“下情”“没有真正具体的了解,真正好的领导是不会有的”。两个“真正”,情真意切,反映出当时问题的严重性和开展调研的迫切性。

谦逊亲民的伟人风范----读毛主席《〈农村调查〉序言》(原创)

二、最基本方法:周密调查

次段,毛主席针对上述问题用三句话指出“了解情况”的最基本方法是周密调查。第一句指出,调查研究是了解情况的“唯一方法”;第二句用“三个几”(几个城市、几个乡村和几次周密的调查)阐述了“最基本方法”是“解剖麻雀式的典型调查法”;第三句肯定了上述方法的重要性,强调借此才能获得“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最基础的知识”。本段中“唯一”“最基本”“最基础”三词和“只有…才能…”的句式,表达得十分精准严密,无懈可击、滴水不漏。

谦逊亲民的伟人风范----读毛主席《〈农村调查〉序言》(原创)

三、调查的关键:眼睛向下

第三节虽只两句话,但笔力千钧,振聋发聩:“第一是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用“第一是”、“不要只是”没有回旋余地的话语指出了态度的“唯一”性。“昂首望天”就是“目中无民”;“了解下情”当然只能“眼睛向下”,亲民姿态不言而喻,呼应了首段。又从反面警示:“没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是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的。”潜台词是“不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是不可能指导好工作的。其情殷殷,其情切切!

谦逊亲民的伟人风范----读毛主席《〈农村调查〉序言》(原创)

四、最有效方法:开调查会

怎么展开调查呢?毛主席首先从反面排除不深入实际的调查----“东张西望,道听途说,决然得不到什么完全的知识。”“决然得不到”语言斩截,彻底否定。在此基础上指出“开调查会”是“最简单易行又最忠实可靠的方法”,表达得清晰明了、无以复加。不止于此,接着写道“我用这个方法得了很大的益处,这是比较什么大学还要高明的学校”,现身说法,力度超强,推崇之意溢于言表。

谦逊亲民的伟人风范----读毛主席《〈农村调查〉序言》(原创)

五、调查的对象:基层干群

向何人调查呢?毛主席进行了详细的列举、叙述,并且肯定地说“他们都给了我很多闻所未闻的知识”,没有俯下身子认真倾听,没有走心的去了解去记忆,怎会有如此感触?下面的叙述更为动情:“这些干部、农民、秀才、狱吏、商人和钱粮师爷,就是我的可敬爱的先生,我给他们当学生是必须恭谨勤劳和采取同志态度的,否则他们就不理我,知而不言,言而不尽。”“我的可敬爱的先生”这是发自内心的敬重,绝非虚情假意的做秀,否则是不会让下层群众畅所欲言的,自然也得不到“很多闻所未闻的知识”。文章前后表述,相互印证,毛主席和下层民众是“以心交心,以情暖情”,才取信于民,才得以了解到最真实的民情。

谦逊亲民的伟人风范----读毛主席《〈农村调查〉序言》(原创)

六、调查的态度:放下架子

放低姿态,俯下身子,侧耳倾听,甘当学生是毛主席在这篇文章里反复强调的,读来令人感慨动容。

“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

四个“没有”、一个“甘当”和两个“一定”,把毛主席对群众的恭谨谦逊和亲民姿态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又用“必须明白”上纲上线,用“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加以对比,更加突出了对群众无比的尊崇。对照伟人风范,现实生活中那些要么远离群众要么在群众面前趾高气扬的“人民公仆”,不知作何感想?

谦逊亲民的伟人风范----读毛主席《〈农村调查〉序言》(原创)

七、锐批两类人:破立结合

文章第五节,毛主席用了相当的篇幅,再度申明出书目的和了解下层的方法。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光辉论断。此外,对“狭隘经验论”者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评、刻画。一类是“‘下车伊始’,就哇喇哇喇地发议论,提意见,这也批评,那也指责,其实这种人十个有十个要失败”的人。“哇喇哇喇地发议论”,用通俗的语言描摹了脱离群众,不了解“下情”的空头理论家嘴脸,生动形象,入木三分;尤其是 “这种人十个有十个要失败”的断语,足以促其猛醒!另一类是“满天飞,几乎到处都有”的所谓的“钦差大臣”。此类空降大员,头顶尚方宝剑,往往昂首望天,目空一切。明确指出他们让我们党吃的亏,“不可胜数”。这部分内容,破立结合,使正确与错误的界限更加鲜明、突出。

八、甘当小学生:发出号召

末段,毛主席又以很直感的词语----“痛感”,表达了“周密研究”的必要性,继而以极其诚恳的态度强调了自己对中外情势“还只是一知半解”,最后发出号召:

和全党同志共同一起向群众学习,继续当一个小学生,这就是我的志愿。

毛主席以了解民情之必要为“痛感”,其亲民作风让人赞叹;称己“一知半解”、志愿“继续当小学生”,其谦虚态度更足以让那些“半瓶醋”们听了无地自容。

谦逊亲民的伟人风范----读毛主席《〈农村调查〉序言》(原创)

总之,《序言》中,毛主席用注重调研的实际行动真切地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以谦逊亲民的态度生动地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尽显了他谦逊亲民的伟人风范,今日读来依然温度未减,值得我们深思之,践行之。

谦逊亲民的伟人风范----读毛主席《〈农村调查〉序言》(原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