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整個歐洲來比較,才能發現中國文化悠久的意義

中國歷史悠久,而悠久的歷史也塑造了源遠流長的文化。那麼悠久的歷史對中國來說到底有什麼意義呢?其實將整個歐洲歷史發展的角度和中國相比較,才可以發現中國悠久文化的意義。

在對比之前,我們首先需要明確一個概念,那就是"民族"。"民族"的觀念不同於種族,種族是一個生物的概念,但是民族則不同,民族是由文化而疏導出來的概念。指長期在一種文化當中,使得"我"歸屬於這個文化,成為文化的一份子,由此可以說"我"是歸屬於這個民族當中。"民族觀念"問題中西曆史發展中是有巨大區別的,也正是這個區別可以讓我們看到中國歷史悠久的意義。

和整個歐洲來比較,才能發現中國文化悠久的意義

第一,西方民族觀念

1.受宗教影響,沒有民族概念

如果回看歐洲的早期歷史,可以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在他們的"古典時代",是沒有"民族"概念的。因為歐洲早期宗教的勢力過大,受到了教會勢力的影響,歐洲幾乎擁有相同的文化。因為文化的解讀權被掌握在教會手中,體會不到具體的差異,所以才會有對異教徒的排斥甚至仇視,將其視為"異端"。

但是在"教會改革"運動興起後,歐洲的民族主義觀念興起,對於建立統一的民族國家有了需求,以1517年馬丁.路德的《九十五條論綱》提出作為開端,意圖打破天主教對人的控制,自此"民族"觀念興起。

和整個歐洲來比較,才能發現中國文化悠久的意義

2.民族國家的重要性

歐洲的"民族"觀念得到發展以後,又因為歐洲各民族基本的定居區域已經確定,所以"民族"觀念的形成,為後來建立的"民族國家"奠定了基礎。錢乘旦的《歐洲文明.民族的衝突》一書中指出:"民族"在近代才找到"國家"這個有形的依附實體,並與之結合。"民族國家"成為國人共同效忠的對象,建立民族國家成為人們的奮鬥目標。

就是在早期的歐洲,因為宗教勢力過大,人們沒有"民族""國家"的思想,一切都是為了教會和教皇做貢獻,但是"民族"意識的出現促使了歐洲建立真正的現代意義的國家。並因為"民族""國家"的融合,讓人們有了新的寄託點,不再依託於教會。

和整個歐洲來比較,才能發現中國文化悠久的意義

3.歐洲民族形式

在歐洲早期的專制國家中,因為在一片區域中居住的大多是一個主體民族,比如英國的主要居民都是英格蘭人,也是經過歷時發展進化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基本上一個國家的主要民族是統一的。

因為民族是統一的,所以不會產生像中國元、清時期那樣的因為"華夷之辯"導致的民族間的鬥爭。而基於此原因,也直接導致歐洲國家的民族衝突就是國家間的衝突,這種衝突大致上是對外的。錢乘旦的《歐洲文明.民族的衝突》一書中指出:比利時人發動武裝起義,擺脫了荷蘭人的統治,建立了民族國家;意大利人經多次起義之後,建立了一個獨立自由的國家;而中歐和東歐一些國家也不斷向歐洲"各民族的牢獄"哈布斯堡帝國、俄羅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挑戰,從而形成了歐洲歷史上尖銳的民族衝突。

和整個歐洲來比較,才能發現中國文化悠久的意義

4,歐洲民族主義的弊端

在"民族國家"得到發展以後,歐洲漸漸建立了很多的以單一民族為主體的國家,而隨著民族國家的形成,形成了一種"民族主義",都想為自己的"民族國家"爭取利益。由此產生了一種"利己主義",這種主義的具體表現就是仇外、自大。錢乘旦的《歐洲文明.民族的衝突》一書中指出:德國民族主意的擴張對世界人民都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和整個歐洲來比較,才能發現中國文化悠久的意義

如西方著名的愛爾蘭衝突,愛爾蘭被英國統治後,一直是殖民地的地位,厄爾愛爾蘭人為了擺脫這種恥辱,一直在不斷地反抗,終於1921年愛爾蘭終於獲得了自治地位,但北愛爾蘭大郡仍留在英國,甚至擁有獨立的議會。因為愛爾蘭人認為愛爾蘭和留在英國的愛爾蘭大郡是一個整體,並不承認分離,所以因為不能達成協議而一直衝突不斷!這種就是民族衝突,可見歐洲以民族衝突而分裂。

第二,中國的民族觀念

1.中國的民族觀念

中國的民族觀念更多的是基於本國之中,早在西漢時期,《漢書·終軍傳》:"大將軍秉鉞,單于犇幕;票騎抗旌,昆邪右衽。"就說明匈奴的人是"披髮左衽"的,就是說散著衣襟、頭髮的不文明現象。民族觀念已經形成,但是中國地域遼闊,又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導致中國的民族衝突在古代多是在本國進行。王銘銘的《超越"新戰國"》中指出:中國的歷史是在一個舞臺上展開的,這個舞臺就是中國人自己的理解的"生存空間"。

和整個歐洲來比較,才能發現中國文化悠久的意義

中國古人在稱呼整個國土時常常有"天下"這樣的詞,《史記·五帝本紀》:"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徵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嘗寧居。"《東周列國志》第一百零八回:"時六國悉並於秦,天下一統。"都是將中國看成了整個天下,不同的族群各自在安沿著自己的角色,因為他們的互動才有了中國歷史的主幹。

2.中華民族

中國人在對外講的時候常常以中華民族自居,這個稱呼隱藏了多民族的特點將其合二為一,成為了一個綜合的民族,東晉 桓溫《請還都洛陽疏》:"自強胡陵暴,中華蕩覆,狼狽失據。"中華就是國家的代稱,這也是和歐洲國家的不一樣的地方。

和整個歐洲來比較,才能發現中國文化悠久的意義

中國的歷史發展就是基於民族差異上的融合過程,並且多數是在自己國內展開,沒有排外意識,最後都會融會貫通,並因為互相間的差異而最後走向融合與統一,中國以民族協和而統一。

3.多民族融合

縱觀中國的歷史發展,就可以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的歷史始終是一個走向統一的過程,歷史上民族間的紛爭的結果是多民族國家的統一。比如元朝的建立,結束了自唐末藩鎮割據以來中國的南北對峙、五六個民族政權長期並存的分裂和戰亂局面,推動了多民族統一國家的鞏固和發展。清朝更是直接奠定了中國至今多民族國家的格局。中國歷史就是"分久必分"的最好解釋,中國的歷史脈絡就是文明的融合。

和整個歐洲來比較,才能發現中國文化悠久的意義

第三,中西對比

當今的世界文化所宣揚的就是多民族的世界多元化,更是將和平視作重中之重,反對侵略戰爭。歐洲現在的發展就是在選擇和平,避免民族衝突,比如他們所建立的"歐盟",就是希望尋求民族間的合作共贏。

和整個歐洲來比較,才能發現中國文化悠久的意義

但是中國五千年的文化自古就有以下的觀點:不勤遠略、不尚武功,自古就是"以和為貴"的思想。《論語·學而》:"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足見中國五千年文明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