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知行並進

我們生活在社會之中,要找到並遵循內心的良知,把良知和行動統一起來,才能清楚內心所想,對外部複雜的事物瞭然於心,把握做事的方向,作出正確的決定。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王陽明全集·語錄一·徐愛錄》

今譯:良知是行動的主導意向,行動是良知的落實功夫;良知是行動的開始,行動是良知的成果。

傳習365 | 知行合一,知行並進

如果說,陽明心學是中國古代哲學、古代思想史上的一個大鼎,那麼,它的三條鼎足分別是什麼呢?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如果問,這三者是什麼關係,橫向關係,縱向關係,還是縱橫交錯關係?

答案是,縱向關係。如果把陽明心學體系比作一座高高的寶塔,“心即理”是塔基,“知行合一”是登塔的梯子,“致良知”則是塔頂的明珠!

需要澄清的是,“知行合一”這句話,並不是陽明先生首創的,而是明代理學開山大師吳與弼的一個學生謝西山最早提煉的,原話是“知行合一,學之要也”。

吳與弼何許人也?他是江西崇仁人,活了 79 歲。其一生之軌跡,可以用四句話概括,即一生貧病交加,一生孤獨寂寥,一生苦修苦行,一生追逐聖賢。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勞動與讀書相結合”“教育不能脫離生活”的人。他的一句名言是:“人須於貧賤患難上立得腳住,克治粗暴,使心性純然,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物我兩忘。”作為其徒孫的王陽明,能在貴州龍場那種艱苦卓絕的環境中生存下來,不僅沒有絕望,反而為自己、為中華文明的覺醒創造了希望,無疑是得益於吳的一些思想和精神的滋養。

大道即人心,萬古未嘗改。

“龍場悟道”後,陽明先生之所以要高高地舉起“知行合一”的思想大旗,主要是針對當時社會的三種弊端而言的。

傳習365 | 知行合一,知行並進

一種是“先知後行”。關於知與行的哲學關係,歷代名典名家多有論述。《尚書》雲:“非知之難,行之惟難。”《左傳》雲:“非知之實難,將在行之。”荀子云:“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這些論述,實際上都是在知行的“輕重”上著力。而到了宋朝,程頤和朱熹則別出心裁,搞出了一個“先後”論,即“知先行後”,朱熹認為:“論先後,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知與行,工夫須著並列。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愈明”。這種觀點,有一定道理,但弊病也明顯,用陽明先生的話講,就是“將知行分作兩件事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我如今且去講習討論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實際生活中,朱熹這種“先知後行”的思路,容易培養出趙括、馬謖等紙上談兵式的“書呆子”。

另一種是“知行脫節”。這方面,據陽明先生對徐愛的分析,又分為兩種情形:一種是“盲幹型”。“懵懵懂懂地任意去做,全不解思維省察,也只是個冥行妄作。”一種是“空想型”。“茫茫蕩蕩懸空去思索,全不肯著實躬行,也只是個揣摸影響。”

還有一種是“知行背離”。這是最令陽明先生憂慮的。當時整個官場,上至君王、王公大臣,下至蠅頭小吏,均出現了嚴重的人格分裂,“外衣冠而內禽獸”。說的一套、做的一套,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心裡一套、行為一套,白天一套、晚上一套,整個社會已淪落到了“不誠無物”的境地。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陽明先生以一種前無古人的氣魄,揭“知行合一”之教。

傳習365 | 知行合一,知行並進

陽明先生的“知行合一”,主要包含了兩層意思:


第一層意思是,理論與實踐的統一。這裡的“知”,主要是指知識、理論;行,主要是指實踐鍛鍊。這一點,陽明先生在回答顧東橋的疑問時,作了精當的解釋:“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離。只因為後世學者把知行分作先後兩個階段用功,把知行的本體丟掉了,我才提出了‘知行並進’的看法。”

第二層意思,良知與行為的統一。這裡的“知”主要是指良知。知行合一,實質上就是要求良知與行為的統一。這一點,陽明先生在指點他的學生黃直時,闡述得很明白,也很到位。他說:“今天,有許多求學之人,只因為把知與行分開來看待,故當心裡產生一個念頭時,雖然不是善的,但由於還沒有行動,也就不去禁止,以至於產生惡果而難以補救。我現在強調‘知行合一’,正是要讓人曉得,一旦心裡有念頭產生,便是行動的開始。而一旦發現自己的念頭是不善的,就要立即將這個壞念頭克倒,而且要根除徹底,決不能讓它潛伏在胸中。這,就是我倡導知行合一的宗旨!”

——文章摘自青山閒人《鏗然舍瑟春風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