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要软,做事要硬

说话要软,做事要硬

说话要软


知乎上曾有一个问题:

做什么事,可以让生活立刻变得更好?

其中有个回答,让心姐印象深刻——好好说话。

别让一句话成千古恨,更别让一句话毁掉一个人。

有人说,“语言最能暴露一个人,只要你说话,我就能了解你”。

生活中,不乏有这样一些人,仗着彼此的关系亲密,抑或是性子直,丢了说话的分寸感,口出狂言,伤了别人还不自知。

也有一些人,明明很在意,却不知该如何表达心意;明明想关心,却说出反语让人心寒;明明受了委屈,却说话尖酸刻薄,误会不断......

这些人,都是吃了“不会说话”的亏。

俗话说,话到嘴边缓三分,静水流深。

你说话的内容、说话的方式、说话的语气,都关乎整场沟通的成效。

情商高的人,不一定有高颜值,不一定出类拔萃,但 Ta 不急不躁的语气,恰如其分的话语,会让你相处起来很舒服,如沐春风;同时,Ta 待人接物的真诚坦率,也让你乐意去帮助 Ta。

生活中应避免这 5 种说话方式:

1. 贴标签:你就是个自私自利的人!

2. 讽刺:像你这种智商,就别指望了!

3. 威胁:如果你老是这样,我们就离婚!

4. 质疑:很简单的事却做不好,明明是你不想做吧?

5. 以偏概全:你们这些 90 后啊,就是不靠谱!

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高情商的人不是没有情绪,而是能克制情绪,不说气话,理智面对问题,不拿负面情绪伤人;更厉害的是,他们不献媚不讨好,懂得以适合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需求。

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情绪,其实很需要技巧,建议大家用 SBI 反馈法:

在什么情景下(Situation),你的什么行为(Behavior),让我有什么样的感受(Impact)。

比如说,你和客户谈项目合作,半夜还没回家,老婆打电话责怪:你一点都不关心我!

这时候,千万别说:你根本就不懂我,我拼死拼活还不是为了养家?难不成你们都喝西北风!

引爆情绪,只会两败俱伤。

正确的做法,是冷静后对老婆说:亲爱的,我在和客户谈一个重要项目的合作(情景),你打电话说我不关心你(行为),我觉得很委屈(感受)。

用客观描述取代主观评价,就事论事,紧张的关系会缓和很多。

做事要硬


在《蔡康永的情商课》一书中,有这么一段话:

“舒服地做自己,是追求高情商的最重要原因。如果讨人喜欢,却失去自己,那是情商最糟糕的状况。”

情商越高的人,不仅能换位思考,体谅别人的难处,不会显摆自己的优越;亦懂得表达自己的真实需求与想法,擅于平衡自己与他人的需求,不卑不亢。

情商高,不代表无原则迁就他人、无底线讨好他人,而是明晰内心的底线,立场鲜明,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坚决不能做,有稳固的三观,能权衡利弊,不图一时之利,也不刻意取悦任何一段关系。

做人要像钱币一样外圆内方,为人处事圆通豁达,能与外界保持和谐,但内心必定要方正,有固守的准则和不可触碰的底线,有自己不可动摇的态度与坚持,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在人际交往中不丧失自我,活出自己,方能精彩。

王尔德说过:“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哲学家巴斯克里也说过:“如果你不爱自己,你将永远不会去爱他人。”

自爱者方能为人所爱。

换句话说,善待自我,才是对自己和他人最深层的呵护,才是高情商的首要前提。

最高级的情商,是外圆内方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情商》一书中说,

“你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着你所能抵达的高度”。

情商高的人,懂得为人处世,不仅让人舒服,也能把握好尺度,有清晰的边界感。

正如毕淑敏在《教养的关系花园》中所说:

要学会和我们的父母亲密无间,倾听而不唯命是从;和我们所爱的人唇齿相依,紧密而不混淆;

和我们的孩子亦师亦友,慈爱而不包办;和我们的朋友,相知而不逾界;

和我们的上司,尊敬而不谄媚;和我们的同侪,协同而不越俎代庖;对我们的下属,谦逊而不居高临下;对大自然,敬畏而不傲慢......

最高级的情商,是说话软、做事硬,是有原则的修养。

高情商之人,有礼有节,能做到心中有尺,口中有度。

为人处世,软硬兼施,刚柔并济,才能得心应手;说话做事,外圆内方,方圆有度,方得幸福圆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