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化球员是虎狼之药,有奇效但慎用之

归化球员是虎狼之药,有奇效但慎用之

曾几何时,对于中国足坛来说,归化球员是一个遥远且陌生的词汇。2019年,归化球员却成为了一个高光词汇。


作为华裔,侯永永、李可顺利入籍,其中李可还入选了国家队;德尔加多则更为特殊,他并无中国血统,也成为了归化球员;艾克森、洛国富等人完成入籍,标志着中国国籍的大门向符合条件的外籍球员敞开。


艾克森已经成为了里皮国家队里的正印前锋,并且在世预赛中有进球入账。今年,国足仅剩下与叙利亚的一场焦点对决,不会再有入籍球员披上国足战袍了。


但是,明年情况又有变化,随着洛国富、高拉特、阿兰、小摩托等人完成入籍,他们均有可能出现在国足的名单之中。


归化球员并非洪水猛兽。这在国际足坛,早就司空见惯了。即便是意大利、西班牙等世界冠军,也都不乏卡莫拉内西、科斯塔等归化球员。巴西人德科在葡萄牙队中也建立了丰功伟绩。


在亚洲,我们的近邻日本早就开了归化之先河。归化球员短期内提升了日本队的战绩,并带动了日本足球整体的发展。


国足一直没有归化球员,与国情有关。中国并不承认双重国籍,而且入籍门槛较高。另外,从国人认同感方面考虑,也一直没有开归化之门。


随着时代的更迭,国人的思想也在进步,大家对于归化球员并没有本能的排斥。从艾克森入选国足的情况看,这不仅没有引起舆论的反弹,反而广受球迷的好评。


归化球员对于国足实力的提升也显而易见。在亚洲,国足目前的排名在8-10名左右。想要从亚洲跻身世界杯的舞台,难度可想而知。足球应该从娃娃抓起,但中国足球整体水平的提升非一朝一夕之功。


非常之时,可有非常之办法。何况,归化外籍球员完全符合国足足联的相关规定。既然可以归化外籍球员,中国足球没有必要故步自封。尤其是国足在进攻端缺乏高效的攻击手,归化球员的到来能够迅速弥补这一短板。既然有捷径可走,中国足球如果视若罔闻,与不思进取何异。


归化虽好,可不要贪杯哦。在我看来,归化球员等同于虎狼之药,用药适度能够发挥起死回生之效。但如果用药过量,有可能将中国足球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


归化球员治标不治本,中国足球的长远发展还是仰仗本土人材的培养。如果国足首发十一人全是归化球员,成绩可能有飞跃,但将引发更多问题。从伦理上,这样的局面很难让中国球迷接受。球迷们不排斥归化球员,可如果首发十一人全是外籍球员,则有可能引发球迷的反感。


而且,如此大面积的归化外籍球员,也有可能导致内部管理的乱象。此外,归化代价不菲,而入籍球员作为雇佣军能否发挥出全部潜能也未可知。


更为重要的是,当全面鼓励归化球员,将会让俱乐部变得更加急功近利。本来青训就是出力不讨好的工作,需要下苦功夫,而且不会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归化则堪比兴奋剂,一服马上就能返老还童。在这一趋势指引下,大小俱乐部都会在归化球员上做文章,还有谁会傻乎乎地从事青训工作?

中国足球完全仰仗归化球员是不现实的,早晚还需本土球员来挑大梁。没有了青训的耕耘,中国足球即便依靠外籍球员的发挥有一些高光时刻,那也等同于回光返照。


今天,有消息称有关部门给了中超50个入籍名额,下个赛季每支球队可以注册两个归化球员但只能派遣一个归化球员上场。


这为归化之风再添了一把柴。但归化之火越烧越旺,也未必就是好事。一旦势头不可控,火烧连营,可就有可能导致玉石俱焚的局面。


中国足坛不应该排斥归化球员,也欢迎真正热爱中国的外籍人士加入进来。但新一届足协班子需要拿捏好这个度。老中医在下虎狼之药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要让中国足坛刚刚呈现出来的大好局势毁于一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