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开放”与“金融稳定”如何兼得?

刚刚他爹


金融开放是现阶段改革开放的重点领域之一。



"全面取消在华外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业务范围限制,丰富市场供给,增强市场活力。减少外国投资者投资设立银行业、保险业机构和开展相关业务的数量型准入条件,取消外国银行来华设立外资法人银行、分行的总资产要求,取消外国保险经纪公司在华经营保险经纪业务的经营年限、总资产要求。扩大投资入股外资银行和外资保险机构的股东范围,取消中外合资银行中方唯一或主要股东必须是金融机构的要求,允许外国保险集团公司投资设立保险类机构。继续支持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办理外资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设立及变更等行政许可事项。2020年取消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寿险公司外资持股比例不超过51%的限制。(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新推出的金融领域改革开放的措施是非常大胆的,走向了国民待遇方向;这是中国政府的自信,也是融进世界经济体系的期待。

还记得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多少人担心中国经济能否经得起国际竞争;事实证明加入世贸组织让中国经济实现了一次腾飞,中国经济越上一个新台阶。

金融稳定,关键不在于是否对外开放;而是在于法治环境、监管到位、自由竞争、政策的有效性及时性。

中国有三万多亿美元外汇储备,有充足的黄金储备,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有世界第一大的进出口额,货物贸易的长期顺差,中国是黄金生产大国;这一切为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奠定了基础。

今后在金融监管专业人才方面应该会逐步加强,以适应金融对外开放的新局面。中国还有香港这个老资历的国际金融中心,有关的专业经验有助于国家提高金融业的世界视角。


云端美


通过开放和市场化实现稳定,开放带来的不是不稳定而是不公平,而实体经济创新和提高生产率是我们对抗不公平的唯一途径。

开放带来稳定——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启示。

在上世纪90年代后的几次危机当中,和金融开放有关的危机就是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国际金融巨鳄一个个国家剪羊毛,很多人依然记忆犹新。这也产生了一些讨论,金融开放是否会导致不稳定?因为当时索罗斯给出的结论就是,只要不开放金融,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就不会有风险,因为他也无从下手,这是他本人经常性的表态。在87年的时候,索罗斯也这样评价日本经济体,认为日本半封闭的经济体有其天然的好处。

可问题是,无论是韩国还是日本,又或者泰国和马来西亚,在经济危机之后,不是更加封闭经济体本身,而是进一步的开放。当时韩国现代解体,大宇卖身,三星一口气卖掉7个子部门,全力聚焦电子和半导体领域。接盘的是谁?接盘的都是欧美(风水轮流转,次贷危机全部颠倒过来)。而韩国和泰国最终解决这场危机的方式是:完全浮动汇率。韩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也如很多国家走过了固定汇率,有管制的浮动汇率。但是在经济危机后,韩国实施了完全的浮动汇率。

索罗斯抓的漏洞,恰恰是各国不够开放的漏洞。那就是各国的固定汇率,或者是想要将汇率维持在一定水平的情况。比如英国为了加入欧洲经济体,他想要保证英镑有足够高的汇率,而德国那个时候当然希望英镑进入的时候越弱越好。所以索罗斯可以攻击英镑获利,但是他不会去攻击德国马克。

另外,如果你关注到日本的情况,你也会发现另一个景象,那就是经济体可以通过国内和国外的投资来对冲风险。1985年广场协议。然而日本真正进入全球投资的其实是1985-1990这几年。如今日本有个说法,叫日本国内一个日本,日本国外还有一个日本,投资规模18万亿美元左右。不要以为日本的技术大多数都是自己研发,谁,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比如日本当年就盗窃了磷酸铁锂的专利技术。大量的收购,也是日本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如果不是这些技术填充,就日本的老龄化水平,你很难想象他们依然能够养活这么多老人。人均GDP对于日本人,不下降也算是一种成功。而这种成功,恰恰是对等开放赋予的。也就是你允许别人投资的同时,你也可以投资他们。

开放带来的不是不稳定,是不公平

当然,我们要注意到开放也会带来问题。发达国家们在产业链当中获得了很多主导优势,他们之所以鼓励开放,是因为在开放的世界,财富依然会向财富聚集。比如德国就获得了欧洲一体化好处的大部分,人才都去了德国,资本大公司都去了德国。而美国获得了全球化的好处,好公司很多在美股上市,拓展美国的市场。这就是地区间不平衡,也叫作二八现象,穷越穷,富越富。

所以开放的对等性依然是需要考虑的。也就是不能承诺非市场的规则。比如美国说你日元一定要升值。当时日本人可能还挺乐意,这不是允许日本对外投资买买买吗?但是经济有其必然规律,这种干预最终导致了日本楼市泡沫和日元长达数十年的升值过程。也就是强制日元升值,反而是用一种非开放的手段来作为开放的前提。

开放必须附带公平交易。如果是公平的,那么各国必须提升创新,重专利,生产率高的国家取得胜利。生产率低的国家无话可说。

最终的问题是创新,而不是开放,但是创新怎么办?

国家要支持创新,这个世界唯一存在合法的垄断,是专利垄断。不要以为欧美就是自由经济体,他们国家什么都不管。在德国,政府会免费发明专利给全德国的企业使用,在美国,《拜杜法案》允许他们所有公共的研究机构,可以接受企业委托研发,或者直接卖给企业专利。甚至于国防技术都可以出售。


创新的主力一定是企业,但是由于开放后的不均衡,你不能指望国内的企业和国际巨头拼杀,此时,要给他们诸如内力,这种内力就是国家层面的基础研究。美日欧他们都在干。


凯恩斯


不开放不行,开放过当也不行。中国的资本账户现在不宜开放。中国的金融衍生品不宜过度开放。当然,资本账户不开放,人民币国际化就是问题。所以,放与不放,是一个度的问题。不能顾此失彼。技术,时间,度的问题是由人来把握的。因此人是关键。


久善为美


一方面要保持金融货币的稳定,另一方面也要国家政策支持,宏观调控才能发挥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