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唐郟縣窯黑釉藍斑三足盤

郟縣窯黑釉藍斑三足盤,唐,高2.9cm,口徑15cm,足徑10.2cm。

盤敞口,盤心坦平,下承以三足。通體內外施釉,黑色釉地上呈現藍、白交融的花斑。外底中心無釉。 窯變釉產品在唐代被稱作“花瓷”。燒製時一般是在黑色或醬色等深色釉上潑灑大塊藍、月白、灰白色斑紋。在高溫燒製過程中,不同色釉流動並互相浸潤,呈現出窯變的藝術效果。對古瓷遺址的調查和發掘表明,唐代燒花瓷的瓷窯有河南魯山、郟縣、內鄉、禹縣、登封窯,山西交城窯,陝西銅川窯等。器物造型有罐、執壺、花口瓶、三足盤、缽、葫蘆瓶、腰鼓等,其中以執壺和罐最為多見,三足盤較為罕見。將此件三足盤與窯址出土的標本相互印證可以發現,此盤屬於河南郟縣窯產品。 花瓷以其斑駁陸離的藝術效果迎合了唐人所追求的粗獷豪放的審美趣味,唐代以後即停止燒造,至北宋時期河南禹縣窯又創燒了一種銅紅窯變釉,但與唐代花瓷不甚相干。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唐鞏義窯絞胎枕

鞏義窯絞胎枕,唐,高8cm,長12.5cm,寬8.8cm。 此枕造型小巧,呈長方形,枕面前低後高,前側有一通氣孔。枕面及枕側面以白、褐兩色胎土絞出的五瓣團花紋樣數組裝飾,外罩黃釉。 經與窯址採集的標本相互印證可以斷定,此絞胎枕屬於河南鞏義窯產品。鞏義窯絞胎器大體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全絞胎,即以深、淺兩色胎泥相互絞合在一起再成型;另一種是貼面絞胎,即先將兩種不同顏色的胎泥絞合在一起,絞出不同的紋理,再切成薄片,用胎泥將薄片粘貼到器物上。這種做法一是為了節省絞胎原料,二是為便於做出各種圖案花紋。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唐邛窯青釉褐彩四系罐

邛窯青釉褐彩四系罐,唐,高18.2cm,口徑9.8cm,底徑9.2cm。 罐直口微撇,豐肩,肩以下漸斂,平底。肩部置四系。通體內外施青灰色釉,外壁施釉不及底,口部及四系處塗以醬色釉斑。此罐為四川邛窯產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唐越窯青釉執壺

青釉執壺,唐,高13.4cm,口徑5.9cm,足徑7.3cm。 壺撇口,短頸,溜肩,鼓腹,淺圈足,圈足上留有五個支燒痕。頸部一側置八稜短流,另一側置曲柄。壺內外施釉,釉色青中閃黃,晶瑩透澈,釉面開細小的紋片。 此青釉壺是陳萬里先生於1936年在浙江紹興得到的,它出土於浙江紹興唐戶部侍郎北海王府君夫人墓,墓誌記載該墓的年代為唐元和五年(810年),因此這是一件有確切年代可考的器物,是鑑定唐代越窯瓷器的標準器,反映出9世紀初越窯器物的燒造水平。 1954年,陳萬里先生將此壺捐獻給故宮博物院。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唐白釉葵瓣口杯

白釉葵瓣口杯,高6.2cm,口徑7.5cm,足徑3.4cm。 杯口呈葵瓣式,口下漸收,圈足。器裡外均施白釉,外壁施釉不到底,近底處露胎。 葵瓣口樣式的瓷器來源於同時期的金銀器,因制瓷工藝的改進提高,使瓷質實用器的品種得以豐富,生產數量加大並部分替代了金、銀器具,此杯的造型即模仿金銀器而來。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唐邢窯白釉罐

邢窯白釉罐,唐,高13cm,口徑7.4cm,足徑6.1cm。 罐口微撇,短頸,圓腹,腹以下漸收,平底。底無釉。胎、釉潔白細膩。 邢窯是唐代著名的瓷窯,在河北省內丘曾發現其窯址。創燒於初唐,流行於中唐,唐末五代時由於原料匱乏等原因而日漸衰落。唐人對邢窯多有記述,陸羽在《茶經》中稱其產品如雪似銀,李肇在《國史補》一書中稱:“內丘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貴賤通用之。”說明邢窯白瓷在當時使用的極其廣泛。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唐青釉花口高足杯

青釉花口高足杯,唐,口徑8.5cm,足徑4.5cm,高4.5cm。 杯為五瓣花口,圈足外撇,器形小巧,釉色青潤。造型仿同時期金銀質地的高足杯,是晚唐時期青瓷器的流行樣式,反映了當時青瓷器逐漸替代金銀器的發展趨勢。此種形制的瓷器至宋、元時期依然流行。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唐越窯青釉花瓣口碗

越窯青釉花瓣口碗,高3.6cm,口徑14.1cm,足徑6.5cm。 碗十花瓣口,口以下漸斂,平底,裡外滿釉,釉色青綠,如“嫩荷涵露”、“古鏡破苔”。 越窯是唐、五代及北宋初期著名的瓷窯。唐代中期以後越窯產品的質量逐漸提高,有“類玉”、“類冰”及“千峰翠色”之譽。至晚唐,越窯更加興盛,其中碗的形式很豐富,有荷葉、海棠和葵瓣形,還有仿金銀器造型者。此花瓣口碗為越窯具有代表性的佳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唐越窯海棠式杯

越窯海棠式杯,唐,口徑13.2-8.2cm,足徑5.8cm,高6.6cm。 此杯的口沿和杯身造型屈曲有致,猶如海棠花開,杯足較高,外撇。此種造型來源於薩珊金銀器“多曲長杯”,具有濃郁的西域風格。此樣式進入中國後,南北方瓷窯都有燒造,成為唐代較為流行的式樣。 越窯青瓷在唐代代表著南方制瓷業的最高水平。此杯胎質細膩,釉層均勻,反映了當時的燒瓷水平。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唐越窯青釉四系瓶

越窯青釉四系瓶,唐,高35cm,口徑18.9cm,底徑11cm。 瓶盤口,細頸,溜肩,肩部立有圓形四系,橢圓腹,腹下漸收,平底。釉呈青綠色,裡外釉開片,腹下至底部素胎無釉。 青瓷的燒造技術到唐代已相當成熟,尤以浙江越州一帶所產的青釉瓷器更是不同凡響。唐人陸羽在《茶經》中評論各地所產瓷器時把越窯評為第一;清乾隆皇帝也以“李唐越器人間無”之詩句加以讚美。越窯瓷器除具有溫潤如玉的釉質和蒼翠可人的青綠釉色外,造型亦豐富多樣。裝飾方法有刻花、劃花、印花和堆貼等多種。初唐時器物以素面無紋者居多,晚唐時花紋增多,圖案題材廣泛,有花卉、動物、人物故事和山水流雲等。由於初唐時普遍使用墊燒方法,因此在器底部往往有四五處支釘痕跡。 此器是初唐時越窯瓷中之精品,器形較大,造型規範端莊,為罕見的佳作。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唐鞏義窯三彩雙系罐

鞏義窯三彩雙系罐,高12.5cm,口徑13.5cm,底徑6.9cm。 罐呈扁圓形,口內斂,平底,口外兩側各有一系。器內施黃釉,外壁以綠釉為地,上以白、黃、綠三色點染花朵。器施半釉不到底,露胎處呈白色。 此罐器型雖小,但豐滿端莊,模製成型的雙系是唐三彩罐的一個主要特徵。此罐以瓷土作胎,胎體堅緻潔白,燒成溫度較高。在鞏縣三彩窯址中曾採集到與此罐雙系及彩斑相同的殘片,由此可知此罐為河南鞏縣窯產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唐三彩刻花三足盤

三彩刻花三足盤,高6cm,口徑27.7cm,足距17cm。 盤口為板沿式,平底,下承3足。通體以綠釉為地,盤心刻一團花,外環荷花、花蕾及荷葉紋,施以黃、綠、白三色。底無釉。 此盤造型規整,盤心圖案以刻花方法填彩而成,畫面呈現凹凸狀,立體感強。由於採用了素燒工藝,胎體緻密,釉色以綠彩為主,色調清新淡雅,在三彩盤中較為少見,堪稱唐三彩器中的精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唐邢窯白釉壺

邢窯白釉壺,唐,口徑7.5cm,足徑7cm,高17.5cm。 壺敞口,長圓腹,平底,小短流,頸與腹部有曲柄相連。通體施白釉,外部施釉不到底。 此件器物造型端莊規整,釉色潔白瑩潤,屬邢窯白瓷中的細白瓷,體現出唐代邢窯白瓷“似雪類銀”的素雅與優美。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唐魯山窯黑釉藍斑壺

魯山窯黑釉藍斑壺,高15.6cm,口徑7.5cm,底徑8.6cm。 壺撇口,短頸,橢圓形腹,平底,肩部一面為流,相對一面為雙帶形曲柄,另兩面各有一系。通體施黑色釉,裡滿釉,外部施釉不到底。口、肩等部位施灰藍色斑紋為飾。 此壺造型為唐代典型器,其豐碩的壺體顯示出大唐盛世的風韻。釉面色調黑白分明,以大塊色斑點綴器物,質樸而凝重。此件花釉壺應為唐代河南魯山窯的產品,因為相同類型的瓷器殘片標本在魯山窯窯址中有發現。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唐邢窯白釉點彩子母獅塑像

邢窯白釉點彩子母獅塑像,唐,高10.8cm,底邊長6.3cm。 母獅昂首,兩眼凸起,雙耳直立,張口露齒,長鬚捲髮,前腿直,後腿曲,尾上卷,伏臥於臺上。母獅兩前腿間有一小獅趴臥。獅身皆施白釉,母子雙獅眼睛及母獅腿部均點以褐彩。臺為正方體形,四周施褐色釉,濃重處呈黑色。 唐代瓷器品種與造型新穎多樣。此件白釉子母獅姿態雄健,渾厚古樸,為唐代瓷塑藝術的一件傑作。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唐白釉渣鬥

白釉渣鬥,高9.9cm,口徑12cm,足徑6.9cm。 渣鬥口外撇,口沿呈漏斗形碗狀,扁圓腹,平底。器裡外施白釉,底無釉。 此件渣鬥胎質潔白細膩,釉色瑩潤雪白,造型規整大方,在唐代白瓷中屬上乘之作。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唐長沙窯白釉綠彩枕

長沙窯白釉綠彩枕,高9.5cm,長16.5cm,寬10cm。 枕長方形,圓角,一側有孔。枕面白釉地,中央以綠彩繪4朵菱形花紋組合成的大菱形圖案,四角又各繪小朵花紋。釉面開細小紋片,底無釉。 此枕小巧雅緻,為唐代瓷枕之典型器。圖案簡約,畫風清新,寥寥數筆,意趣盎然。從此枕上可以看出長沙窯匠師融傳統繪畫技法於陶瓷裝飾中的高超技藝。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唐三彩蓋罐

三彩蓋罐,通高23.5cm,口徑12.8cm,足徑12.8cm。 罐口微撇,短頸豐肩,肩下漸收至底,平底圈足。罐蓋尖頂,出邊,直口,蓋與罐口不吻合,略小於罐口。罐口施黃釉,罐身施釉不到底,以綠釉為地,襯以白點及黃道組成的菱花圖案,蓋面以綠釉為地,襯以白點及黃道組成的四瓣紋飾。 唐三彩陶器是我國古代陶瓷史上的一枝奇葩,是在漢代低溫鉛釉陶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的成果。此件三彩蓋罐是唐三彩的代表作,釉彩鮮明亮麗,紋飾仿唐代流行的蠟纈染織物的圖案紋樣。尤其是此罐器型完整,更為難得。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唐長沙窯褐釉模印貼花雙耳罐

長沙窯褐釉模印貼花雙耳罐,高19.2cm,口徑12.6cm,足徑14.2cm。 罐唇口,直頸,豐肩,圓腹,腹下斂,平底。胎呈灰白色,器身施褐中泛黃色釉。肩部有對稱方形雙耳及四朵模印貼花紋。近足處一週及底部素胎無釉。 唐代長沙窯器物以日用瓷為主,除滿足國內需要外,還大量外銷。其造型簡潔樸素,講究細微之處的變化,以各種形式的罐和罐最多見。早期裝飾上的用彩多在模印貼花的人物、獅、葡萄上塗褐色或綠色大彩斑,繼而發展為用單一的褐彩或綠彩繪畫,以後再逐步發展到用褐、綠雙色彩繪。唐代長沙窯是中國大量生產釉下彩瓷器的發源地,它開創了瓷器彩繪裝飾的新途徑。 唐代長沙窯瓷特色鮮明,首先是釉下彩繪的發明,突破了青瓷的單一釉色。其次是釉下彩繪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涉及山水、人物、花鳥等,題材活潑生動,具有寫實性。其三是模印貼花工藝的大量運用,並用褐彩題寫五言詩或六言民歌。此風始於長沙窯,至宋元兩代發展到極盛。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唐花瓷雙系罐

花瓷雙系罐,高19.9cm,口徑7.4cm,底徑10.7cm。 罐口微外撇,短頸,頸兩側對稱各置一系,豐肩,肩以下漸收,平底。近底處刻深弦紋一道。通體施黑釉,近底處露胎。烏黑的釉面上裝飾四塊灰藍色斑塊,似色料自然流淌而成,妙趣天成。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唐越窯青釉壺

越窯青釉壺,高14.2cm,口徑6.1cm,足徑7.4cm。 壺撇口,短頸,溜肩,圓腹,橢圓形圈足。頸部一側有八方形短流,另一側為曲柄。壺身飾直線紋四條,將壺身分為四瓣形。壺內外施釉,釉色青中閃黃,晶瑩透澈,釉面開有細小的紋片。 1936年,此注子出土於紹興元和五年(810年)墓,是有確切年代可考的器物,為鑑定唐代越窯器物的標準器,反映出9世紀初越窯器物的燒造水平。唐代稱這種有柄有流的壺為注子。 1954年,陳萬里先生將此壺捐獻故宮博物院。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唐邢窯白釉皮囊式壺

邢窯白釉皮囊式壺,唐,通高12.5cm,口徑2.2cm,底徑12.5cm。 壺提包式,上窄下寬,形似袋囊。頂端一側為短直小流,中間有一曲柄,另一側飾一曲尾。袋囊的轉折處飾有凸起的摺線紋,中間亦飾凸線一道。此壺通體施白釉,在有裝飾線的積釉處,釉泛青白色。平砂底,以行草書體刻劃工匠名稱“徐六師記”四字。 此壺的造型源自唐代金銀器,具有穩重、大方、實用的特點。 白瓷至唐代已自成一個系統,可與青瓷分庭抗禮,陸羽在《茶經》中以“類銀”、“類雪”讚美其釉色之白。它不以紋飾取勝,而注重造型與釉色的相互襯托。唐白瓷以河北邢州所產最負盛名。這件精雕細琢並帶有工匠名款的器物是研究唐代白瓷的珍貴的實物資料。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唐越窯青釉八稜瓶

越窯青釉八稜瓶,高21.7cm,口徑2.3cm,足徑7.9cm。 瓶直口,長頸,腹部呈八稜形,圈足外侈。灰白色胎,質緻密。釉呈淺青綠色,唐人陸龜蒙詩云:“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道出了越窯青瓷的釉色特點。 1988年考古工作者在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中發掘出類似的越窯青瓷器14件,其中一件八稜瓶與此件相似,說明這些越窯器的製作從選料、淘洗,及至成器、施釉、燒製等各道工序一絲不苟,應為當時越窯的上品,可能是供奉宮廷的佳器。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唐青釉鳳首龍柄壺

青釉鳳首龍柄壺,通高41.3cm,口徑19.3cm,足徑10.2cm。 壺蓋與壺口吻合成鳳頭狀,使得壺整體頗似一隻挺立的鳳鳥。壺柄塑成一直立的蟠龍,龍口銜住口沿,作窺視探飲狀,前肢撐於壺肩部,後肢立於喇叭形底座上。壺體以塑貼和刻劃技法裝飾。腹部塑貼主體紋飾兩層,上為6個聯珠紋圓形開光,內有手舞足蹈的力士,下為寶相花6朵。口沿、頸、肩及脛部飾以聯珠紋、蓮瓣、卷葉或垂葉紋。各組紋飾間以弦紋相隔。此壺胎體厚重,釉層凝厚,玻璃質感強,帶有北朝以來北方青瓷的遺風。其裝飾紋樣繁複,結構嚴謹,層次清晰。 六朝至唐代,我國與西亞各國文化交流頻繁,波斯的一種鳥首壺傳到我國,影響所及,在唐代的青瓷、白瓷及三彩釉陶中出現了鳳首壺,其中以這件青釉鳳首龍柄壺最為精美。此壺既吸取了波斯薩珊王朝(226-642年)金銀器造型的特點,又融入了我國傳統的龍鳳裝飾藝術,集塑貼、模印、刻花、劃花等裝飾技法於一體,體現了唐代制瓷工匠的高超技藝。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唐越窯青釉直頸瓶

越窯青釉直頸瓶,高22.4cm,口徑2.3cm,足徑7.3cm。 瓶直口,長頸,頸上細下略粗,碩圓腹,圈足。通體施青釉,釉色瑩潤細膩,髮色純正。 唐代越窯青瓷以其釉色之美著稱於世,為當時全國青瓷之冠。唐代越窯青瓷釉質細膩,透明度好,釉色極為優美,青綠色調,渾厚滋潤,其胎體灰白色,淺淡的胎骨使釉色愈加亮麗幽美,釉面猶如一湖清水。當時許多文人紛紛吟詩作賦予以讚美。唐人陸羽《茶經》中,形容越窯青瓷“類玉”、“似冰”。詩人陸龜蒙有“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之頌。此瓶應為晚唐燒製的越窯精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唐三彩燭臺

三彩燭臺,高29.8cm,口徑7cm,足徑12cm。 燭臺分上下兩部分,上盤小,下盤大,中間承以起弦圓柱,圈足外撇,上盤中心立杯形燭座;通體施藍、黃、綠、白彩釉,底素胎無釉。 燭臺的使用早見於春秋時代,《楚辭》中引“室中之觀多珍怪,蘭高明燭華容備。”戰國時已有各式精製的銅燭臺,至三國、兩晉時,青瓷燭臺便已出現,造型頗多。這件唐三彩燭臺造型實用古樸,施釉均勻,色彩深沉雅緻,又在三彩中點以藍彩,更增添了器物的華貴韻致,是三彩器的上乘之作。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唐魯山窯花瓷腰鼓

魯山窯花瓷腰鼓,長58.9cm,鼓面直徑22.2cm。 腰鼓廣口,纖腰,鼓身凸起弦紋7道。通體以花釉為飾,在漆黑勻淨的釉面上顯現出片片藍白色斑塊,宛如黑色閃緞上的彩飾,優美典雅。 腰鼓是由西域傳入中原的一種木腔樂器,歷經兩晉、南北朝、隋、唐,不僅被吸收進唐樂,且又燒製成陶瓷腰鼓,別具特色。20世紀70年代,故宮博物院與河南省博物館的文物工作者根據唐人南卓撰《羯鼓錄》中有關“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魯山花瓷”的記載,赴河南魯山調查窯址,發現了黑釉花瓷腰鼓殘片,其特徵與傳世腰鼓完全一致,從而證實了這件黑釉花瓷腰鼓確係河南魯山窯製品。 此腰鼓造型碩大規整,線條柔和,紋飾奔放,通體漆黑明亮的黑釉與變幻多姿的藍白色釉斑相互襯托,如雲霞飄渺,似水墨渾融,裝飾效果很強,堪稱傳世唐代瓷器中的精品。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晚唐定窯白釉花口碗

定窯白釉花口碗,晚唐,高4.1cm,口徑12.9cm,足徑5.1cm。故宮博物院藏。 碗口呈五瓣葵花式,斜壁內收,圈足。裡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外壁底邊有不規整的垂釉痕。 晚唐時期,定窯逐漸發展成為以燒造白瓷為主的瓷窯,此時的定窯白瓷已相當精緻,胎質潔白細膩,造型規整而優美,釉色顯白或白中泛青,碗、盤類器採用正燒法,工藝比較精細,此碗即為代表。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唐邢窯白釉瓶

邢窯白釉瓶,高14.4cm,口徑6cm,足徑7.2cm。 瓶口外撇,肩下漸收,底足平實。通體施白釉,釉色無雜質,瓶體除肩部刻劃兩組弦紋外,別無紋飾。 邢窯白瓷傳世品以盤、碗居多,瓶類非常少見。此瓶器型雖小,釉面又無刻劃紋樣,但純淨潔白的釉色,端莊秀美的造型,仍能使人感受到大唐盛世雍容華貴的氣質,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邢窯白瓷以其實用的造型、潔白的釉面在唐代成為最受歡迎的瓷品種之一。唐朝人李肇《國史補》中就曾記載:“內丘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不僅如此,邢窯白瓷與越窯青瓷都被作為地方名瓷向宮廷進貢,併成為最早的貿易用瓷運往海外,受到各國人民的喜愛。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五代定窯白釉穿帶瓜稜壺

定窯白釉穿帶瓜稜壺,五代,高23.5cm,口徑7.6cm,足徑10.1cm。故宮博物院藏。 壺盤口,短頸,溜肩,鼓腹,肩部和近底處均對稱置有雙系。腹部四面凹進,呈瓜稜狀。圈足外撇。通體施白釉,釉質瑩潤。 穿帶壺是我國北方民族在遊獵生活中使用的貯藏容器。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五代定窯白釉執壺

定窯白釉執壺,五代,高6.8cm,口徑3.6cm,足徑3.8cm。故宮博物院藏。

壺斂口,鼓腹,圈足。肩部一側置一小短流,相對一側置曲柄。通體內外施白釉,釉面均勻,釉質瑩潤柔和。

執壺又稱注子、注壺。據唐李匡義《資暇集》“注子便提”條雲:“元和初,酌酒猶用樽杓……居無何,稍用注子,其形若罌,而蓋、嘴、柄皆具。”唐前期注子的口部一般呈淺盤形,短頸,鼓腹,置圓筒形或六角形短直流及曲柄。五代至北宋時期的注子,器身漸高,器形修長秀美,並多與溫碗相配,合稱注碗。"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五代定窯白釉刻劃花蓮瓣紋“官”字款蓋罐

定窯白釉刻劃花蓮瓣紋“官”字款蓋罐,五代,高6.7cm,口徑5cm,足徑4.9cm。故宮博物院藏。 罐斂口,鼓腹,圈足,頂帶鈕蓋。通體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外壁及蓋面刻劃蓮瓣紋,底有“官”字刻款。 五代時期,定窯白瓷造型比晚唐增多,製作也更加精緻,並開始出現簡單的刻劃花紋。刻花和劃花是在半乾的坯體表面分別以竹、木、鐵質的刀具或錐子、篦子,雕刻或淺劃出圖案花紋,然後再施釉裝燒。就裝飾效果而言,刻花常見一側深一側淺的刀鋒,立體感較強;劃花線條纖細,婉轉流暢。刻花與劃花常結合使用,以刻花表現圖案輪廓,再用劃花描繪細部,稱刻劃花。 此罐紋飾簡練明快,是定窯刻劃花裝飾發展初期的代表。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五代耀州窯青釉葵瓣口碗

耀州窯青釉葵瓣口碗,五代,高7.5cm,口徑19.2cm,足徑7.2cm。

碗呈五瓣花口狀,口沿外撇,斜壁,淺圈足。腹壁自花口凹陷處起稜線。通體施青釉,釉層較薄,釉面玻璃質感強並開細碎片紋。 這件青釉花口碗,釉面雖有水沁痕跡,但造型秀麗,釉色勻淨,仍能反映出五代時期耀州窯青瓷的燒造風格。 耀州窯燒製瓷器始於唐代,當時所燒造品種十分豐富。五代時期開始則以燒造青瓷為主,其青翠瑩潤的釉面和精緻優美的造型,並不遜於當時聲名顯赫的越窯青瓷。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五代定窯白釉出戟水丞

定窯白釉出戟水丞,五代,高5.4cm,口徑2.1cm,足徑2.8cm。故宮博物院藏。 水丞斂口,直腹,腹下斜收,小圈足。腹部有四道出戟稜柱。通體施白釉,圈足處無釉。水丞內附小勺一柄。 水丞,又名水盂、水中丞,是用來盛水的文房用具。用內附的小勺將清水舀入硯上,再來研磨習字。明代屠隆撰《考槃餘事》記載,宋代定窯、官窯、哥窯、龍泉窯等均燒造水丞,盛行一時。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五代定窯白釉碗

定窯白釉碗,五代,高5.8cm,口徑18cm,足徑6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斜壁內收,圈足。裡外施白釉,釉色潔白,底無釉。 五代是定窯瓷業的快速發展時期,制瓷工藝比唐代更為精細,碗、盤類器採用匣缽裝燒,器口朝上擺放,因此口沿滿釉,而底足多無釉,此碗即是代表。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五代定窯白釉刻“官”字款水丞

定窯白釉刻“官”字款水丞,五代,高6.4cm,口徑5cm,足徑3.5cm。故宮博物院藏。 水丞斂口,器身圓鼓,圈足,外底刻行書“官”字款,胎體輕薄,細膩堅緻,通體內外施白釉。 “官”字款為刻劃款,書體有行、楷、草數種,以行書為多,主要見於晚唐至北宋時的白瓷上。此類器越窯、耀州窯、邢窯和定窯遺址均有出土。瓷器上的“官”應是“官樣”之意,即是一種押記,表明是官府訂燒之意。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五代定窯白釉刻“易定”銘碗

定窯白釉刻“易定”銘碗,五代,高6.8cm,口徑19.8cm,足徑7.3 cm。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尖唇,腹斜收,圈足。胎體較薄,胎質細白,內外施白釉,釉面瑩潤。外底刻“易定”二字。 傳世定窯瓷碗刻“易定”二字的有兩件,碗形狀相同,大小相若,胎體厚薄也基本一致,早年出於同一墓中。銘文似出自一人之手,字體瘦勁,筆畫有力,時代屬於五代後期。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五代嶽州窯青釉劃花蓮瓣紋盤口瓶

嶽州窯青釉劃花蓮瓣紋盤口瓶,五代,高30.3cm,口徑11.6cm,足徑9.1cm。 瓶盤口,短頸,溜肩,腹部長圓,圈足外撇。通體施青釉,釉呈青黃色,釉層較薄,開細碎片紋。胎釉結合不緊密,釉面有剝落。肩部刻劃3道弦紋,腹下部刻劃蓮瓣紋。 五代時期嶽州窯燒造的青瓷以小件盤、碗居多,這件盤口瓶是目前所見到的為數不多的形體較大的器物之一,頗為難得。 刻劃蓮瓣紋是五代嶽州窯常見的裝飾技法,湖南長沙子彈庫五代墓曾出土一件嶽州窯青釉刻劃蓮瓣紋瓶,與此瓶造型大體相同,都足以代表五代嶽州窯瓷器的燒造水平。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五代定窯白釉“官”字款碗

定窯白釉“官”字款碗,五代,高6.6cm,口徑17cm,足徑6cm。 碗敞口,斜壁,圈足。胎體輕薄。碗裡外及圈足內均施白釉,釉色純正。足中心刻劃“官”字。 此碗是五代時期河北曲陽定窯產品,屬同一時代白釉瓷器中的精品。 據考證,晚唐至北宋定窯瓷器銘款中以刻劃“官”和“新官”者居多,僅1985年陝西西安北郊火燒壁出土晚唐定窯“官”字款白瓷就達33件之多。1969年河北定縣靜志寺真身舍利塔基和淨眾院舍利塔基也曾出土17件北宋定窯刻劃“官”和“新官”款的瓷器。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也有數件“官”字款定窯瓷器收藏,主要是盤、碗、水丞、罐等器物。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所見國內外收藏的署“官”字款的定窯瓷器大約有80件左右。過去曾有學者認為這些署“官”字款的瓷器中有一部分是遼代官窯的產品,但是,自從河北定縣兩座塔基出土大批“官”字款瓷器後,學術界基本統一了觀點,即認為“官”字款白瓷均為定窯產品。當年定窯部分作坊被皇室或官府徵用後,為防止與民用器物相混淆,特刻劃”官”字,以示區別。與同時期不署款定窯瓷器相比較,這些“官”字款器製作工藝都相當精細,屬於精品,已達到宮廷用瓷的標準。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五代越窯青釉菱花口盤

越窯青釉菱花口盤,五代,高2.1cm,口徑10.7cm,底徑5.3cm。 盤口呈菱花狀,斜壁,平底。裡外施青釉,釉色瑩潤純正,外底有支釘痕。 這件菱花口盤,口沿線條流暢,盤壁淺薄,給人以輕巧玲瓏之感。釉面有明顯經使用而留下的磨痕,說明是一件令人喜愛的傳世珍品。 花口盤自唐代中晚期開始流行,其造型受同時期金銀器影響,至五代時最為盛行。此時的瓷器受金銀器造型的影響較大,不僅盤多做成花口,瓶也多作成瓜稜形。五代時期的花口盤與唐代相比,口沿變化更為豐富,有五瓣、六瓣甚至十瓣口的器物。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第2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