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市中区推行“五个标准化”深化“五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枣庄市市中区持续在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上用心用力,瞄准农村基层党组织运行不规范、不标准、不严格等问题,聚焦活动阵地、组织生活、为民服务、队伍建设、运行机制5个方面,聚力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推动乡村组织振兴不断提质增效。

推行活动阵地标准化

强化“认同感”

着力推行“一标一徽一旗一栏一墙(廊)一广场”“ 六个一”标准化建设,完善场所功能布局,统一标识外观,强化日常管理,让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看起来有辨识度、用起来有实效性、想起来有认同感,真正成为村级地标性建筑。“一标”即“党群服务中心”标识,在党群服务中心醒目位置悬挂“党群服务中心”标识。“一徽”“一旗”即党徽、国旗,在场所显著位置悬挂标准党徽、升挂标准国旗,旗帜鲜明亮出红色阵地。“一栏”即三务公开栏,对农村公开栏进行全面整改提升,确保科学、实用、美观。“一墙(廊)”即党建文化墙(廊),把党的元素融入到文化墙(廊)上,将党的富民惠民政策、党的历史、党员权利义务等,以党员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图画、诗歌、谚语等形式表现出来,打造农村党建文化宣传的红色风景线。

“一广场”即建设党建文化广场,主要服务于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打造党建文化活动品牌,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同时,按照党员教育室、党建活动室、组织议事室、村民说事室和便民服务大厅“四室一厅”的标准统一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布局,统一悬挂支委、村委和监委门牌,统一门牌、制度牌、岗位职责牌等样式。计划到2020年实现111个行政村标准化建设全覆盖,截至目前,已有80个村完成标准化建设。

枣庄市市中区推行“五个标准化”深化“五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枣庄市市中区推行“五个标准化”深化“五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推行组织生活标准化

提高“归属感”

在落实组织生活制度上,实行“两微一规一表一册一网”管理,不断强化党员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确保与组织同心同向、同频共振,实现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不断提高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两微”即党务工作微指南、基层党务知识微动漫,为农村组织生活提供操作指南;“一规”即《规范化标准及考核打分表》,就支部工作规范、“三会一课”、“28日党员活动日”以及活动载体等作出具体规定;“一表”即《学习活动年度安排表》,将中央部署和省市区委要求细化为年度计划和每月安排。“一册”即《支部工作手册》,对各项工作、会议和活动纪实管理,作为评价党支部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一网”即“灯塔—党建在线”网络平台,

充分利用线上辅导报告、学习资源服务于支部学习,实现组织关系转接、党员发展全程纪实等网上办理,改进党员教育管理。

枣庄市市中区推行“五个标准化”深化“五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枣庄市市中区推行“五个标准化”深化“五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枣庄市市中区推行“五个标准化”深化“五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推行为民服务标准化

增强“责任感”

通过建立“两个一”为民服务工作标准体系,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和工作流程,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依法工作的“责任感”。建立“一张清单”。全面梳理村级组织和村(社区)干部在集体管理事务和低保申请、征地补偿、矛盾化解等便民服务事项中的权力,规范出47项村级小微权力和为民服务事项,逐项绘制运行流程图,真正让干部懂规矩、用规矩、守规矩,依法依规为民服务。

建立“一套流程”。逐项绘制《村级小微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每项权力的事项名称、责任主体、来由依据、操作流程、责任追究等内容,健全一次性告知、限时答复、限期办结等制度,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提高群众满意度。目前,全区梳理制定47项村级小微权力、20项为民服务事项、11项村级自身建设事项,并逐项绘制运行流程图,形成《市中区村级小微权力清单》,让村级实现了“我的权力你监督、你的事项我服务、我的行为我规范”。

枣庄市市中区推行“五个标准化”深化“五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推行队伍建设标准化

培养“使命感”

坚持把农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乡村振兴服务队、“两委”干部、党员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实行“五化管理”,不断抓好五支队伍建设,提高干事创业“使命感”。一是抓好村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深化实施党支部、党组织书记星级评定,严格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履职评估、区级备案管理制度,健全“双述双评”、绩效考核等制度,着力构建考核科学、监督有效的管理体系。同时,全面落实市委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1+X”文件精神,深化村党组织书记动态调整,对不担当、不作为、不胜任的坚决调换,今年以来已调整配强19名,其中选派机关干部11名。近期,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安排,认真做好选派百名市县乡机关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工作,推动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整体优化提升。二是抓好第一书记目标化管理。通过建立“四张清单”、第一书记临时党支部、考勤打卡、督查考核四项工作制度,擦亮“两学四在”工作品牌,促进第一书记到村任职沉得住、想干事、有作为。全区42名市、区派第一书记驻村以来,累计争取、落实各项资金1000余万元。

三是抓好乡村振兴服务队项目化管理。明确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及服务规划,坚持实行挂图作战;强化作战保障,落实牵头推进、高效协调、信息共享、资源统筹、工作调度、工作考核六项管理机制;实行“1+1+1”联系工作机制,推行“一线工作法”,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四是抓好村干部动态化管理。由区级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开展“村村到”调研及“回头看”,对农村“五种情形”和“三类人员”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实现111个村全覆盖;联合纪委监委、公检法司等部门对村干部开展4次“体检”,区镇街同步“过筛子”,坚决防止不符合条件人员进入村干部队伍;不断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建设,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库,明确入库人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每村后备力量库中的致富带头人不少于 3 名。五是抓好党员积分化管理。深化党员积分量化管理制度,将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发挥先锋作用情况等进行积分量化,得分情况作为民主评议、评优推优的重要依据。对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按时缴纳党费、不完成党组织交办任务等情况,严格按照程序处理,不断提高党员管理水平。

推行运行机制标准化

提升“自豪感”

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基层党建工作始终,牢固树立科学的制度理念,实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制度成为激励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重要手段。一是建立保障机制。加大资金资源下沉力度,全面落实每村均不少于9万元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要求,稳步提高村干部工资报酬待遇,确保基层有钱办事、有钱服务;不断加大对基层干部特别是村干部的关心关怀力度,实行区镇两级统筹,每年坚持为村干部开展健康查体;不断加大从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招考乡镇公务员力度,进一步加大“干事创业好班子”“担当作为好书记”表彰力度,让越来越多的村干部感到工作有干头、有盼头、有奔头;从今年11月起,区财政又将村书记基本报酬每人每月提高200元,村书记年均报酬已突破4万元,确保干部干的舒心、干的安心。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实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三年规划,提炼推广企业集团带动、致富工厂驱动等10种典型模式,开展农村机动地、“四荒”地依法回收、重新发包试点工作,全面消除5万元以下收入村;建立“一年增长、连续奖励”机制,充分激发村级干部抓发展、惠民生、得民心的内生动力。

三是建立培训机制。按照分类型、分批次,小班化、专题化培训模式,每年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外出培训,有计划地组织村、社区“两委”成员进党校轮训,在注重业务培训、能力培训同时,着重强化党性教育、警示教育,着力弥补村干部的能力短板、知识弱项、经验盲区,提升村干部的法制观念、法制思维。四是建立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村级“三务”公开内容、时间、方式和程序,通过“四不两直”形式,加大暗访检查力度,增强村级工作透明度。健全完善“一体四环”考评模式,建立基层党建工作经常性督查考核机制,树立大抓基层、抓大基层的鲜明导向,不断提高工作标准化运行水平。

枣庄市市中区推行“五个标准化”深化“五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枣庄市市中区推行“五个标准化”深化“五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枣庄市市中区推行“五个标准化”深化“五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供稿:枣庄市市中区委组织部)

枣庄市市中区推行“五个标准化”深化“五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