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和日本债务危机思考

希腊和日本债务危机思考

2005年 ——2008年,希腊处于泡沫阶段,债务不断增加,经济增长强劲,资产回报丰厚,这些因素促成一个自我强化的泡沫周期。在这阶段,希腊的债务达到危机前的峰值,占gdp的206%,增幅为gdp的40%。这些债务都以欧元计价,虽然欧元实际上是希腊的本国货币,但希腊对其没有控制权。此外,很大一部分债务的债权人并非希腊人,这使希腊比较容易收到外资撤出影响。在此期间,希腊的投资流入强劲,平均约占gdp的22%,在债务和资金不断增长的支撑下,希腊经济增长强劲,经济处于高位。此外股票在泡沫阶段平均年回报为19%,高资产回报率鼓励更多借债,刺激经济增长。在这阶段,决策者采取了温和的紧缩政策,希腊面临这些泡沫压力,依赖外资流入,货币和信贷环境紧缩,相关国家经济状况恶化,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不可持续的发展局势。

最终,形势出现逆转,导致了自我强化的经济萧条和痛苦的去杠杠,持续时间为2008——2017年。在危机前的最高峰,希腊的偿债总额达到gdp的42%,这使希腊容易受到冲击伤害,而此时其面临的冲击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希腊外资流入减少,导致货币政策紧缩,进而导致政策收紧,进而导致其gdp,股价和房价均陷入自我强化式下跌,跌幅分别为27%,91%,42%,失业率上升15%。希腊的金融机构也面临巨大压力。尽管希腊需要去杠杠,但其债务占比太高,这主要是因为实际收入减少,其次是因为举借债以支付利息。

截止目前,希腊经济还不是很和谐,原因是因为希腊没有采取充足的货币宽松政策,以使名义经济增长率高于名义利率。

希腊和日本债务危机思考

日本的经历也是从泡沫、紧缩,最后通货再膨胀阶段,和希腊不同点就是,日本最后阶段由紧缩去杠杠到和谐去杠杠,和谐去杠杆时期,债务与收入比率下降主要是因为债务货币化,其次是因为实际收入不断增加。

总结一下,任何国家债务危机都是痛苦的,都要经历泡沫,萧条,通缩去杠杠,和谐去杠杠,这过程会出现资产价格贬值,银行利率下降,还有很多社会现象,像希腊直接引发领导下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