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汗战死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位,旭烈兀为何不返回东方

13世纪的漠北草原上生活着一群游牧部落,他们臣服于强大的金朝。然而随着金朝的逐渐衰落和对草原族群的持续压榨,这些游牧部落们渐渐得不向金朝进贡,并开始了统一漠北和对外扩张的步伐。

蒙哥汗战死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位,旭烈兀为何不返回东方

经过一系列艰苦卓绝的征战,蒙古乞颜部首领铁木真于1206年在斡难河河源建立了蒙古帝国,尊汗号为成吉思汗。蒙古帝国建立之后,成吉思汗开启了屡次对外扩张的步伐,到了蒙哥汗时期,其版图达到极大。然而随着蒙哥汗在对南宋的征伐中,战死钓鱼城,整个帝国局势骤然发生剧变。为了继承汗位,忽必烈和阿里不哥迅速展开争夺,当时阿里不哥在和林召开了库里台大会,而忽必烈更是抢先在中原称汗。然而作为蒙哥、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三人同胞兄弟的旭烈兀,却始终没有返回参与争位,这是为何呢?

托雷系内部争斗

首先,对于旭烈兀而言,这场汗位争夺并未威胁托雷家族的地位。早在蒙哥夺取汗位之时,托雷系的这四位兄弟就异常团结。在蒙哥汗稳固地位的时候,阿里不哥作为托雷幼子留守家族封地,至于旭烈兀与忽必烈则成为大哥蒙哥的左膀右臂,一人率军主攻汉地,一人则成为西征大元帅。等到蒙哥汗战死之际,率众西征的旭烈兀已经抵达叙利亚,他闻得蒙哥死讯之后确实折返至波斯地区,但又传来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夺汗位的消息。虽然旭烈兀从个人倾向而言是支持忽必烈的,但是由于二人皆为同父同母的兄弟,这就是的这场争斗对于旭烈兀来说称不上你死我活的程度。

蒙哥汗战死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位,旭烈兀为何不返回东方

自从铁木真死后,托雷家族就始终遭受掌控汗位的窝阔台势力打压,蒙哥汗的上位改变了这一局面。如今自己的两位兄弟争位,并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这就意味着不论鹿死谁手,托雷家族的荣耀将继续传承下去。正因如此,不再急迫的旭烈兀整军驻扎在波斯,伫立不前了。

距离太远,无法及时返回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路途太过遥远,信息传送困难,蒙哥虽然于1259年夏天死亡,旭烈兀却直至次年才得到消息。相比之下,忽必烈在一个月后、阿里不哥在三个月后便已经得到消息并展开对峙了。

蒙哥汗战死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位,旭烈兀为何不返回东方

距离同样限制了旭烈兀返程时间,当他到达波斯的时候,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之间的角斗已经形成大致格局了。旭烈兀被支持阿里不哥的窝阔台、察合台、术赤后王等势力所阻,已经难以有更多作为影响局势了。

形势有利于忽必烈

当时窝阔台、察合台、术赤后王等“西域诸胡”因种种原因,选择支持阿里不哥;至于忽必烈,除了旭烈兀外还得到了以塔察儿为首的蒙古东道诸王、山东军阀李亶以及其他汉地势力的支持。最终忽必烈凭借抢先优势和汉地雄厚的物资支持,占据了绝对上风。

蒙哥汗战死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位,旭烈兀为何不返回东方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在兄弟二人的夺位之争中,蒙古帝国各个势力绝不简单是派系对峙,当中穿插着许多双向投资的印记。比如东道诸王领袖塔察儿选择支持忽必烈,其子乃蛮台便选择支持阿里不哥。比如合丹拥立了忽必烈,其子忽鲁迷失、纳臣二人就拥立阿里不哥。比如赤因帖木儿选择支持忽必烈,他的弟弟也速就支持阿里不哥等等。同样的虽然旭烈兀明确表达了对忽必烈的支持,其留守漠北封地而未随其西征的长子木哈尔(主木忽儿)便倒向了阿里不哥。所以在形势有利于忽必烈,并且自己留有退路的情况下,旭烈兀显然没必要率军东归,离开自己的盘踞之所。

拥兵自立符合各方利益

虽然在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之间,旭烈兀是有着自己倾向的,然而其实这也是他坐观成败的好机会。不论谁最终获胜,对他都不会造成太大损害,若是两败俱伤则他可趁机拾漏。并且在当时看来,对于旭烈兀更为重要的是叙利亚战场,而非蒙古南北两汗之战。同时波斯地区内部割据情形依然严重,着手稳固自己的基本盘才是重中之重。否则一旦封地立足不稳,将会遭到察合台一系后王的严重威胁。

蒙哥汗战死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位,旭烈兀为何不返回东方

另一方面,忽必烈在军事、经济等层面取得优势之后,虽然依旧需要南北两线作战(对阿里不哥和南宋),但当时汉地大局已定,阿里不哥更溃不成军,故而并不需要旭烈兀的回归。更为重要的是,在当时拖雷系争位已成定局之后,手握重兵的旭烈兀如若真的回归东方,即便是忽必烈也不知如何妥善安置于他。后来为了巩固自身统治,忽必烈还是召回了旭烈兀大部分军权,仅仅留存了2万左右部队。

蒙哥汗战死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位,旭烈兀为何不返回东方

综上所述,旭烈兀在蒙哥汗死后,并未回归东方,反而在波斯待了几年,直至去世。而庞大的蒙古帝国也正是由于受到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位的影响,逐渐分崩离析。西域乃至东欧广袤草原上支持阿里不哥的术赤后王封地、察合台后王封地、窝阔台后王封地先后取得事实上的独立地位,分别建立了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至于旭烈兀更因为曾表态支持忽必烈而被元世祖传旨,将阿姆河以西直到埃及边境的波斯国土和该地蒙古、阿拉伯军民划归旭烈兀统治,得以建立伊尔汗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