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通草畫《中國自然歷史繪畫》|棉布|玻璃|造紙|採煤|


通草畫,全稱叫通草紙水彩畫,就是畫在通草紙上的水彩畫。通草紙是古代廣州畫人作畫時常用的紙。這種紙其實並不是通常意義上通過紙漿法制造的紙,而是從一種學名為通脫木,俗稱為通草的灌木莖髓切割而成。由於切割的樹莖大小有限,因此每張紙都只有兩三隻巴掌那麼大。通草紙雖小,卻非常適合水彩畫運色著墨的需要,當水彩運用到質感豐富的通草紙上時,經過光的折射,能夠呈現斑斕繽紛的效果,更可媲美漆器或刺繡,因此很受畫師喜愛

18、19世紀,通草畫作為廣州的一種外銷畫,主要用於出口,題材以反映清末的社會生活場景和各種形色人物為主,諸如官員像、兵勇像、雜耍圖、紡織圖、演奏圖等。作品造型生動,色彩濃豔,人物刻畫惟妙惟肖。由於採用西方繪畫原理,又反映中國本土風情,所以深受當時西方人的喜愛。目前通草紙水彩畫主要收藏在西方的博物館中。近年來,通草畫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它對研究中國早期的西畫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資料來源:書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