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西外上下鷹嘴寨 個個故事都不少

鷹嘴寨,因地形突出、形狀象鷹嘴而得名。達城西外有兩個鷹嘴寨,《達縣市西外鄉志》把位於今通川區蓮花湖管理委員會長嶺社區大地坡的稱作上鷹嘴寨(高512米);把位於通川區西外鎮五里店村徐家坡的稱作下鷹嘴寨(高430)米。當地人則沒有上下之分,直接叫鷹嘴寨。這兩個鷹嘴寨地勢險要,曾經都是當地的重要關隘和防禦設施。隨著歲月的更替,時代的前進,上下鷹嘴寨都發生了變化,也留下了值得令人回憶的故事。

達州西外上下鷹嘴寨 個個故事都不少

上鷹嘴寨,當年戰壕清晰可見

達城蓮花湖畔,繞城公路旁,重石寨之南,掩映在大地坡鬱鬱蔥蔥松林之中的上鷹嘴寨,與波光瀲灩的蓮花湖相互交映,山清水秀。2019年初冬,為探尋上鷹嘴寨,筆者在當地74歲老人李家安的帶領下,在大地坡抬頭不見天的松林裡穿梭,一路披荊斬棘,向上鷹嘴寨攀登而去。在快到山頂的地方,發現一排戰壕,呈不規則形狀,由石頭和泥土壘成,最深處超過一米,不少的條石上長滿了苔蘚。這些石頭就近開採,取石之處痕跡明顯。上到寨頂,這裡為一平地,幾分面積,雜草叢生,西面懸崖峭壁,險象環生,懸崖下便是雙龍鎮騎龍村。站在山頂西看,鐵山近在咫尺,重石寨相依為伴。

說到上鷹嘴寨,出生在大地坡長嶺社區三小組的60歲王益山,這個當過生產隊長的人聽老人講,20世紀30年代,上鷹嘴寨滿山都是樹木,上面駐了部隊,大約一排人,為川軍,也有人說是民團。有個姓馮的石工師傅告訴他,做山貨的生意的父親在宣漢被土匪殺害後,長得漂亮的母親被上鷹嘴寨裡的排長看上了,硬要娶她母親,孤兒寡母的母親就嫁給了排長。當時馮姓石工師傅只有一歲多,那排長和馮姓的母親都想把他帶走,但馮家沒有同意。上鷹嘴寨有個寨門,圓拱形,有寨牆,石頭砌成,兩米多高,200多米長,西南方有吊腳樓。20世紀70年代,寨牆、寨門都還存在。後來,附近村民將寨牆的石頭拆下來,通過下滑的方式運回家,修建曬壩、堡坎,或做豬牛圈的基石。王益山記得,80年代初,他家修建地壩,從上鷹嘴寨拉回200塊石頭。

達州西外上下鷹嘴寨 個個故事都不少

上鷹嘴寨留下的戰壕.

上鷹嘴寨,與重石寨直線相距不過一里多,據吳顯權的介紹,上鷹嘴寨和重石寨應屬於姊妹寨。清朝時,上鷹嘴寨駐守的是團練。團練是清朝的民間武裝組織,主要是負責訓練鄉勇,清查保甲,堅壁清野,地方自保,維護封建地主階級的統治地位。當時,雙龍鄉、東嶽鄉的團總是李景繁。上鷹嘴寨的戰事今人無法查考,而團練於咸豐九年(1859)六月,與起義軍領袖藍大順所部在重石寨大戰兩天三夜,最終義軍敗走他鄉。1933年紅軍進入達縣時,川軍與紅軍在達縣有著不同的戰線,鐵山上的峨眉寺(最早稱峨眉宮)、老鸛寨、東嶽、蒲家這一線屬紅軍,重石寨、上鷹嘴寨、罐子寨、下鷹嘴寨這一線屬於川軍。當年10月,紅九軍和紅四軍各一個團,從石橋出發,翻鐵山,經復興,直插雙龍,抵西外與雙龍交界處的重石寨,紅軍一個排與範哈兒(範紹增)、羅君彤(羅駝背)的三十四團一連戰於重石寨。紅軍實施夜襲,由於路徑不熟,敵我懸殊,加之敵軍居高臨下,易守難攻,未獲戰果,犧牲一人(一說三人,葬於重石寨一農家住宅旁的地裡,吳顯權曾看到過墳墓),傷一人。紅軍在撤退中,為防止敵人追趕,點火燒起雙龍場旁的木橋。敵人見狀,加之又不知虛實,不敢追趕,紅軍撤退至峨眉寺。當時雙龍鄉長鄧府平立即組織人員滅火,沒有造成大的損失,隨後對雙龍橋進行了補修。紅軍北上抗日,紅四方面撤離川陝革命根據地,達縣再次落於川軍之手。

達州西外上下鷹嘴寨 個個故事都不少

上鷹嘴寨寨頂

《達縣市西外鄉志》記載,1934年8月,紅軍第二次來達縣,駐於蒲家場、鐵山一帶,達縣民團為阻抗紅軍從西路進攻達縣城,在西外王家橋漆家院內設團部,部隊駐罐子寨一帶。紅軍和民團發生過小的戰鬥。1935年,西外鄉奉令實行“挨門壯丁”,凡18歲至45歲的青壯年均編入地方武裝,參加軍事訓練。寨堡成為防禦和訓練的重要場地。

上鷹嘴寨,如今已“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大地坡上,貧瘠的山地裡青松蓊鬱,濤聲陣陣;附近村民的飼養的家雞,林中來回穿梭覓食;半坡上,長嶺村公益性公墓裡的座座墳塋在翠柏中排列有序。這裡,祥和、靜謐。

達州西外上下鷹嘴寨 個個故事都不少

下鷹嘴寨,曾有座三層殿的廟宇

沿著達城西外市政中心前的永興路前行,在它西邊的盡頭,隔條鐵路便是五里店村的徐家坡,山坡頂有個寨堡叫下鷹嘴寨。下鷹嘴寨東邊徐家坡有原達縣地區五金站倉庫、達縣百貨公司倉庫,西邊崖下是國糧中轉站,南邊是原火車站貨場,北邊則是如今的西外鎮中心校(原五里店村小,這裡在20世紀50年代曾是西外鄉政府所在地)。

達州西外上下鷹嘴寨 個個故事都不少

五里店

出生於西外鄉五里店村八組(如今國糧中轉站處)、任過西外鎮黨委副書記和鎮人大主席的胡大貴,人稱西外的活地圖;周代成、顏安孝、周代秀、呂傳忠等耄耋老人生於斯長於斯。他們對下鷹嘴寨有著太多的記憶。

達州西外上下鷹嘴寨 個個故事都不少

下鷹嘴下徐家坡上地區五金站倉庫

下鷹嘴寨,大約2畝面積。當年從達縣(今達州)火車站往北看,像一隻老鷹停歇在山樑上,嘴朝河市,尾巴向著蓮花湖,西面懸崖,東面有寨牆,寨牆長40至50米,條石砌成,石頭很大,有垛口,寨門架拱,僅有一道門,在寨子中間的東南方,正對今達州市政中心。

達州西外上下鷹嘴寨 個個故事都不少

20世紀50年代時,下鷹嘴寨上有廟,叫鷹嘴寨廟,鷹嘴寨廟不算小,有一畝大。老人們還是小娃兒的時候經常到廟裡去玩耍。胡大貴記得在五里店村小讀小學時,中午放學後,邀約同學一道跑到廟裡數十八羅漢。下鷹嘴寨廟三層殿,一層牛王菩薩,二層四大天王,三層十八羅漢、觀音菩薩。當時的下鷹嘴寨廟香火很旺盛,周邊農村人都來燒香。在農耕時代,牛是重要的生產工具,很多家庭的神龕上要供牛王菩薩。家中沒有供牛王菩薩的,每年臘月三十天早上,背一隻雞公到下鷹嘴寨一層殿牛王菩薩前殺雞,敬牛王菩薩,祈求來年耕牛不扯拐,不生病。二層四大天王殿沒有那麼規矩,隨便點幾支蠟,燒點紙就行。第三層的觀音菩薩是送子娘娘,附近那些不生兒的,就去祭拜送子娘娘,祈求生一個兒子。廟裡有口水井,信迷信的人把井裡的水稱作神水,大人、細娃兒一旦生了病,就去舀神水來喝。幾歲時的周代成得了病,喉嚨有些痛,他哥哥把他帶到廟裡喝井水,竟然喉嚨不痛了。周代成說那純屬是巧合。

廟裡有兩棵大黃葛樹,其中一棵要4人才能圍得住;還有一棵長在懸崖邊,那樹上有個麻雀窩。有個小男孩,爬到枝丫伸向崖邊的黃葛樹上掏麻雀窩,被萬丈深淵嚇倒摔死了。說起這事,周代成、顏安孝直搖頭:“太可怕了!”

解放後,農村進行土地改革,分了兩戶人家到下鷹嘴寨裡住,一戶陳明才,家裡4個人;另一戶是齋婆(人稱馬二妹)馬長珍。陳明才解放前被抓壯丁,在部隊當過號兵,回到家鄉,村裡就給他發把號,讓他每天早、中、晚吹三次號,使附近的村民知道時間。1958年大辦鋼鐵時,下鷹嘴寨廟被拆除,陳明才搬出下鷹嘴寨,嗩吶收到了張家山(鐵山)巖峰洞,也就不再吹號了。馬齋婆無兒無女,但收過很多幹兒,這些乾兒的小名都叫馬兒。附近村民說,下鷹嘴寨周圍叫馬兒的人不少。說起馬齋婆畫水治病,村民記得馬齋婆從井裡舀碗水,用指甲彈向火爐,唸唸有詞:“貓嚇倒、狗嚇倒、雞嚇倒……”,結果自己被嚇倒,馬齋婆與陳明才一家同時搬出下鷹嘴寨,裝神弄鬼的行為也被制止,幾年後便去世了。

下鷹嘴寨寨門以下當年是一片青石坡,上好的材質,修建地區罐頭廠、冷凍廠、國糧中轉站,以及襄渝鐵路等,都是從徐家坡取的石頭。這裡石頭打了20多年後,再也打不出石頭。由於建築材料發生變化,打石匠賺不到錢,就無人來這裡打石頭。石料場地成為附近死者散亂的墓地。寨頂,因打石頭,已經看不出鷹嘴了;而豎起的兩座高高的電信塔,日夜向人們傳送著信息。“政府將徐家坡這一大片規劃為運動公園,將進行第二期打造。到時這裡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坐在五里店村一組自家200多平方米房前樹下乘涼的周代成,對生養的地方充滿感情,而對未來更充滿期待。

(鄭景瑞 本文采寫中,除文中提及者外,得到西外鎮人民政府的幫助,參考過民國《達縣誌》,在此一併致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