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所:積極推進油脂油料衍生品對外開放工作

11月7日,在由大連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大商所”)、馬來西亞衍生產品交易所聯合主辦的“第14屆國際油脂油料大會”上,記者瞭解到,今年1月份至10月份,參與大商所油脂油料衍生品交易的客戶超過50萬戶,其中單位客戶超過8500戶;大商所油脂油料期貨、期權總成交3.82億手(單邊,下同)。

大商所:积极推进油脂油料衍生品对外开放工作

大商所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席志勇表示,經過多年發展,大商所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豆粕、豆油和棕櫚油期貨市場,接下來,交易所將積極推進油脂油料衍生品對外開放工作,加快油脂油料期權品種上市步伐。

今年1月份至10月份,參與大商所油脂油料衍生品交易的客戶超過50萬戶;大商所油脂油料期貨、期權總成交3.82億手,日均成交189.83萬手,日均成交額660.68億元,日均持倉量280.15萬手,成交量、持倉量分別佔國內農產品期貨市場的40.72%、43.22%,為廣大客戶對沖風險、配置資產提供了充足的市場流動性。

記者瞭解到,從1993年上市大豆等農產品期貨開始,大商所大豆衍生品家族不斷髮展壯大,逐步實現從原料、加工到飼料的產業鏈一體化和期貨、期權、互換、指數等衍生工具多元化,成為大商所建設多元開放、國際一流衍生品交易所的重要載體。

席志勇表示,2012年以來大商所主要做了四方面工作:一是堅持開拓創新,逐步建立完善場內衍生品工具體系。二是深耕場外市場,著力構建場內場外互聯互通的多層次衍生品市場構架。三是優化規則制度,提高市場運行效率、進一步促進期現融合。四是紮根產業基礎,不斷創新市場服務模式和手段。

2000年以來,大商所先後上市了豆粕、黃大豆一號、黃大豆二號、豆油、棕櫚油等5個油脂油料期貨品種,2017年成功上市豆粕期權,在油脂油料產業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期貨期權工具體系。同時,油脂油料板塊是大商所品種和工具體系最為健全的板塊,也是推動大商所進入期貨期權並行時期,進而實現戰略轉型的關鍵。大商所根據現貨市場實際設計和持續完善合約規則,以優化交割流程、降低交割成本、提升市場效率,從而更好地為產業服務。

大商所產業拓展部總監程偉東表示,隨著機構投資者的不斷壯大,大宗商品期貨已經成為機構投資者競相配置的重要資產類別。為滿足機構投資者需求,大商所以期貨合約為基礎,推出了一系列商品期貨價格指數。目前大商所已發佈36只商品指數和1只定制指數,其中包括10只油脂油料類和大豆類主題指數、價格指數和主力合約指數。

今年9月25日,對標大商所豆粕期貨價格指數的華夏豆粕期貨ETF基金正式成立。“作為國內首批商品期貨ETF基金,豆粕期貨ETF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加豐富的資產配置工具,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一方面為期貨市場注入了新的流動性,有利於實體企業進行風險對沖和套期保值;另一方面進一步引入機構投資者參與商品期貨市場,改善市場投資者結構,必將很好助力期貨市場長遠健康發展。”程偉東說。

他透露,下一步大商所將從幾方面努力服務油脂油料行業更好發展:一是將積極推進油脂油料衍生品市場對外開放。積極推進棕櫚油、豆粕、豆油等以特定品種以及QFII、RQFII等方式,允許境外交易者直接參與交易,進一步提升大商所價格的國際代表性和國際影響力。二是將加快油脂油料期權品種上市步伐。加快推進豆油、棕櫚油期權品種研發上市,為產業企業提供更加豐富的避險工具。三是進一步提升油脂油料衍生品市場效率。通過調整豆粕、豆油等品種交割質量標準和交割升貼水等多種措施,讓相關合約更加貼近進口大豆來源結構變化的現貨實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