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寒潮多发季,中老年人的三大“劲敌”要及早防范

今日立冬

立冬意味着冬天正式来临

立冬,是24节气的第19个节气,即太阳位于黄经225°。立冬过后,天明显的黑得更早了,冬季开始了。

我国进入寒潮多发季

立冬|寒潮多发季,中老年人的三大“劲敌”要及早防范

进入10月份,冷空气就开始频繁影响我国,11月进入寒潮多发季。据中国天气网报道,预计本月7-10日,西北、华北、东北等地自西向东有一次降温降水过程,11日开始,将有一次强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我国,长江及其以北大部地区平均气温将下降6~10℃,局部超过12℃。

立冬时节,心血管疾病易高发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杀手,每年的11月到来年的3月,是一年中心血管病高发和猝死的高峰月份冬季气温逐渐降低,使人体血管收缩,易导致血液流通受阻,血管阻塞,从而诱发心血管病的发作和复发,如心肌梗死,更极端的后果可导致“猝死”。

冬季气温明显下降、空气污染、感染性疾病以及身体生理功能变化而导致以下心血管疾病高发:

(1)高血压;

(2)心肌梗死和心绞痛;

(3)房颤和室性心律失常等;

(4)主动脉夹层等。

其中心肌梗死及主动脉夹层等危重症所致猝死发生率会大大增加。

立冬|寒潮多发季,中老年人的三大“劲敌”要及早防范

中老年人的三大“劲敌”要提高警惕!

一、脑卒中。

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冬季呼啸的北风“吹拂”下更易发生。老年人多有高血压,一遇上寒冷天气,血压便随之增高,易冲破极限值,这种适宜的环境下中风的威力瞬间大增。

对于患高血压、高血脂、房颤等心脏疾病的人来说,他们患上脑卒中的几率更大

既往有冠心病、心脏病发作史或外周动脉疾病史的患者,再次发生中风的风险高于其他人9倍。

二、流感。

感冒本是小事,可治疗不及时同样可以诱发大祸:如心肌炎、肺心病等。老年人心脏感染的死亡率甚高,且易多发各种并发症。故在寒冬季节,老年人要注意加强耐寒锻炼,调理好饮食,每天热水洗脚,以提高免疫力,防止流感发生。

三、心梗。

心肌梗塞也是老年人冬季的高发病。当人体受冷刺激后,由于血管收缩,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容易诱发心绞痛,严重情况下引起心肌梗塞而死亡。除了重视防寒保暖外,室内温度适宜控制在18℃左右,外出不宜过久,并注意防风保暖,避免风寒交袭。

立冬|寒潮多发季,中老年人的三大“劲敌”要及早防范

心梗的早期信号要注意防范:

1、夜间潜伏

当休息时或夜间发生心前区疼痛,则要高度怀疑“心梗”发作。

2、心绞痛症状越来越严重

如果近1个月内,心绞痛症状逐渐加重,或胸痛次数比以前频繁,胸痛的程度越来越重,胸痛的范围更大,持续时间更长,警惕“心梗”发作

3、硝酸甘油无解

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胸痛症状,在15~20分钟内不能有效缓解时,警惕“心梗”出现。

4、无明显诱因的胸痛

既往虽患有心绞痛,均能找到明显的诱发因素,如劳累、激动后等,但如今在没有明显诱因的安静状态下,也有胸痛症状出现,同时还伴大汗淋漓、呕吐、恶心等情况,时需及时就医。

5、突然的心慌憋闷:

出现了以前从未出现过胸闷、乏力、心慌症状,或在活动时出现心慌、气短等现象或症状加重,并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时,也需即刻就医。

6、与劳累有关的其他部位疼痛:

躯体疼痛的现象与劳累、激动等有关联,有可能出现在上腹痛、牙痛、下颌痛、左肩臂痛、后背痛等情况,也要加以重视。

7、突发心脏问题无法解释

中老年人,若突然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问题时,又不能用其他疾病或原因解释时,警惕“心梗”来袭。

安全健康过冬,心血管患者这样保健养生!

天冷了,温差大,心血管病高发, 往这看,手把手教你安全入冬!

1、谨遵医嘱、规范用药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按时、规范用药,谨遵医嘱,控制各种慢病的复发。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冬季比夏季更难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因此,更要做好血压监测,根据情况调整用药量。

立冬|寒潮多发季,中老年人的三大“劲敌”要及早防范

2、注意保暖,防心血管疾病

立冬之后,气温骤降,身体一些部位对寒冷非常敏感,应当特别注意保暖。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要护好头部、手部、脚部;外出时戴手套、帽子、围巾,穿大衣;睡前用热水泡泡脚;刮大风时尽量不要迎风行走。

3、调养作息,早睡晚起

立冬之后,要逐渐养成多睡一会儿的习惯,养护阳气。《黄帝内经》中指出:“冬三月,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人们应该早睡晚起,等太阳出来后再起床。

立冬|寒潮多发季,中老年人的三大“劲敌”要及早防范

4、适当锻炼,激发身体潜能

冬季养生,不能因为天气寒冷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也要适当感受天气间的寒凉之气,走出室外,激发身体潜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心血管病患者不宜晨练过早,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

冬季锻炼,晨练时间可以适当推迟,“见太阳才运动”。户外活动应选择在上午9点半以后到下午4时之前进行比较适宜。要防止运动过度,避免大汗淋漓,以身体微热为度。适宜的运动包括散步、慢跑、打太极、敲打健身球等。

5、不盲目进补,以温补为主

低盐低脂饮食,多食用含膳食纤维充足的食物,早起或临睡前喝杯温开水。要适当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摄入,保证蛋白质的供应。增加摄入维生素A和维生素C,增强耐寒能力,并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羊肉、牛肉、鸡肉、动物肝脏、胡萝卜、新鲜水果和蔬菜等是不错的选择。

立冬|寒潮多发季,中老年人的三大“劲敌”要及早防范

6、温养情志,振奋精神

从立冬开始一直到立春都叫“冬三月”,是一年中很冷的时节。入冬后,情志要恬淡安静、寡欲少求,这样可以使得神气内收,利于养藏。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当然了,心血管病患者更要做好定期复诊,随时关注病情的变化,以便发现症状后,及时就医。

如您有心脏疾病相关疑问,可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程云阁医生】留言或发送检查报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