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們只要研究生”

“對不起,我們只要研究生”

大學期間,曾有很多人這樣說:“想當律師,經驗和能力最重要,學歷只是輔助,本科生就夠了,不用考什麼研究生。”

可是當畢業季快到的時候,翻看手機裡的各種實習信息卻發現:許多律所對法學生學歷的要求都是“國內外知名院校研究生”、“全日制法學/法律碩士”。作為一個本科生,還未上場就已經失去了廝殺的機會,只能狼狽逃離。

是否因為只是本科生,就意味著連爭取的資格都沒有了?

在這場戰鬥中,身為本科生,他們從未選擇服輸。

“對不起,我們只要研究生”



- 01 -

Aaron : TOP3法學院,放棄保研,失去外所留用機會

Aaron 就讀國內TOP3法學院,是別人眼中的天之驕子。

他曾覺得自己能在全國最頂尖的法學院裡非常幸運,但這片土壤,漸漸讓他失去法治的信心。在大四的時候,他有幸能去香港的一家外所進行實習。

香港的律所工作強度非常大,一些掃描、打印存檔備案、複印等文檔基礎性工作已經足夠每天耗時兩個小時左右,熬夜是常態,有些律師甚至每天只有4小時的睡眠時間。Aaron 也常常加班,有時候還得同時處理好幾位律師交代的工作,但他並不覺得非常辛苦,反而很享受這樣的工作狀態,特別希望自己能夠得到留用Offer。

其實他當時已經有了本校保研的機會,但是他選擇了放棄。他也知道,如果自己只是內地法學院的本科畢業生,而沒有香港或者海外的LLM/JD/LLB經歷,想進入香港外所工作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但他還是孤注一擲。

遺憾的是,他還是沒能得到留用。

有人說他傻,為什麼不珍惜保研的機會,給自己留一條後路,結果落得如此尷尬的下場。他並不在意,也從未後悔放棄了保研,當別人還在評論他的時候,他早已經從這場陰霾走了出來,進了一家一線所,並且規劃好未來申請LLM的事項。

優秀的人,總能為自己所堅持的不斷前往。

- 02 -

Blake : 五院四系,考研失利,履歷平平

Blake 畢業於北京一所五院四系高校,她曾經以為,四年以後,機會都掌握在自己手裡,offer總是會有的。但考研失利之後,想要回頭再找一家好的律所棲身,卻發現自己四年以來,過得渾渾噩噩,除了學校名字混得過去,再沒有別的東西可以充實簡歷。

想著找非訴業務,但英語水平非常一般,律所的筆試題更是做得頭疼,一臉茫然。

想著找訴訟業務,又沒有相關競賽成績可以裝點簡歷,實習經歷也僅有個幾乎人人都有的法院經歷,投出去的簡歷經常沒有回覆。

她輾轉難眠,剛經歷考研的失利,又面臨找律所的困境,她苦苦思索著:“是要二戰考研,再給自己三年機會好好提升自己。還是繼續找一個律所安定下來,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不斷奮鬥,一直通往更好的平臺?”

掙扎了近兩個月,她選擇了後者。

她無法保證自己二戰後一定能考研成功,害怕自己再次付出無用的時間成本,又一次陷入失業的困境中。即使考上,三年時間實在太長,她也並不知道這三年以後,自己是否就能夠成為她想象中的樣子。

思來想去,她想要把握好現在。

只有本科生的身份加上平平的履歷,起初她常常遭到各種律所的拒絕,尤其是一些比較頂尖的律所,甚至連簡歷關都被篩掉了。但她並沒有放棄,開始總結自己每一場面試的經驗,不斷修改、完善自己的簡歷,再接著投遞簡歷、做筆試題訓練。在不斷循環的堅持之下,她終於在北京一家大所紮根下來,跟了一個還不錯的訴訟團隊。

在實習期間她常常加班到晚上十點,她卻說:“其實這裡面也有我自己自願加班的因素,剛剛跟一些案子,想自己儘快能夠熟悉這些案子,否則案子的細節理不清楚也比較麻煩。希望自己在這一年裡好好地積累實務經驗,為將來成為一名優秀的訴訟律師打下基礎。”

“對不起,我們只要研究生”

- 03 -

Coco : 司考430+,放棄錦天城offer,轉戰法務

司考430+的成績讓Coco 在學校備受矚目。

在這樣一所法學院校裡,幾乎很少人會選擇去當律師,大家在司考過後都埋頭苦幹,準備國考。但是,Coco 卻毅然去了律所實習,沒有選擇考公務員,也沒有準備考研。

她過五關斬六將去了一家大所,可實習生活卻粉碎了她對律師職業天真的想法。或許是跟的團隊過於苛刻,又或許是她自己根本無法適應律師的工作節奏,她覺得自己每天都處於被壓榨的狀態,在律所的工作強度非常大,加班到晚上十點已是常態。下班拖著疲憊的身軀坐一個多小時的地鐵回學校,隨便洗漱了一下就倒頭就睡,第二天睡意尚濃又得起床趕早高峰去律所上班。

她覺得自己有點承受不過來,於是她選擇了暫時離開。

當金三銀四來臨的時候,她重整旗鼓,向幾家大所投了簡歷,也順利進了錦天城和大成的面試,拿到了offer,但與此同時,她也拿到了一家國企法務的offer。

她陷入了選擇困境。

她也想當一名律師,但卻覺得自己現在並不適合律師這一職業,律師起步階段也實在是太苦太累了,而國企法務的薪酬顯得那麼可觀,是律師起薪的兩倍不止,並且生活安穩。

最終,她還是放棄了錦天城和大成的offer,去了這家國企。

在國企的日子裡朝九晚五,下班之後,她會選擇去健身、跑步,又或者是去書店裡,靜靜地看書。她喜歡享受屬於自己的生活,也許三五年過後她會厭惡法務的生活跳出來當律師,又或者是繼續讀書深造,但現在的她,只想沉浸在自己的小日子裡。



- 04 -

Dan : 普通本科,被學歷歧視,屢戰屢敗

Dan 就讀於普通本科,但懷揣著當律師的夢想。

他曾經去過法院、檢察院實習,但覺得那樣的環境禁錮住了他,在通過司法考試之後,他就四處向律所投遞簡歷,奈何只收到寥寥幾個面試通知。

他對自己的簡歷進行了修改和完善,充滿自信地去參加了律所的面試,結果卻換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有的律師跟他說:“你這樣的學歷背景在我的律所裡並沒有你的位置,我的助理都是一流院校出來的。”有的律師則說:“你並不適合律師這個行業。”

他好不容易進了一個大所的二面,卻還是因為學歷背景問題,輸給了另外一個候選人,沒有拿到offer。

他開始感到絕望,接到的面試通知幾乎都去了還是沒有拿到一個offer。他產生了考研洗白自己的想法,但其實他也知道,這只是一時衝動的想法,考研意味著再拿出一年的時間來備考,如果考研失敗,這一年將沒有任何工作經驗,到時候會陷入一個更尷尬的局面。

他沒有放棄,繼續向各大律所投遞簡歷。

就在他準備離開這座城市去往下一座城市尋找職業機會的時候,一家精品所讓他去面試。可他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雖然他十分嚮往這個所專注的業務領域,可是招聘要求卻在他的水平之上。

在面試中,他表達了自己對該業務領域的熱愛以及自己想要當一名律師的理由,並且比以往更為從容地向面試的律師展示了自己。

出乎他意料的是,面試完之後,律師跟他說:“我覺得你很不錯,適合在我們的平臺發展。”給了他offer,於是他得以在這座城市繼續棲身。

他終於可以鬆下一口氣,雖然過程萬般曲折,但是結局還是好的。

“對不起,我們只要研究生”

“本科”代表不了法學生的全部

沒有研究生的身份,本科生們依舊可以作出屬於他們自己的選擇,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本科”,從來就代表不了法學生的全部。

從長遠的未來看,各大律所的招聘要求一定逐漸會向“研究生”靠攏,這是人才競爭的結果,但並不代表,本科生就一定比研究生差。

至於現在已經找到了歸屬的本科生,無須害怕自己將來會被淘汰,即使是在工作的過程中,也能夠通過各種途徑提升自己的能力,而這些提升,並不會比一個研究生的身份要差。

無論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都不要陷入一種桎梏,認為學歷是自己職業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而實質上,學歷並不能代表你是誰,更不能決定你的能力和努力。


今日話題

你認為學歷有多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