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以研究為一生,你做到什麼程度了

北京大學——王曙光

作為一所具有優良學術傳統和悠久歷史的大學,北京大學可以說是學術氛圍最為濃郁、學術積澱最為深厚、學術環境最為寬鬆自由的大學之一。豐厚的人文、社科與自然科學資源之間的相互交融激盪、活躍在各個領域的頂尖學者、以及極其豐富的圖書信息資源,都為我們提供了極好的做學問的土壤,在這種土壤的滋養下,必將成長出眾多造詣精深的各學科菁英。所以,北大不僅有美麗的湖光塔影,那是外在的環境之美,北大更值得驕傲的是她的寬鬆、自由、豐富、多元的學術環境。我們在這樣的環境裡攻讀碩士與博士學位,是極幸福、幸運的一件事,令人羨慕。

研究生的天職是做研究,所以有人戲說“研究生就是以研究為生”,我覺得這個概括切中要害。讀研究生,最終目的是提升我們的研究能力,提升我們探索自然世界與社會人生的能力,提升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洞察力與領悟力。有的同學可能會說:我不想成為一個學者,一個學問家,不想當教授,那麼提高研究能力與理論思維對我有何意義?這個疑問,代表著很多人對“研究”的認識誤區。很多人認為研究學問是學者、大學教授的事,與從事實踐工作的人無關,我們將來又不著書立說,因而“研究”與我無關。這是一個十分致命的誤解。我認為,無論你將來從事何種職業,無論你是做企業家、金融家還是從政、從學,都必須基於你的研究能力與思維能力,你在任何職業生涯中所能達到的高度、境界,都與你的研究能力與思維能力密切相關。我們在研究生階段所培養的研究能力,並不僅僅是我們所慣常理解的狹義的“寫學術論文”的能力,而是一種廣義的思考問題、梳理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的關鍵之處不在寫文章(當然寫好文章本身也是思維能力與表達能力的重要標誌之一),而在於你能否敏感地發現問題,正確地探究問題,並提出系統而深刻的解決方案。我們在任何職業中都需要這種能力,只不過最終的表達方式不同。而提升並全面訓練這種能力,乃是研究生教育(無論是學術型還是專業型)的最終目標。所以,我們在講學術研究之前,必須先解決大家在認識上的這個誤區,使大家理解提升學術研究能力的真正要害所在。

一個研究生,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好的研究者?一個好的研究者的標準,並不是簡單的著作等身,一大堆核心期刊論文,也不是他有多少頭銜,參加了多少學術活動。一個好的研究者,首先要有激情,研究的激情,探索這個世界(包括外在世界與內在世界)的激情。他對事物有一種探索的習慣,有強烈的好奇心,有極濃厚的探索慾望,他從研究中獲得極大的樂趣與滿足感。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知曉一件事物,這是比較普通的學問境界,主觀上沒有激情與慾望,只是作為職業化的外在的研究。“好之者”,則是愛好探索,這是比較高的學問境界,他在主觀上有了積極性,有了主動性。而“樂之者”,是學問的最高境界,他樂在其中,樂而忘返,以研究為天下第一大樂事,其趣無窮,味之無盡,這樣的人天生就是一個學問家,就是一個探索者。有了研究的內在樂趣與激情,研究學問就不再是一件別人強加的苦差事,就不再是沉重的累贅,而是終生奉行且樂在其中的習慣。

其次,一個好的研究者,尤其是一個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者,必對社會有著強烈的擔當意識,有深遠的社會關懷,有清晰的社會使命感與道義感。社會擔當與使命感往往是推動研究者科學研究的巨大動力,也往往是研究者學術靈感的不竭源泉。潘文石教授幾十年在野外做野生動物保護的研究,支撐他的研究的是對整個人類社會乃至其他物種可持續發展的擔當與大愛,這種大愛點燃他的學術激情,也激發了他的學術靈感。厲以寧先生一生歷盡坎坷,為中國改革與經濟發展鼓呼,支持他的也是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沒有責任感、使命感,就做不成大學問,就進不了一種高的學問境界。

再次,要成為一個好的研究者,還要有質疑與批判的精神,不囿於成說,不接受成說,要勇於質疑現有的理論,勇於創新,有清晰而強烈的批判意識。培根說:“偉大的哲學,始於懷疑,終於信仰。”質疑與批判的精神不是憑空懷疑一切,打翻一切,不是對以往的學術成果的漠視與蔑視;正好相反,擁有質疑與批判精神的研究者必須對前賢的一切研究成果抱有一種尊重的態度,客觀地評判,深入地解析,而不是盲目地崇拜與接受。質疑與批判不是狂妄,而是學術上的一種創新精神。一個研究生,在課堂上,在閱讀文獻的過程中,如果沒有這種質疑與批判的精神,只是被動地接受和墨守前人的成說,那麼他就不可能指望有任何創見,他就不可能真正培養他的洞察能力與感悟能力。“學問能於不疑處有疑”,這是一個優秀的研究者必備的素質,胡適校長的這句話極有方法論價值,清代張伯行在《學規類編》中也說過類似的話。宋代哲學家張載也說:“存疑能長智”,“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無疑則不進”。

最後,一個好的研究者還要有學術自信。實際上,質疑與批判精神的基礎是學術自信,沒有了學術自信心,丟掉了寶貴的自信,我們就成了他人學說的奴隸,成了一個盲從者,何談質疑與批判?有些同學讀了研究生,還在猶豫與質疑:我能做研究嗎?我們要有這種做學問的自信,悉心地閱讀前賢的文獻,廣泛地吸收,清醒而尖銳地質疑,獨立不倚地思考。只有經過這樣一個過程,前人的思想以及你自己的思索才會交融,才能最終形成你自己的思想。你面對任何權威,閱讀任何經典,都要懷著這種寶貴的自信,與作者展開平等的對話,不論這個作者是孔子、柏拉圖,還是凱恩斯、哈耶克。我們尤其要警惕那種對國外思想成果的盲目膜拜的態度,一切照搬西方,言必稱希臘,似乎西方的理論就一定是對的,這種學術上極不自信、研究上的殖民地心態一定要去除。

一個研究生,有了研究激情、社會關懷、批判精神、學術自信之後,如何進行系統的學術訓練,要提升哪些能力?我認為主要是訓練和提升四個方面的能力:

一是要培養敏銳的問題意識,提升發現問題、梳理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問題意識的訓練貫穿研究生教學的始終。上每一堂課,讀每一篇經典文獻,進行每一次田野調查,都是訓練我們的問題意識的重要機會。如果在研究生的討論課上你提不出問題,不能與教授同步思考;如果你在讀文獻時提不出疑問,梳理不出系列的學術問題;如果你在調研時發現不了現實中存在的問題,不能敏銳地提煉出問題——那麼,你就不可能為自己提出有價值的研究課題,遑論進行系統而深入的研究?迅速地抓住問題,系統地梳理問題,深刻地提煉和抽象問題,是一個研究者必備的素質與能力,這些能力如果在研究生期間得到培育與塑造,必將讓你受益終生。

二是對多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能力。理論的創新往往發生於學科之間的交叉、滲透與碰撞之時。經濟學研究的突破,往往也發生於經濟學與其他學科,如法學、政治學、社會學、哲學、史學等人文社會學科的交匯之時。在研究生期間,我希望你們能夠拓寬自己的視野,在選修本專業課的同時,還要注意選修一些其他專業的相關課程或基礎課程,同時也鼓勵大家選修其他人文社科院系的課程。你不能畫地為牢,不能把自己侷限在一個領域之中,當你超越學科的界限去思考問題時,你就會豁然開朗,甚至你會創造一個新的交叉學科領域。我自己在研究農村金融的過程中就融匯了大量社會學、人類學與法學的知識,這使我受益匪淺。再比如,我嘗試將倫理學與金融學貫通,創立了金融倫理學的理論體系,出版了第一本系統的金融倫理學教材。科際整合,融會貫通,還有利於我們未來職業生涯的發展,使我們眼界開闊,知識淵博,遇到問題往往觸類旁通,這其實是很多大企業家以及優秀從政者的成功秘訣之一。

三是要注重科學研究方法與理論建構能力的提升。理論的建構能力實際上就是一個人對問題的抽象能力、概括能力,這是一種在紛紜的現象中進行高度概括與提煉的能力,是一種透過複雜現象抓簡單本質的能力。理論模型往往十分簡潔,但它對現實問題的概括力與解釋力又非常強。一個人提出一個核心的概念,創造一個理論範疇,需要極其強大的抽象能力,也就是歸納與演繹的功夫。比如費孝通先生提出中國傳統社會的“差序格局”,科斯提出“交易費用”,都是開天闢地的理論創造,沒有高度的抽象、歸納、演繹、命名的能力是很難進行這種理論創造的。我們在研究生期間要系統進行科學方法的訓練,比如經濟計量學的訓練,田野調查方法的訓練,我們要學會從紛繁複雜的現實中發現規律、解釋規律、構建理論的方法。

四是提升我們的寫作能力,也就是駕馭較為嚴密、較為精確的學術語言的能力。寫作能力表面上是一種表達能力,實際上是一種迅速組織思維、系統進行理論梳理的能力。如果你覺得自己很有思想,對某個課題很有心得,我建議你立即寫下來;如果你覺得你的寫作過程受阻,表達不夠順暢,理論展開不夠充分,這其實恰好說明你的理論思考還不夠深入,你的思想僅僅侷限於吉光片羽式的靈感,還尚未形成系統而清晰的思想。能不能用富於邏輯且文筆清晰優美的文字來表達你的思想,這是衡量我們的研究生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一個能夠熟練駕馭學術語言,有極強文字表達能力,可以撰寫高水平學術文章的學生,未來在任何職業的發展潛力應該都是非常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