韃靼海峽為啥還叫間宮海峽?一位日本人跨過海峽,後人起了名字

韃靼海峽還叫間宮海峽,位於太平洋西北,曾經是中國的海域。那麼,韃靼海峽是如何離開祖國懷抱的呢?為什麼還叫做間宮海峽呢?

韃靼海峽為啥還叫間宮海峽?一位日本人跨過海峽,後人起了名字

韃靼海峽

我們先看看韃靼海峽的具體位置。

韃靼海峽在庫頁島與西伯利亞大陸之間,北接鄂霍次克,南通日本海。韃靼海峽約900千米長,水深4米-20米,最窄處7.3千米,黑龍江在此入海,沿岸主要城市是尼古拉耶夫斯克,也就是中國傳統上的廟街。

這條海峽軍事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從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到黑龍江河口及大陸同庫頁島間航線必須要經過韃靼海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韃靼海峽都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海峽。

這條海峽還有一個名字,叫做間宮海峽,這是為什麼呢?

韃靼海峽為啥還叫間宮海峽?一位日本人跨過海峽,後人起了名字

飛機拍下的韃靼海峽

根據資料記載,日本有一個名叫宮林藏的人,出生於日本常陸國筑波郡(今茨城縣筑波郡)的一個平民家庭,父親有箍桶的手藝。後來,間宮林藏就是憑藉修築水堰的一技之長,成為了德川幕府的職業工匠。

18世紀後期,因尼布楚條約的限制而無法在黑龍江流域活動的俄羅斯人,開始在日本北方的海域出沒,引起德川幕府的注意和緊張。也就是在這一時期,間宮林藏等人被從江戶(今東京)派往蝦夷之地進行地理探查和測量。

1809年7月2日,宮林藏庫頁島住民的幫助下,間宮林藏渡過了韃靼海峽,到達了黑龍江下游地區。回國以後,他向幕府提交了報告書和手繪地圖,而根據他的踏查見聞寫成的記錄,當時便題名為《東韃地方紀行》 。

間宮“發現”了一條“海峽”,這在當時屬於日本的國家機密。無論德川幕府還是間宮林藏本人,都沒有對外張揚。十多年後,一位旅居日本名叫施福多的德國醫生知道了此事。這位醫生具有博物學家的好奇心和蒐集癖,1823年來到日本後,以近乎狂熱的情緒,大量蒐集所有關於日本社會制度、風俗人情、山川形勝、動物植物、書籍、器具等各類資料,間宮林藏的探險記和繪製的地圖,自然引起他的極大興趣,但也因此觸犯了當時日本的國家禁忌。

1828年,施福多遭到拘禁審訊,隨後被驅逐出境,許多和他有聯繫的日本人也慘受牽連。但被逐出日本國境的施福多卻仍然按照一個歐洲學者的脾氣行事,1829年在德國地理學會的學術報告會上發佈了間宮林藏的越海探查,就把那裡叫做“間宮海峽”。

韃靼海峽為啥還叫間宮海峽?一位日本人跨過海峽,後人起了名字

韃靼海峽

施福多對“間宮海峽”的宣揚,直到間宮林藏去世以後,才逐漸被日本國內重視。到了明治維新以後,特別是日俄戰爭時期,這甚至成為日本爭取庫頁島主權的歷史依據。

從那以後,間宮林藏的“發現壯舉”便在日文語境中被不斷敘述,渲染得近乎哥倫布的發現新大陸。一本權威的間宮林藏傳記開頭便說:間宮海峽,在外國人繪製的地圖上,以日本人作為發現者予以標記的,僅此一地。

晚清時期,根據中國和俄羅斯簽訂的《尼布楚條約》,韃靼海峽曾經是中國領海。不過,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俄國於1860年逼迫中國簽訂中俄《北京條約》,將韃靼海峽兩岸據為己有。日俄戰爭後,俄國將南庫頁割讓給日本,該海峽南部成為兩國邊界。二戰結束後,蘇聯收回南庫頁,該海峽重新變成俄國領海。

雖然,日本叫這裡為間宮海峽,但是俄國人則不這麼叫,改為韃靼海峽。為啥叫做韃靼海峽呢? 在俄羅斯歷史上,蒙古族建立的金帳汗國曾經統治了俄羅斯很長時間,而在明朝的時候,中國人管蒙古族叫韃靼,以至於今天的俄羅斯境內,還有一個韃靼共和國,韃靼組。在中國,韃靼是一個貶義詞,不過在俄羅斯則不是,韃靼已經是一個民族,代表了一個巔峰的時代。所以,俄羅斯人管這裡叫做韃靼海峽。特別是二戰結束後,日本戰敗,國人就叫這裡為韃靼海峽。【參考資料:《歐洲通史》、《中國邊疆史》】(作者:每日漢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