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明善與《農桑衣食撮要》

魯明善與《農桑衣食撮要》

蒙古和元朝在統一全國的過程中,西域地區的畏吾(維吾爾)人最早歸附,蒙古人不僅採用其文字和典章制度等,而且擢用其各種人才。這些人才在蒙古開國之初起到了很大作用,在元朝一代也佔有著重要的地位。據《新元史·氏族表》所列維吾爾人入仕元朝的就有二十九族,其子弟中湧現出不少軍事家、政治家、理財家、翻譯家、文學家、史學家、書畫家、音樂家等,其中還有著名農學家魯明善。

魯明善,畏吾人,以父字魯為姓,名鐵柱,字明善。《元史》中無傳。他的父親迦魯納答思,是通習多種語言的著名翻譯家,在元世祖忽必烈時由西域進入大都(今北京)。其學識淵博,很受器重,擔任過皇太子的輔導教師,歷仕四朝,由翰林學士官至大司徒。魯明善自幼受其薰陶,漢文化素養很深。歷任靖州路(今湖南靖縣)、安豐路(今安徽壽縣)達魯花赤(蒙古語長官之意),延祐元年(1314),初任安豐肅政廉訪使,兼勸農事。

忽必烈定都北京後,深感發展農業是當務之急,因此設大司農專掌農桑水利,分類編成《農桑輯要》一書頒行全國;分派勸農官巡視各地農事,將農業發展狀況作為考核地方官吏政績的主要依據。魯明善的《農桑衣食撮要》初刊於1314年安豐任上,正是他的職責所在。

鲁明善与《农桑衣食撮要》

《農桑衣食撮要》以月令體裁寫成,分為十二個月,月下條列農事並講解做法。全書分為上下兩卷,共一萬一千多字,但農事卻有二百零八條,內容極為豐富。如氣象物候,農田水利,作物、蔬菜、瓜類、果樹、竹木、桑栽培,蠶飼養,家畜家禽養殖與醫療、役用,養蜂採蜜,糧食和種子保管,副食品加工,衣物保管等。

書中首先反映魯明善重農的思想,他說:“務農桑,則衣食足;衣食足,則民可教以禮義;民可教以禮義,則國家天下可久安長治也。”其次以深耕細作、增加地力、提高單產為發展農業的指導思想。三是在農業經營思想上,提倡農林畜副多種經營,強調綜合利用,講求經濟實效。四是提倡勤儉,注意備荒。正如他在自序所說:“凡天時地利之宜,種植斂藏之法,纖悉無遺,具在是書。”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是一部莊稼人很實用的農業小百科全書,具有明確的實踐性,語言簡明易懂,態度循循善誘,可以看出魯明善是一位關心民生的地方官。作為維吾爾農學家的魯明善,不僅總結了漢族勞動人民的生產經驗加以傳播,同時也把西北地區兄弟民族的生產經驗進行總結加以傳播,為祖國的農學書籍增添了新的內容。

歷來對魯明善的《農桑衣食撮要》評價頗高,明《永樂大典》和清《四庫全書》都予收錄。後人將此書與官頒的《農桑輯要》、王禎的《農書》並列為元代三大農書。《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評價:“明善此書,分十二月令,件繫條列,簡明易曉,使種藝斂藏之節,開卷瞭然,蓋以陰補《農桑輯要》所未備,亦可謂能以民事講求實用者矣!”又說《農桑輯要》、《農桑衣食撮要》二書,“一辨物產,一明時令,皆取其通俗易行”。由此可見這部小小農書在中國農學史上所佔的獨特的重要位置。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點滴拍賣天天上新3萬多古籍、50萬高清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