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泠:以“玩”為樂的“跨界大師”

1984年,浙江畫家陳家泠的《開放的荷花》在第六屆全國美展中獲得了佳作獎。在那個“主題至上”年代的藝術環境裡,一幅潑墨荷花的獲獎便顯得格外不易而引人注目。

陳家泠:以“玩”為樂的“跨界大師”

陳家泠《露氣圖》95×58cm

今天,作為當代海派藝術家中獨樹一幟的領軍人物之一,陳家泠的藝術影響已經遠播海內外。有評論家指出,如果將《開放的荷花》視為一個標誌,那麼陳家泠應當被視為中國在那個時代中最早感悟到時代脈搏的藝術家之一。

陳家泠:以“玩”為樂的“跨界大師”

陳家泠《雲嶺風情》68×33cm

中國美術館研究部主任劉曦林指出,與那個年代開始出現的那批青年前衛藝術家對西方藝術的全面追隨不同,陳家泠這樣成熟的中年藝術家更多是將西方的現代因素引入了民族藝術的軀體,從而“使中國畫‘軟著陸’般發生了現代性的變化”。多年來,以“玩”為藝術探索重要指導思想的這位藝術名家,更不停地在各個藝術門類之間進行著“跨界”的試驗,成為中國畫壇上一個獨特的個案。

陳家泠:以“玩”為樂的“跨界大師”

陳家泠《寶瓶生輝》60×96cm

潘天壽之骨陸儼少之韻

陳家泠1963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師從潘天壽。於上世紀70年代起,師從陸儼少習山水畫及書法。 若論兩位恩師對陳家泠的影響,可以將他的國畫藝術淵源概括為“潘天壽的‘骨’,陸儼少的‘韻’”。陳家泠從潘天壽繪畫的骨架中體悟到了形式結構的內在意義與視覺張力。而陸儼少,陳家泠學得更多的是大師的思想方法,他概括成為“殉道者精神”,即做事一定要誠心誠意,還要有犧牲精神。第二是在藝術的處理方式上追求靈變。陳家泠舉例:“你看我細看我的效果,荷葉很平,但是‘平中不平’,這就是藝術達到了一種比較高的技術的境界。我就是接受了陸儼少先生當時的思想,付諸於實踐。”

陳家泠:以“玩”為樂的“跨界大師”

陳家泠《荷花》68×68cm

藝術不設限的“跨界大玩家”

在採訪中,陳家泠不斷強調一個“玩”字。他解釋說,對於藝術的最求,就如做人一般,不應自我設限。因此“跨界”成為他多年來的孜孜追求。在此次展覽中,唱主角的卻成了以長江為題材的“大江東去”、“不盡長江滾滾來”,以灕江為題材的“灕江春韻”、“千萬年的對話”等10幅巨幅山水作品。對於這些首次亮相、近年新創作的山水作品,陳家泠笑稱是“以花鳥的筆法做山水”。

陳家泠:以“玩”為樂的“跨界大師”

陳家泠《荷花》69×34cm

陳家泠的“跨界”還遠不止紙墨世界。在花甲之年,他受到江西景德鎮陶瓷藝術家們的啟發,開始將視角延伸至陶瓷領域,“水墨的繪畫,畫出來什麼樣就是什麼樣。但是陶瓷不同,它屬於二次創作,你畫上去的彩料,在爐中一燒,顏色就完全變了。至於到底變成什麼樣,誰也說不準,具有很強的不可控性”。這種火創造出的神奇的窯變效果,與他的“愛玩”性格不謀而合。不僅如此,他更是將陶藝創作與傢俱設計相結合,創作出別具一格的傢俱設計作品。陳家泠向記者透露,下一步,他的探索方向是絲綢。正在嘗試將中國畫的藝術韻味,現代時尚的審美情調,融入緙絲、雲錦為材質的旗袍當中,在最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高檔絲綢織物上,用手繪、刺繡或者織造的方法進行“繪畫”創作。

陳家泠:以“玩”為樂的“跨界大師”

陳家泠《荷塘》60×42cm

但他同時強調,無論怎樣變化,自己的藝術探索始終是以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為本源。事實上不管是陶瓷、絲綢還是紅木傢俱,無不是中國傳統審美中主要的構成要素。而他更認為,“先玩平面,再玩立體,再玩空間”,是自己多年來藝術探索的一個獨特路徑。

陳家泠:以“玩”為樂的“跨界大師”

陳家泠《紅葉荷花》48×44cm

革新手法褒貶不一
國際市場趨之若鶩

在當代中國畫壇,陳家泠的個性鮮明是出了名的。他巧妙地利用宣紙和水墨的暈化效果,營造出空靈、淡雅、極簡的繪畫意境。日本畫大師平山鬱夫曾評價,陳家泠的《蓮花》系列、《桂林山水》系列、《好鳥》系列在中國國內都曾引起強烈反響,在國際上也深得好評。作品中彎曲的線條,淡雅的色調,濃烈的塊面,以及別具匠心的平衡感,成為最吸引觀者視線的元素,也成為直至今日陳家泠的獨特藝術標籤。他在中國傳統花鳥畫方面的創新和改造力度之大引起八方關注,也招來紛紛議論。一心改革材料以求達到“前無古人”純屬陳式畫法的陳家泠,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那個思潮奔湧的時期中,始終在貶與褒、鄙與迎兩個極端中掙扎。

陳家泠:以“玩”為樂的“跨界大師”

陳家泠《露氣》86×67cm

但在國際上,他的作品卻受到迅速的追捧,在日本、美國、韓國、德國等地頻頻受邀展出。1987年,西方世界首部全面介紹中國建國以來美術創作的專著——柯珠恩所著的《新中國繪畫》一書在美國出版,專文介紹了陳家泠與他的創作,並將他的荷花刊印在封面上。,浙江畫家陳家泠的《開放的荷花》在第六屆全國美展中獲得了佳作獎。在那個“主題至上”年代的藝術環境裡,一幅潑墨荷花的獲獎便顯得格外不易而引人注目。

陳家泠:以“玩”為樂的“跨界大師”

陳家泠《牽牛花》67×67cm

今天,作為當代海派藝術家中獨樹一幟的領軍人物之一,陳家泠的藝術影響已經遠播海內外。有評論家指出,如果將《開放的荷花》視為一個標誌,那麼陳家泠應當被視為中國在那個時代中最早感悟到時代脈搏的藝術家之一。

陳家泠:以“玩”為樂的“跨界大師”

陳家泠《秋風紅葉》33×34cm

中國美術館研究部主任劉曦林指出,與那個年代開始出現的那批青年前衛藝術家對西方藝術的全面追隨不同,陳家泠這樣成熟的中年藝術家更多是將西方的現代因素引入了民族藝術的軀體,從而“使中國畫‘軟著陸’般發生了現代性的變化”。多年來,以“玩”為藝術探索重要指導思想的這位藝術名家,更不停地在各個藝術門類之間進行著“跨界”的試驗,成為中國畫壇上一個獨特的個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