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万山区:旧貌换新颜 助力经济发展

贵州铜仁万山区曾是中国最大的汞工业基地,为新中国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而资源枯竭后,贵州铜仁万山区也因经济支柱轰然倒塌而陷入困境,艰难地寻求转型再崛起。如今的万山早已摘掉“汞都”的旧头衔,正在转型中迎来新的辉煌。


贵州铜仁万山区:旧貌换新颜 助力经济发展


2009年,万山被列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在国家资金、转型政策扶持下,万山汞矿遗址通过打造,将一片废墟变废为宝,打造成旅游项目。如今万山已经从枯竭的矿区摇身一变成为国家4A级景区,每天滕香香都会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们介绍汞矿的历史。2017年以来,“朱砂古镇”景区仅门票收入就超过1.1亿元。


贵州铜仁万山区:旧貌换新颜 助力经济发展


从“卖资源”到如今“卖风景”、“卖文化”,万山发展思路发生了巨大改变。旅游业的兴起,带来更多的就业和商机,让朱砂工艺产业应运而生。


贵州铜仁万山区:旧貌换新颜 助力经济发展


2016年,万山投入3亿元,打造以发展朱砂工艺品为主体,集产品检测、研发、设计、生产、展示、销售等为一体的标准化朱砂工艺产业园。2018年,园区实现产值5.58亿,直接带动就业624人,间接带动2000人。千年朱砂文化与旅游相互融合,朱砂工艺品产业日益做大做强,成为万山转型发展的金名片之一。

2015年万山从山东寿光引进九丰农业公司,极力打造九丰农业博览园,成为全省和周边省市休闲观光农业的龙头品牌,彻底打破了万山群众“手工劳作”的农耕思维。现今,九丰农业博览园被列为全省主题农业景区、“引领型”园区,依托九丰农业的资源、技术、管理等优势,万山全面推广“九丰农业+”模式,仅三年时间,全区建成标准化大棚蔬菜基地64个,面积达1.5万多亩,覆盖45个村,为5160户贫困户1.82万人建立了利益联结,“千年丹都”嬗变为“武陵菜都”。


贵州铜仁万山区:旧貌换新颜 助力经济发展


贵州铜仁万山区:旧貌换新颜 助力经济发展


目前,万仁已建成13万平米的标准化厂房,完成四大车间生产线,核心研发人员达25人,引入机器人智能作业,全面建成量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带动100多家上下游企业发展,解决就业4000多人,打造成武陵山区第一个以新能源汽车为主题的百亿级汽车城。李建立还告诉记者,“未来我们很快在2020年年初就会上市新款的高速车型,主要是可以在城市,也是满足最后一公里的城市物流的这样一个产品,未来企业的规划主要是立足于我们整个贵州市场,然后发展我们在全国的销售渠道,我们计划的是年度的产量应该突破5万辆。”

以改革促发展,以实干破坚冰,万山正不断创造和演绎着“万山速度”“万山模式”。不仅实现了经济增速连续四年实现了高于全国、高于全省、高于武陵山区平均水平,县域经济从“非经济强县”跨入了“城区方阵”,更是如期实现整区脱贫攻坚摘帽目标,同步全面小康步伐更加坚实,闯出了一条有别于省内其他区县、不同于全国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可持续发展新路。(车逢路 杨雪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