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的父亲李靖不是皇帝,为啥别人还叫其“三太子”呢?

叶宗琪


我们都知道,“太子”这个词,意思就是我国古代帝王的继任者的专属称谓,既然哪吒有“三太子”之称,自然李天王的背景也不简单。在在各类有哪吒出现的文学作品中,也只有《西游记》中对其有“三太子”之称。那么创作于明代的《西游记》,里面人物的取材,多少还是遵循了他们的原貌的。

李天王也属于“舶来品”,一般认为他的原型是毗沙门天王,并且是释迦摩尼的一根手指幻化而来的。在印度佛教文化中,毗沙门天王是一方百姓的守护神,并且足下有五子,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是二子二郎独健和三子哪吒了,我们也能看出二郎独健最后演化成的就是二郎神,由于百姓把毗沙门天王视为救世主,自然可以把他的孩子视为太子,这样一来,哪吒的“三太子”之名就有据可循了。

而到了唐朝,佛教文化的盛行让毗沙门天王一家更具人格化。唐玄宗时期,民间直接把盛唐战神李靖的名字放在了毗沙门天王头上,并且开始添加李靖与哪吒的断舍离戏份。在《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哪吒本是玉帝座下的大罗仙,由于凡间妖孽太多,玉帝让他投胎到凡人李靖家。但对于李家来说,这个孩子过于活泼,出生时先是脚踏水晶宫惹怒龙王,龙王和其九子欲捉拿哪吒结果被团灭。后来哪吒又拉弓射箭射死了群魔之主石记之子,石记率妖兵兵攻打陈塘关,哪吒偷出了李靖的降魔杵(对,是李靖的不是韦护的)打死了石记。李靖得知此事后又惊又怕,哪吒自知罪虐深重就割肉还父。后来如来踩莲花让哪吒复活,并且玉帝封其为三十六天将第一总使,镇守天门。

在《西游记》之后,《封神演义》的问世让哪吒的形象更为饱满。在哪吒自杀后,太乙真人以莲花为躯壳注以哪吒的魂魄令其重生,哪吒复活后要杀李靖报仇,李靖的师傅燃灯道人给李靖法宝玲珑塔让其制服哪吒,又经过了种种冲突后,父子二人达成和解,后双双投靠西岐。封神大战结束后李靖、金吒、木吒、哪吒均肉身成圣,其乐融融。



逻辑文史游


太子就是皇帝的儿子,一般都是嫡长子,皇帝只要一死,别的皇子不闹事,那么太子就会成为下一任皇帝。

李靖不是皇帝,他只是陈塘关的总兵,而他的三儿子哪吒居然敢称“三太子”,难道李靖活腻了不成?



要弄懂怎么回事,就要先搞懂李靖是谁?

李靖就是托塔天王,他是《封神演义》中虚构的人物,但他是有历史原型的,原型有两个,一个是唐朝李靖,一个是毗沙门天王。

唐朝李靖是李世民手下著名大将,他为大唐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列居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八位。

毗沙门天王是印度佛教护法神,由唐玄奘引入中国,后来受到唐朝人供奉,名气变得越来越大,毗沙门天王有个儿子叫哪吒。

《封神演义》将李靖和毗沙门天王中外合而为一之后,一个崭新的人物—托塔天王就诞生了!



了解了托塔天王的原型,咱们再来说一说,哪吒为什么能称作“太子”?

太子,就是皇帝的嫡长子。但是,“皇帝”这个称谓是自秦始皇嬴政才有的,秦始皇之前不叫“皇帝”,而是叫“王”,如西周的周文王、周武王、周幽王等等。

西周实行的类似于现代的联邦制度,由众多诸侯国组成,周天子是名义上的“共主”,但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权力,诸侯国各管各的,他们有各自国家,各自的军队,各自的王宫,他们的继承人也称为“太子”。

李靖是由毗沙门天王衍化而成的,天王也是王,所以他的嫡长子称为太子也是合理的。



然而,哪吒不是嫡长子,而是第三个儿子,这又如何解释呢?

这就归因于民间了,民间百姓可分不清谁是大儿子,谁是二儿子,谁是三儿子,他们将帝王的儿子一概称为太子。

就像清朝皇帝的儿子都叫王爷一样,事实上并不是每个儿子都被封王,但民间还是习惯称他们叫作王爷。

再比如,就像公司的中下层职员都叫经理一样,事实上并不是每个职员都有任命书,但大家习惯叫他们经理。


一半秋色


相信最近刷爆大家社交软件的一定有一部动漫,那就是关于哪吒的动漫电影《哪吒·魔童降世》。笔者和大家一样一路走来,见证过一代代哪吒的发展历程,关于这一代哪吒到底如何,笔者在这儿就不多叙述了。今天我们探讨的是另一个网友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是关于哪吒被称为“三太子”的原因。

大家都知道我们华夏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在我国古代,“礼”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小到最普通的称谓,大到国家的祭祀等,都有着各种各样的讲究。

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作为封建王朝中权力地位最高的人,皇帝所遵从的礼数更为严苛,在古代,皇帝所选定的皇位继承人才有资格被称为太子。而其他儿子只能被称作皇子,更不用说王宫贵族和普通百姓了。

那么李靖一个小小的陈塘关总兵,他的儿子哪吒为何敢称作“三太子”呢?

笔者经过仔细查阅后发现,这应该还要先从他的父亲李靖身上说起。

托塔天王李靖,是《封神演义》中虚构出来的人物,但是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而是有历史原型的。一个为唐朝的李靖,另一个为毗沙门天王。

在唐不空译《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君护法仪轨》中还记述说:

天宝元年(742年),安西城被蕃军围困,毗沙门天王于城北门楼上出现,大放光明。并有"金鼠"咬断敌军弓弦,三五百名神兵穿金甲击鼓声震三百里,地动山崩,蕃军大溃,安西表奏,玄宗大悦,令诸道州府于城楼西北隅置天王像供养。一时毗沙门天王声威大震,香火极盛。

所以在唐朝时,唐玄宗封毗沙门天王为战神。而李靖,在《唐书》有传,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列,官拜西本军将奉祀,称唐时名将第一,在历代名将中能与韩信并提。

而且李靖生前战功无数,特别以后期外战尤为突出,长期镇守唐王朝北门,他死后逐渐被军中供奉成为战神。

所以经过民间也一番加工艺术化之后,一代托塔天王李靖就此诞生。

哪吒作为毗沙门天王的三儿子,本来就是叫哪咤,在本土化之后就成为了李靖的儿子李哪吒了。

大家可能会问,就算他父亲是天王,可天王又不是皇帝,他凭什么称为三太子?

大家可不要忘了,《封神演义》的故事背景发生在商朝,在这个时期并没有“皇帝”这个称谓。在秦始皇以前,那时候的皇帝叫“天子”,天子的嫡长子做为储君的人选,被称为“太子”。

太,指大,年龄长者,“太子”即是嫡长子。诸侯和藩王的长子这时可以称“太子”,也可以称“世子”,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称谓。这时“太子”又可以是嫡子的统称,前面加序号以区分年龄大小,比如“大太子”、“二太子”等,依次类推。

到了汉朝,称谓才有了准确区分,为了强调皇室的身份和尊贵,因此划分出等级,与诸侯的嫡子区分开来。只有皇室继承人才可以叫做“太子”,以显其独一无二的尊贵身份,其他诸侯和藩王的儿子只能叫“世子”,是比“太子”低一级的身份。如果诸侯的儿子叫“太子”,则是冒犯了皇家尊严,轻者治过失之罪,重者以谋反罪论处。

阶级在汉朝正式分化,等级制度正式明确。而哪吒的老爹是李靖,是手握兵权的陈塘关总兵,是有实权的一方诸侯,在商朝时其嫡子自然可以称“太子”,因为这时“太子”就是嫡子的代称,并没有划分等级之说,要与皇室继承人区分开来以显皇室独有的尊贵和尊严。

所以哪吒被称为“三太子”是合情合理的。

而在神话故事中,陈塘关总兵李靖的殷夫人怀胎三年六个月后,生下一个肉球。忽然光芒四射,李靖大惊之下用宝剑劈砍,却从中跳出一个男孩。李靖闷闷不乐,一位名叫太乙真人的道长却来贺喜,为孩儿取名哪吒,收为徒弟,当场赠他两件宝物:乾坤圈和浑天绫。七年后的一天,七岁的哪吒来到东海游玩,天旱地裂,东海龙王滴水不降,还命夜叉去海边强抢童男童女 。

这时,哪吒见义勇为,用乾坤圈打死夜叉 ,又杀了前来增援的龙王之子敖丙。 龙王去天宫告状,途中又被哪吒打得半死。于是,东海龙王请来三位兄弟 ,共商报复之计。第二天,四海龙王带领水兵水将兴风作浪,水淹陈塘关 ,要李靖交出哪吒才肯收兵。

哪吒想要反击,遭到李靖的阻拦,并收去哪吒的两件法宝。哪吒为了全城百姓的安危,挺身而出,悲愤自刎。事后, 太乙真人借莲花与鲜藕为身躯,使哪吒还魂再世。复生后的哪吒手持火尖枪、脚踏风火轮,大闹龙宫,战败龙王,为民除害。

而敖丙被称为“龙宫三太子”,传说太乙真人为哪吒塑身时曾把敖丙的灵魂加了进去,所以哪吒也被称为“三太子”。

而且笔者在多方查阅后,《封神演义》中的哪吒也是非常复杂的。

他是由两位人物的故事糅合而成的,一个就是本尊哪吒,我们熟悉的哪吒故事中,“托塔天王之子”的身世、东海杀龙、箭射石矶之子、割骨还父、莲花化身的典故都处于这个版本的哪吒太子。

而另一个原型为《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的“太岁殷元帅”。“正名金哪吒,又名殷郊”——这位太岁殷元帅的大名,也叫哪吒!而生为肉球,被一剑劈开而降生、拜师真人、后助武王伐纣、拜为元帅等故事,却是出自这位金哪吒的事迹。

而这位金哪吒的父亲,就是商纣王,其母即是正宫姜皇后,所以这位哪吒才是根正苗红如假包换的“太子”啊。

一般认为,许仲琳在写《封神演义》时有意将李哪吒与殷郊两个人物进行了融合与再分割。而实际上,早在《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之前,这两个形象就很可能已经融合过一轮了,一个李哪吒,一个金哪吒的重名,应该不是巧合。许仲琳有意地避免了以子伐父的剧情,而把殷郊大部分的故事情节都安给了李哪吒,把殷郊的人设拉出来重写了一遍,而把武王帐下元帅改写成了托塔天王李靖之子李哪吒——这也就是现在大部分群众眼中的完整的“哪吒”形象。

至于毗沙门天王第三子的故事,究竟是如何和商纣王之子殷郊的形象搅合到一起去的,何时最开始融合的,恐怕已不可考。

从这个角度上,换一个思路,也许“哪吒太子”的称号本就是因为——人家就是纣王之子,本来就是太子呢?

或许是在之后人物形象的不断演化、变迁中,这个“太子”名号才转落到了同名哪吒的托塔天王三子身上呢?

这也仅仅为笔者的一种猜测。

最后笔者看来,这可能是戏曲、小说、演义创作中的一种写法。纵观我国文学史,这种手法也是层出不穷,如《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义子关平(住:史料记载中为亲生儿子)也被称太子;泰山神的儿子泰山三郎,代入小说《封神演义》里是黄天化的封号,炳灵公,也叫炳灵太子;清末戏剧大家也称呼二郎神为金花太子。

此外太子很可能是只是一种称谓,泛指年轻的仙二代。

还有就是老百姓对神仙朴素的敬畏崇拜之情,认为男神仙厉害的就是“大帝”,女神仙厉害的就是“娘娘”,年轻的神仙厉害的就是“太子”,小孩子厉害的就是“童子”,之所以这样称呼,可能是因为古代百姓认为神仙非常厉害,所以就用凡人中最厉害的称呼来叫神仙了吧。

综合上述的历史因素和小说特有的写作手法,我们不难推断出哪吒被称作为三太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历来现实


1哪吒是梵文Nalakuvara的音译,相传是佛教四大天王中之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之子,是佛教护法神之一,按排行也是老三。所以,你看他两个哥哥,金吒木吒,那按照五行金木水火土的顺序来说,哪吒该叫水吒才是,可偏偏叫哪吒。对应来说,哪吒闹海,杀龙王三太子,本当天生克水,所以,按五行相生相克,土克水,哪吒叫土吒更合适,嗯,离土得掉渣就不远了,实在太难听。所以说,哪吒其实是有人物原型的,作者为了尊重人物原型(天王之子),独尊其为三太子。

2创作者尊重民间叫法习惯。不管是《西游记》还是《封神演义》,其创作基础多是源于民间传说或戏曲改编。而在中国民间很少有关于王子的传说,很少有王子的提法,动辙便是“太子”。原因很简单,中国一直以来的皇权继承是以“太子”为尊,即嫡长子制度。太子是正当的继承人,没有宣传非太子的王子的事迹的必要,相反,如果宣传王子的光辉事迹,就会影响“太子”的地位和形象。所以,中国的传统小说或民间评书艺人,大多把王子也直接叫作太子,在叫法上,多有大太子,二太子,三太子的叫法。正史中也没有叫王子的,有叫公子,世子,贝勒,就是没有王子。叫王子的,多是翻译过来的西方小说的称谓。

所以说,《西游记》中的“三太子”称谓应该是参考了当时民间传说的叫法。


蔡员外1979


天王第三子哪吒太子,捧塔常随天王。 这里的天王,指的是佛教中天王,哪吒即为天王的第三个儿子,自然是当之无愧的三太子。但封神演义中,哪吒却是灵珠子转世,投胎到了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家中,李靖只是个地方官,既不是大王,也不是诸侯,但为什么哪吒也被称三太子呢?原因就和东海龙王有关了,为什么这么说?封神演义中,哪吒本是阐教镇教之宝灵珠子,奉元始天尊之命,转世到李靖家,在殷夫人腹中呆了三年零六个月,才堪堪出生。哪吒出生时,便自带法宝金刚镯和混天绫,并被太乙真人收于门下。 哪吒七岁那年,在九湾河洗澡时,打死夜叉李艮,和龙王三太子敖丙,被东海龙王告上天庭,为赎其罪,哪吒便一命还一命,去骨肉还于父母,便一命归西了。为了使他重生,太乙真人分付哪吒魂魄,让他托梦给殷夫人,帮其建一座行宫,行宫内,立哪吒神像,供百姓祭拜,受百姓香火行宫内的哪吒,时常显灵,百姓们口口相传,四面八方的人们,都知道哪吒这个灵验的神仙。其时,就有陈塘关的百姓,他们看着眼前栩栩如生的哪吒神像,不禁就回想起,哪吒生前的事迹来,为了表示对哪吒的尊敬,百姓不敢自然称其姓名,于是便尊称他为‘太子爷’,又因哪吒生前排行老三,故称其为‘三太子’。 哪吒既然身死,便和前世,也就是李靖一家,再无牵挂,所谓一世姻缘一世人。可后来,李靖竟打砸其行宫,导致难以成体,更是结下难以释怀的仇怨。封神演义原文中描述,太乙真人赠哪吒三杯酒、三枚火枣,哪吒食之后,变成三个头、六只臂膊的怪物。正是:琼浆三盏透三关,火枣频添壮士颜。八臂已成神妙术,三头莫作等闲看。变成三头八臂的哪吒,很是凶恶,欲入周营时,李靖都认不得他,当时哪吒说:父亲,孩儿是三太子哪吒。 由此可见,哪吒私心,是想和李靖划清界限的,所以便认下百姓送他的称呼:三太子。所谓封神大劫,是为了帮昊天上帝的天庭班子,召集炼气士,为三界众生服务。但封神前,昊天手下,还是有一些神仙在职的。比如被哪吒打死的李艮和敖丙,一个是凌霄殿御笔点差的正神,一个是行云布雨的正神。 现在,两个昊天上帝的正神,竟然在东海龙王地盘上,被人给打死了,更可恶的是,自家儿子的筋竟被人抽了做成裤腰带。这仇,这恨,东海龙王焉能忍下。于是,便纠齐四海龙王,告上天庭,要哪吒服罪。 所以,才有了哪吒削骨还父、削肉还母,死后立身行宫,被百姓颂赞为‘三太子’的由来。因此,哪吒之所以被称为三太子,归根结底,还是东海龙王造成的。


赵二爷559


在古代正史之中,即便是皇帝的儿子也不能都称为太子。唯有被明确可以继承皇位的那一个儿子,即嗣子,才可以被称为太子。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他的大儿子李承乾曾被立为太子。其他儿子只是皇子,封王后可以称为某王,比如魏王,晋王等。

在魏晋以前,王的儿子中拥有继承权的,也能被称为太子。比如说曹操封魏王后,曹丕就成了魏国太子。曹植、曹彰等人只是普通王子。

不过,魏晋以后,便只有皇帝之嗣子才能称太子,诸侯王以下,包括公爵、侯爵等,其嗣子都只能称为世子。

在古代小说中,规矩就不甚严谨。经常是王的儿子都叫做太子,并且还冒出了大太子,二太子,三太子等等说法。

比如《西游记》中,白龙马就被成为“西海龙王三太子”,西海龙王不是皇帝吧,人家是四海龙王之一。小白龙还有个大哥魔昂,他也被称为西海龙王大太子。

至于哪吒,在《封神演义》中,其父李靖为商朝八百镇诸侯之一,官拜陈塘关总兵,他是李总兵第三个儿子,因此,在《封神演义》中哪吒出场时,是被称为“三公子”!

且看原文:且说三公子哪吒见天气炎热,心下烦躁,来见母亲。

在《西游记》中,哪吒确实被称为“三太子”,那是因为从西游记一开篇,其父李靖就已经是托塔天王、玉帝敕封之降魔大元帅。

也就是说,哪吒的父亲李靖已经是王爵,是帝君级别。哪吒自然可以被称为三太子。

其实,在《西游记》中,四海龙王之子都可以称为太子,南天门看大门的都是什么帝君,李靖、哪吒的身份地位不知道比他们高多少,称呼个太子算什么呢?


叶之秋


我是水煮汗青,我来回答。

前两天去看了最新的哪吒动画片,重温了一次童年,也为国产动画片的进步点赞!

看完动画片后,一个埋藏了很多年的问题再次浮现,为什么要叫哪吒为“三太子”呢?

于是带着这个问题,查阅了很多资料,最终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

  • 有人认为李靖镇守陈塘关,是一方诸侯,所以他的儿子可以称为“太子”;

  • 有人认为神话故事里李靖是天王,王的儿子也可以称为“太子”,就像龙王的儿子都可以叫太子;

这些理由似乎很合理,但在历史上却查不到相关的支撑资料,而且我们可以在史料上找到一些类似的情况:

  • 《岳飞传》里,金兀术为什么被称为“四太子”,粘罕也可以被称为“大太子”?

  • 周武王姬发为什么要自称“太子发”?

看完这些大家是不是更懵了?金兀术是完颜阿骨打的四儿子,论皇位继承也轮不到他,却以太子相称;粘罕就更说不过去了,只是臣子的儿子,也被称为太子?

还有周武王姬发,他并非长子,上面还有个哥哥叫伯邑考,但他自称太子,这是要告诉大家周朝要他来做主吗?

古代太子的含义

对于上面一连串的疑问,我来总结一下我的观点。

太子一词普遍被认为是对储君的称呼,只有认定为下一任的皇帝才可以称之为太子。但我认为,太子应该还有其他含义,那就是对王侯将相家里儿子的称呼,有公子之意。

  • 比如姬发,他自称太子发的时候还没有建立周朝,只是一个诸侯王,所以他称自己为太子发,表示他是诸侯王家中的儿子,有“公子发”的意思;

  • 再说粘罕,他的父亲是金朝国相,他是侯相之子,因此称他为大太子,也就是“大公子”的意思。

这样理解就明白为什么哪吒要称为三太子了,因为李靖镇守陈塘关,也是商朝时期的一门将相,哪吒是他家的第三个儿子,自然也可以称为“三太子”了。

这就是我对哪吒三太子称呼的理解,大家觉得怎样呢?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水煮汗青


简单来说,是因为哪吒的父亲毗沙门天,在宋代加入了中国国籍,(或者说李靖成了毗沙门天的化身)。


毗沙门天不是普通的神,是神王,是佛教的护法天王。《本行经》记载他是“四大部洲”之一北俱芦洲之守护者。毗沙门天是神王,那他儿子哪吒当然可称太子。


至于为什么除了三太子还有二太子大太子,那是因为文盲老百姓不明白太子只有一个,以为只要是王侯之子都可以叫太子,你看明朝灭亡后,“朱三太子”的传说还传了几百年了。


其实毗沙门天和哪吒,在汉代时就传入中国,当时他们都是印度人,而非中国人,信仰者也没后来这么多,至少并不是家喻户晓。


到了晚唐时代,边关告急,俗话说“国破思良将”,在信仰上来说越来越多人希望有一位战神能出来保佑,于是毗沙门天这“北方战神”自然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唐代军队出征时习惯要举行祭祀毗沙门天王的仪式。

到宋代更是如此,我们知道,对宋朝而言,无论是辽国,金国以及后来的蒙古,国防上的最大威胁一直来自北方,而唐初传奇名将李靖又是能能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的猛人,于是慢慢的,毗沙门天和李靖成为了一个人。就连李靖的兵法也变成了”九天玄女战法“。


然后就出现了我们所熟悉的,不仅仅有威严,更有儒将气质的“托塔李天王“。


而且哪吒的形象,从汉代开始到宋代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南宋之前 , 哪吒的基本形象是三头六臂的凶恶夜叉神,


而到了南宋,他爸毗沙门天成了中国人,哪吒也自然变成了一个可爱的中国宝宝。


闭家锁的红枫


今天晚上刚刚看了电影《哪吒——魔童降世》就看到这题,很是应景。


哪吒,看名字也知道不是本土人士,而是舶来品。

哪吒之名是随着佛教的传播广为人知,是由佛教护法军神“那咤”演变而成。最初见于唐朝不空法师(唐朝开元年间高僧)翻译的梵经《毗沙门仪轨》之中。

佛教传说中,哪吒是毗沙门天王 ( 四大天王之多闻天王 )之子,母亲是吉祥天女,师傅是释迦牟尼。

那么后来哪吒怎么成了托塔天王李靖的儿子,成了道教天庭的先锋官呢?

佛教到了中原,可是传播不力,后来借鉴了道家儒家一些理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禅宗,这才在华夏九州蓬勃发展。反过来,佛教兴盛以后,道教又参考了佛教一些观点。因此佛道两家有很多共同的神祗,像关羽、慈航(观音)、阎王、托塔天王、哪吒等等。

李靖是唐初名将,战神一样的存在,因战功显赫,死后封为“卫国公”,被百姓供奉为神。

毗沙门又叫北方多闻天王,既是财神,又负责保护北方,是西域佛教国家于阗国的保护神。

唐朝时期,吐蕃称于阗国为李国,古藏文《于阗国授记》说:“于阗王Sa-nu十九岁时建立李国(即于阗),他即位为李国(Li-yul)第一代王时,佛涅盘已二百三十四年。”藏语Sa-nu意为“地乳”,来源于于阗国建国神话,吐蕃认为于阗国国王是从毗沙门神像的脑门裂出来的。

因此,吐蕃传说、佛教多闻天王和神化的李靖在中原地区相遇并掺杂在了一起,形成了我们熟悉的托塔天王形象,多闻天王的儿子哪吒也就成了李靖的儿子。

李靖虽然不是皇帝,但是在民间他是天王,不管是多闻天王还是托塔天王都是神仙,比人的地位包括皇帝都要高,加上藏地传说他还是于阗王国王,称呼哪吒为太子就不足为奇了。

有一点要指出的是,此处的“太子”和继承皇位的“太子”含义不同。

哪吒的“太”指的是身份更高,例如太夫人、太保等。继承皇位的“太”更多的指的是嫡长制下的大。古代“太”、“大”通用,《广雅》中记载:“太,大也。”

顺便为国产动画电影《哪吒》吹一下,这部电影真的太好看了,值得几刷。虽然说的是我们熟知的神话故事,但剧情走向非常出人意料,人物特点也非常鲜明,对于古文化知识表现非常到位,画面细节也真的是良心之作,推荐指数五颗星。


别酒流年


哪吒三太子的称呼由来追根溯源是因为哪吒是“舶来神”佛教那吒基础上,经过与中国本土神话的结合后形成的。

至于三太子的称呼,自然是因为那吒是佛教多闻天王毗沙门的第三个儿子。

那哪吒是如何诞生的呢?又如何成为李靖的儿子呢?

首先得了解一下中国人特有的人造神运动

中国众多神明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人造神。比如老子成为太上老君,关羽、包拯、秦琼等等。

人造神运动让许多生前名声响亮的人死后被百姓建祠纪念,甚至被国家政权认可纪念,久而久之逐渐神话,被佛道儒三家吸收成为神明。

李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渐成神。

李靖的托塔天王之路:与毗沙门天王重合

谈到历史中的李靖,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唐朝名将李靖。李靖一生东征西讨,北破胡虏,西定青海。

唐玄宗把时期,李靖被引入武成王庙享受供奉,成为其神话的资本。再加上唐传奇的演绎,李靖逐渐被神奇化,到了晚唐时期,李靖在民间被神话。

毗沙门天王原形象为右手托宝塔,左手持三叉戟。

天宝年间,据说曾帮助唐玄宗退蕃兵,于是大唐军中开始供奉毗沙门天王,唐朝军队之中,也都以多闻天王形象绘制旗帜,号曰“天王旗”,以保佑武运昌隆。

李靖的常胜军神形象与毗沙门天王的形象不断重合。

也许是毗沙门天王外族的形象不符合中国人审美,在元代时期,毗沙门天王与李靖逐渐重合。

比如《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平话后集》:“独孤角独战四将,五匹马混战,如黑杀神真武贤圣斗毗沙门托塔李天王。”

毗沙门天王从此变成了托塔李天王,而那吒顺便成为了李靖的儿子。

哪吒的诞生

在神话中,李靖有三个儿子金吒、木吒、哪吒,为什么哪吒不按五行命名呢?原因就是上面说的,哪吒是舶来神的本土化。

在佛经中,那吒是一位凶恶的夜叉神,他三头六臂降伏恶魔、安宁三界,曾经杀死那伽(多头与剧毒的蛇,在中国传播时,佛经中翻译为龙)。

如此一看哪吒的神通与故事与那吒非常像。

在儒道佛三教的交流以及民间传说中,那吒的形象被道教本土化,也许原本凶恶的形象不为中国人所喜,所以就选定了一个儿童形象作为真身,道教神明哪吒诞生。

在经历如此漫长的时间与演绎后,哪吒大约在宋代又加入了剔肉还母,剔骨还父的故事,最终在明朝《西游记》与《封神演义》中固定成经典的神明形象,托塔李天王与三太子哪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