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一路向南出發,小張和朋友們一行人疾馳在開往成都的路上,這趟南行城市探索之旅,不斷給他們帶來震撼。

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成都給北方人帶來驚喜的,絕不只是舉世聞名的大熊貓和巷子裡熱鬧的麻將館。當然,他們踏上成都土地的那一刻,心裡想得最多的就是“馬上去吃”。

到達成都市內,找到一家地道的川菜館,小張和朋友們立刻就發現了成都與北方不一樣的地方。

小張眼中的飯

是這樣的

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有硬菜,有主食,滿滿一桌才叫飯

老闆眼中的飯

是這樣的

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米=飯

小張吃飯時的碟子

是這樣的

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碟子放食物

旁邊桌的成都人吃飯時的碟子

是這樣的

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碟子放食物殘渣

但不管怎麼說,小張一行人還是心滿意足的嚐到了成都的美食,吃飽喝足,小張決定深入瞭解成都,不駕車了,坐起成都的公交,開始走到哪算哪的遊覽。

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小張懷疑自己的眼睛,但我大成都的公交站名,就是這麼神奇!

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小張搜索著成都的地圖,發現還有有很多“孿生”地名:

青龍街、青龍正街、青龍橫街、青龍路實際上相距甚遠。

槐樹街、槐樹店路、幹槐樹街、三槐樹街讓人眼花。

光華街、新光華街、光華村街真是不知所措。

蜀漢路與蜀漢街,一字之差,卻一個在一環內,一個到了二環外。

青羊西路不在青羊區而在金牛區,成華街不在成華區也在金牛區,新都區有一條錦江路。

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這是因為,很多市政道路在在建設的時候,往往業主方有工程名,施工方有建設名,而本地居民又另有別稱,建成後正式申報名字時,一路多名的問題就出現了。

外地人走在成都的街上,不光要靠導航,也要靠熱情的成都嬢嬢,“往前左拐走到頭,再往右拐到路口再往右拐就到了。”這讓認路時只認東南西北的北方人,可更暈了。

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如果將熱情好客的成都人比作這座城市的血液,給它帶來了流動的活力,那麼成都的街巷,就像它的骨骼,搭建和支撐了這座城市之軀。

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春熙路是成都第一條以“路”命名的街道。“春熙”二字取自《道德經》中“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的典故。

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春熙路本是一條窄街小巷,與走馬街相連,曾是出東門下重慶至川東的必經之路,商業繁華,百姓熙攘。

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據聞,春熙路最初打算修成直線,但當時的總府街馥記藥房老闆鄭少馥是法國領事館的翻譯,並藉此拒不拆遷,因此如今在中山廣場處,春熙東路和春熙西路,春熙南路和春熙北路都相互錯開。

現在的春熙路,地處城市中心,快速發展,已經成為了成都最繁華的街道。

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清朝時,位於如今人民南路位置的,還是古代的“高考考場”——貢院,是全川學子參加鄉試、考取舉人的地方。

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一排排整齊的考棚

解放後,這裡成為成都市政府的辦公場所。

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致公堂”前懸掛毛澤東招手像

到了1983年,人民南路北段兩側的東鵝市巷、永靖街被拆除,建成了一個更大的人民南路廣場。

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1999年,人民南路廣場再次擴建,並正式更名為天府廣場。歷史上的天府廣場經歷過4次擴建,才達到如今的規模。

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2011年橢圓中心廣場改造為正圓形

2006年全面改建後,面貌一新的天府廣場建成,地處成都的“心臟”地帶,佔地面積8.8萬平方米,周邊彙集了四川省科技館、四川省圖書館、四川省美術館、成都博物館等建築,成為真正的成都名片。

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天府廣場中心的毛主席雕像

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寬窄巷子始建於清朝初年,這一名稱來源於本地人口口相傳。

在清代,它還叫做興仁衚衕和太平胡同,它們彼此相鄰,位於成都滿城西南角屬於鑲紅旗的駐地,由於一條比較寬,一條比較窄,因此被人們稱為寬巷子與窄巷子。

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寬巷子磚木結構樓房

這裡自建成來,鮮少有達官顯貴居住,也無機關單位入駐辦公。這裡比不上春熙路商業繁茂,也不如天府廣場歷史悠久,但就是這短短的近三百年的歷史中,曾居住過不少文化名士。

著名學者于右任、張聖奘、李植、徐仁甫,著名民主人士韓文畦,書畫名家陳子莊、張采芹,諸多名士大家都曾在此落腳,他們曾穿梭生活在老百姓中間,隱於喧鬧的市井之中,這裡雖沒有達官顯貴,卻有濃厚的民俗風情。

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高圓圓主演電影《好雨時節》中的寬窄巷子

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曾經的成都與其他區域的經貿往來十分困難,在李白的《蜀道難》中,就有這樣的描寫,“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川地的險與難,以及這裡特殊的氣候、地理環境等因素導致常年頻發水旱災害,造成了成都發展遲滯。

及至秦昭王末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建成了舉世聞名的都江堰,使這座城市從此

“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謂之天府”。成都的交通、農業、商業、手工業都得以快速發展。

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漢武帝年間,更開通了以成都為起點的南絲綢之路,分東、西兩支,東支至今雲南大理,西支至今印度境內,這條延續了兩千多年的貿易通道,加速了成都的快速發展。

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經濟基礎,不少文人墨客爭相來這裡遊歷,或是訪友,或是遊學,或是長久定居發展。

三國時期蜀漢名相諸葛亮,就曾久居於雙流廣都附近,《華陽國志》中提到,“亮居城南田疇”,《元和郡縣誌》稱,“諸葛亮舊居在雙流縣東北八里,今謂之葛陌”,“廣都縣南十九里,有諸葛亮宅”

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西晉文學家張載,曾從洛陽出發,行程五千餘里,來探望在成都任職的父親。在蜀期間,張載深入考察和了解了蜀地的山川、歷史與民俗風情。

在此期間,他作下著名的《登成都白菟樓》,“西瞻岷山嶺,嵯峨似荊巫”,道不盡蜀地山川之巍峨,樓宇之雄偉,“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區”一句成為我國曆史上最早的茶事詩句。就連左思創作《三都賦》時,也曾特地造訪張載,向他討教詢問岷邛之事,由此可見張載對於成都文化的瞭解。

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隋唐時期,成都已經成為了文人學士留戀駐足的一方寶地。

在隋末唐初的詩人李端所做的《送友人遊蜀》中,“本是風流地,遊人易白頭”,是對友人的不捨,同時一語破的,道出了成都,是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唐代最為著名的“詩聖”杜甫,因避戰亂,幾經輾轉來到成都,在此留下了“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的千古絕唱。

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南宋時,陸游騎驢入川,深入考察蜀地風土民情,並萌發出了“終焉於斯”的念頭,在《夢蜀》中,他感嘆“自計前生定蜀人”,也曾在杜甫草堂附近,浣花溪畔開闢菜園,躬耕於蜀州。

最讓人感懷的,是他離開成都東歸的路上,沒有表現出終於要歸鄉的歡愉之情,反而抒發了,“臥聽金山古寺鐘,三巴昨夢已成空”,表達對成都生活的眷戀。

初到成都的北方人,來了你就走不脫

成都,用它獨有的歷史背景,厚重的文化底蘊和這裡熱情好客的本地居民,成為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成都這座城市,聚得起各種夢,也包容得了各種不同,這裡是你的故鄉,這裡也是我的夢想。

《成都街巷志》 袁庭棟

《華陽國志》 常璩

《元和郡縣誌》 李吉甫

《社會科學研究》2003年第5期 莫礪鋒

# 今日話題 #

你身邊有來自北方的朋友嗎?

你們的生活小習慣有什麼不同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