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记身残志坚、奉献山区的青年教师巫春明

胡典华、刘祖刚


为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记身残志坚、奉献山区的青年教师巫春明


左撇子大家常见,用左手应付生活中大量事物,算是奇迹,用左手备课写教案那就极为罕见。在遂川县西溪乡文坳教学点,就有这样一位失去右掌的年轻老师巫春明,他身残志坚、不忘初心,扎根山区教书育人……让我们一起回顾他的心路历程。

为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记身残志坚、奉献山区的青年教师巫春明


遭打击不坠求学志


为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记身残志坚、奉献山区的青年教师巫春明



为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记身残志坚、奉献山区的青年教师巫春明


巫春明出生在遂川县大汾镇一个偏僻的山村,住房是一处座落在山顶的老房,父母近乎文盲,家里经济来源全靠春播秋收。小学时,放学和周末都与牛为伴,因为那是最值钱的家当。初中,他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但初三下学期开学时,父亲突然说:儿啊!我们家情况你也知道,就算考上了重点中学,也供不起。不如早点挣钱成家!

当时,年幼的巫春明心情异常沉重,但也明白,就算跟亲戚朋友借,他们的日子也一个比一个苦,就这样,他辍学了……

面对如此境遇,巫春明怎能甘心,他决定外出打工赚学费。但天有不测风云,意外从天而降。上班时,他右手被机器碾压,当时血肉模糊,伤势很严重,只有截肢才能保住右手。

当巫春明醒来,发现右肢下半截没有了。正值青春年少,今后该如何面对?当时,他情绪低落至极。幸好,没有一直消沉下去,更没自暴自弃,心中坚信,知识能改变命运,能在他人面前展现出自信。巫春明自言自语:我残,但我不废!

巫春明决定要重新回到学校,就开始锻炼左手写字。手握不住笔,一笔一划都很艰难,就好像回到最初右手写字那会儿。因为要赶在开学前左手能写字,能完成作业。他告诫自己:必须要努力!

这2个月里,巫春明一遍一遍地练,每天强迫自己练多少,练到何种程度,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常常是练到三更半夜。

经此锤炼,巫春明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中考时,顺利考上了省重点中学——遂川中学,而后三年寒窗,2016年,又考入了赣南师范大学。

为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记身残志坚、奉献山区的青年教师巫春明


为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记身残志坚、奉献山区的青年教师巫春明


走稳育人第一步


为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记身残志坚、奉献山区的青年教师巫春明


大学毕业后,巫春明回到家乡,他想一边代课一边准备教师招聘考试。于是,他去大汾中心小学应聘。

当时,校长看他手有不便,有意留校任教。但巫春明早就听说桃坪偏远,条件艰苦,年轻教师几乎都不愿去,唯一的代课老师因为山路崎岖,骑车不慎掉河里受伤了,没办法继续给孩子们上课了。想到老师可有所选择,孩子们别无选择,便主动请缨,去一人一校的桃坪教学点。

教学点就位于秀美壮观的桃坪梯田脚下,只有5个在校生,巫春明的家离学校有几公里。因为中午要给孩子们做午饭,他每天早上都提前一小时到校准备食材。刚开始,考虑到左手切菜不灵活,耗时长,就先把饭煮好,菜切好。他每天尽可能把饭菜做的可口些,让孩子们吃得饱,还经常把家里的菜和水果,带给孩子们分享。有几个学生家住山顶,每天放学都担心安全,巫春明送他们过河后,目送上到山顶才自己回家。

巫春明刚到桃坪小学时,校舍新建不久,操场上到处堆满了钢筋、铁丝、带钉子的木板木头等建筑废料,这样的校园环境,对学生安全非常不利。他就自己动手清理,5个孩子看到老师累的汗流浃背,都来帮忙。如此善良懂事的学生,巫春明也感动了。附近村民看见,也都来搭把手。足足辛苦了一天,终于把操场清理干净了,巫春明也长舒了口气。


为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记身残志坚、奉献山区的青年教师巫春明


有了好的环境,接下来就是提升教学质量。虽然用左手备课、板书,但他会坚持上好每一节课。这份认真,让孩子们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虽只是名代课教师,但工作得到了上级好评,家长、村民们一致肯定。

为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记身残志坚、奉献山区的青年教师巫春明


为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记身残志坚、奉献山区的青年教师巫春明


新上岗初心依旧



为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记身残志坚、奉献山区的青年教师巫春明


有信念、肯执着,理想就会实现。2018年9月,通过努力,巫春明终于实现了梦想,考上了教师。选岗后,他来到西溪乡。报到那天,校领导了解到实际情况后,考虑村小都比较偏远,住宿条件差,决定将其留在中心小学。

没想到,巫春明偏向领导申请,去边远教学点工作,并说:“我在偏远教学点任教过,深知孩子更需要什么样的老师,请领导信任我。”就这样,巫春明来到了文坳小学。

从开学报到的第一天起,巫春明坚持早起,几乎是每天最早到校、最晚离开的那个人。他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早上孩子们打扫完卫生,就带他们读书。下午放学后,给学困生补课,或批改作业,有时天黑,才回到中心小学的宿舍。

朋友们不解,为什么这么多课余时间,都无私花在学生身上。巫春明说:“既然选择当老师,就要爱这行,花时间陪伴孩子们成长!”通过汗水“浇灌”,一年下来,孩子们取得了可喜进步。他坚信,多陪一秒,就可能让他们多进步一点。所带班级形成了求知、勤奋的良好班风,文坳小学的工作受到上级表彰。

因为入职不久,教育扶贫对巫春明来说,是一门陌生课程,但他经常深入贫困家庭,了解家庭及学习情况,精准帮扶。冬天,残肢因血脉不通生冻疮,肿了起来,疼痛剧烈难忍。但依旧咬牙坚持。

因早年因贫辍学,外出打工不幸发生意外,他暗暗发誓,在能力范围内,决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从学校流失。一个贫困学生的妈妈有些精神残疾,经常认为儿子在学校受欺负,便把孩子领回家,不让上学。得知情况后,巫春明立即拨通电话。

一开始,孩子父亲说无法阻止这种举动。巫春明告知不去上学的总总弊端,还搬出自己的经历长谈。此后,这个学生再无旷课情况。

为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记身残志坚、奉献山区的青年教师巫春明


为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记身残志坚、奉献山区的青年教师巫春明


为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记身残志坚、奉献山区的青年教师巫春明


甘为山村守清贫


在文坳小学工作一年后,原校长临近退休,因为平时认真负责,西溪中心小学领导便征求巫春明意见,能否挑起村小负责人这份重担,不畏挑战的他欣然同意了,尽管知道肩上又多了一份责任。

开学前一天晚上,食堂阿姨因家中变故,突然辞职不干了。巫春明跟其他老师们说:“没关系,自己先动手,我有经验。”第二天一早,他就来到学校。就这样,孩子们吃上了暖心的午餐。

但长久没食堂师傅肯定不行,不能老师长期顶班,而耽误了孩子们的学习。巫春明去村里物色,但大部分人嫌工资低。最后,在他苦口婆心劝说下,有一位阿姨答应了。待他回到宿舍,已是晚上11点了,虽然满身疲惫,但心里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不少同学和身边人不解巫春明,为什么会一心留在偏远的山区教学点,劝他早点出来准备往县城或更大的城市“跑”,呆在那没前途。他乐呵呵地说:“哪里教书都一样,不一样的是当工作还是当事业,我希望能为家乡农村教育事业贡献力量,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优秀老师留下来,乡下孩子们太需要!”

在日记里,巫春明写道:作为教师,不需要谱写高亢的赞歌,也不需要树英雄的旗帜。一本本作业的辅导批改、一天天甘于寂寞的钻研、一次次甘于清苦的奉献,点点滴滴都汇成了学生成长的轨迹,对得起学生和家长的信任。虽然我肢体有点残疾,但我愿用不完整的双手,为山村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


为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记身残志坚、奉献山区的青年教师巫春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