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的王朝,千年的土司——芒部隴氏千年歷史

提起芒部這個名字,現在知道的可能不多,今天我們來理一理這個曾經統治千年的彝族大姓在古芒部這個地方的歷史。

百年的王朝,千年的土司——芒部隴氏千年歷史

彝族同胞

彝族是中華大地上一個古老的民族,來自於古稱“西南夷”。彝文古籍記載早先彝族先民以今昭通魯甸壩子為中心,大約相當於中原戰國時代,有個叫篤慕的部落居住在以洛宜山為中心的滇東,篤慕的六個兒子分支到西南三省,傳播了彝文化主體構件,融合了大量部落,形成彝族的雛形,史稱彝族"六祖分支"。

一直到東漢時期,彝族先民都是這一片區域的主要活動者。那時候有一個彝族部落首領名叫烏蒙。勢力強大。所以他所在的地區的名字就以烏蒙命名。又過了一兩百年,三國時期,三國分立,一個叫做芒布的彝民首領帶領族群來到芒部。當地在未來的接近一千年的時光裡就一部落首領的芒部為名。他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古芒部。今天的雲南東北部鎮雄、彝良威信一帶。前面說的烏蒙就是今天的昭通魯甸一帶。歷史上他們長期是平等的兩個部落關係。

百年的王朝,千年的土司——芒部隴氏千年歷史

今鎮雄地方在西漢強盛時期其實已經納入了中央政權郡縣化管理。漢武帝時在當地設立南廣郡。今天鎮雄南廣大街的名字出處就在此。但接下來中原大亂,對邊疆的控制力度就相應變弱。三國諸葛亮南征時。當地已經是彝民芒部部落占主導地位。在諸葛亮南征時,芒部出兵出糧。諸葛亮北返後,對於南中地區是因其習俗。所以芒部彝族隴氏先祖對芒部地區的統治那時候就已經確定了。

接下來的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群雄並起。今雲南貴州的西南夷部落事實上處於獨立狀態。當然在中原王朝的記載裡也就不多。芒部彝族先民在這片土地繼續著他們的生活。

百年的王朝,千年的土司——芒部隴氏千年歷史

彝族部落遺蹟

到了下一個大一統的大唐盛世,偏偏標誌著唐王朝由盛轉衰的安史之亂的導火索跟古芒部先民部落還有一定的關係。當時芒部作為南詔的邊疆部落,處於抵抗唐軍的第一線。天寶戰爭南詔就是在芒部地區先給予唐軍以較大的殺傷。最終唐軍在洱海邊上全軍覆沒。大唐中央空虛。給了安祿山起事反叛的好機會。

今天的整個大渡河以南事實上在唐宋時期保持獨立的狀態。而芒部部落無論是南詔還是大理國。都是他們與中原王朝交界的爨東三十七部中的一個部落。中原王朝留下的記載較少。但有限的記載裡可以確定在宋朝當地彝族首領就以隴為姓了。

古芒部重新進入中原王朝視野是在蒙古人滅亡大理。把今雲南地區重新納入版圖之後。芒部首領隴氏接受元王朝的冊封。

元朝立國未久,就被起於南方的朱明王朝推翻。明王朝在統一全國的過程中。先統一了四川。然後著手從四川和貴州兩路出發,征伐雲南。當時的芒部隴氏土司是最早臣服明王朝的彝族部落之一。後來為了離間雲南少數民族部落的關係,便於明王朝對雲南的統治。朱元璋把烏蒙、東川、芒部土司的地盤劃歸四川管轄。在部落內部,保留少數民族土司制度。今鎮雄、彝良、威信等地區維持隴家的統治。

百年的王朝,千年的土司——芒部隴氏千年歷史

在明朝嘉靖年間,因為隴氏族人爭奪土司繼承土司權引起亂局,明王朝短暫的在芒部進行改土歸流。但引起土司的反撲,後不得不恢復隴家的世襲芒部土知府地位。

隴家的統治一直持續到清朝雍正年間。雲貴總督鄂爾泰趁烏蒙和芒部土司早逝,繼承人年幼的時機,大軍壓境進行改土歸流。彝族隴氏家族在芒部一千多年的統治才最終結束。從三國時期到清雍正年間。隴氏統治了芒部地方一千多年。真可謂是百年的王朝。千年的土司。

雍正為了方便鄂爾泰改土歸流。把烏蒙、東川、芒部這些土司部落又劃歸雲南管轄。並把烏蒙改名為昭通。芒部改名為鎮雄。以割斷與原來土司統治的歷史。

百年的王朝,千年的土司——芒部隴氏千年歷史

鎮雄雲海

但隴氏畢竟作為一個千年大族。在失去世襲土司地位後,在鎮雄這塊土地後繼續發揮他們的影響力直到近代。49年之前鎮雄的最後一任縣長隴鈞府。滇軍將領,講武堂畢業生隴生文,以及紅軍長征剿滅的鎮雄牛場大地主隴寡婦家都是隴氏後人。

千古風流,如今統治古芒部千年的隴氏在鎮雄留下一個叫芒部的鄉鎮。殘留的些許遺蹟述說著這個彝族大家族的輝煌和過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