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十年 這些公司被處罰 內幕交易、財務造假……

大象IPO

記者:胡穎君


深交所提供的數據顯示,自2011年以來,共有141家上市公司曾遭遇累計200次紀律處分,從處分類型來看,152次為“通報批評”,還有47次為“公開譴責”以及1次“公開認定不適合擔任上市公司董監高(不含董秘)”。

1

創業板成立十年來,上市公司“內幕交易”、“財務造假”、“違規減持”等各類違規行為層出不窮,並有逐年遞增之勢。

深交所提供的數據顯示,自2011年以來,共有141家上市公司曾遭遇累計200次紀律處分,從處分類型來看,152次為“通報批評”,還有47次為“公開譴責”以及1次“公開認定不適合擔任上市公司董監高(不含董秘)”。

創業板十年 這些公司被處罰 內幕交易、財務造假……

界面新聞記者根據深交所官網提供的紀律處分數據整理發現,創業板公司違規情況大致可以分為四類,分別是信息披露違規、股票交易違規、公司運作類違規、財務類違規。其中,股票交易類違規數量最多,佔比38.80%,其次是財務類違規,佔比35.52%。

創業板十年 這些公司被處罰 內幕交易、財務造假……

一、信息披露違規

信息披露違規主要指上市公司重大事項未及時披露,或者披露不完整、不準確等情況。界面新聞統計發現,創業板成立以來,共有37家上市公司因信息披露違規遭遇深交所紀律處分。其中,6家公司遭深交所“公開譴責”,其餘31家為“通報批評”。

創業板十年 這些公司被處罰 內幕交易、財務造假……

因信披違規遭深交所“公開譴責”的公司名單

旋渦中的暴風集團,在繼實控人馮鑫被捕、遭深交所下發問詢函後,再次因信披違規被罰。

2019年9月17日,深交所公告稱,決定對暴風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馮鑫以及時任董事兼董事會秘書畢士鈞給予公開譴責的處分。

公告顯示,經查明,暴風集團、馮鑫與光大浸輝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於2016年3月2日簽署《關於收購MP&Silva Holding S.A.股權的回購協議》,約定因暴風集團未能在18個月內完成對MPS65%股權收購所造成的特殊目的主體的損失,暴風集團需承擔賠償責任。

對於上述回購協議,暴風集團未及時履行相應的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深交所表示,暴風集團的違規事實清楚,情節嚴重。暴風集團提出的申辯理由不成立,對其申辯不予採納。

二、股票交易違規

股票交易違規主要包括重要股東內幕交易、短線交易、違規減持等。截至目前,共有71家上市公司因股票交易違規遭深交所處罰。其中,短線交易及敏感期股票交易15家,另有56家屬於違規減持。

創業板十年 這些公司被處罰 內幕交易、財務造假……

因股票交易違規而遭深交所“公開譴責”的公司名單

曾經的“東莞首富”,創業板白馬股易事特的實控人何思模便因操縱市場遭深交所公開譴責,併為此付出1.28億元的代價。

2016年11月28日,易事特發佈公告稱將實行10轉30的高送轉預案。該高送轉預案一經推出,易事特股票便水漲船高,連續6個交易日上漲,其中更是連續5個交易日漲停。

在易事特股價上漲之後,其實控人何思模在當年12月1日、12月5日利用易事特員工平臺賣出易事特120萬股與299.26萬股,且未能及時披露員工持股計劃減持情況。並且,其還操控名為“朱琦”的證券賬戶,將該賬戶所持全部易事特股票賣出。上述兩項交易扣稅後共計獲利8301.03萬元。2017年1月13日,何思模借用朱琦證券賬戶買入易事特股票,於當年2月3日至8日賣出。

深交所表示,經查明,易事特實控人何思模的上述交易行為構成短線交易,決定對何思模給予公開譴責的處分。與此同時,證監會也對易事特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決定對何思模沒收違法所得6399.7萬元,並處6399.7萬元罰款;根據當事人短線交易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與社會危害程度,對何思模給予警告,並處以10萬元罰款。

三、公司運作類違規

公司運作類違規主要包括非經營性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的行為。創業板成立以來,共有10家上市公司因違規佔用上市公司資金遭深交所處罰。其中,5家為公開譴責,分別為天翔環境(300362.SZ)、科融環境(300152.SZ)、千山藥機(300216.SZ)、欣泰退(300372.SZ)、天龍光電(300029.SZ),另有5家遭“通報批評”。

創業板十年 這些公司被處罰 內幕交易、財務造假……

違規佔用上市公司資金名單

自去年10月份首次爆出債務逾期以來,天翔環境接二連三遭遇糾紛訴訟、銀行賬戶凍結、資產凍結等事項,公司可持續性經營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屋漏偏逢連夜雨,因實控人違規佔用公司資金及信披違規等問題,天翔環境被深交所公開譴責。

2019年9月25日,深交所公告稱,決定對天翔環境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鄧親華,董事兼總經理鄧翔,董事兼副總經理王軍,董事兼財務總監婁雨雷給予公開譴責的處分。此外,深交所還認定,鄧親華及其兒子鄧翔,五年內不適合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公告顯示,經查,截至2018年末,鄧親華非經營性佔用公司資金共計24.31億元。實際上,早在今年5月份,鄧親華便因違規佔用資金被證監會予以頂格處罰,罰款90萬元。

此外,天翔環境還存在對外擔保未履行審議程序,也未及時履行臨時信息披露義務等問題。去年1月,天翔環境為供應商成都正其機械設備製造有限公司提供3億元的存單質押擔保,直至今年2月才披露該事項。去年3月,天翔環境為鄧翔提供1500萬元擔保,直至同年9月才披露該事項。公告顯示,天翔環境及其關聯人涉及對外擔保,但未及時披露的資金金額達3.68億元。

四、財務類違規

財務類違規主要包括重大會計差錯、審計報告為“無法表示意見”、業績預告與經審計後業績存在重大差異未及時修正以及虛增利潤在內的財務造假行為。其中,萬福生科(300268.SZ)(現為佳沃股份)、金亞科技(300028.SZ)、欣泰退、海聯訊(300277.SZ)、爾康製藥(300267.SZ)為代表的8家公司遭深交所“公開譴責”。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欺詐上市,欣泰電氣成為創業板第一家被強制終止上市的公司。

創業板十年 這些公司被處罰 內幕交易、財務造假……

因財務類違規而遭深交所“公開譴責”的公司名單

2014年欣泰電氣登陸創業板。然而,為了實現發行上市的目的,解決欣泰電氣應收賬款餘額過大問題,欣泰電氣卻不惜在IPO的申請文件中“做手腳”,證監會於2015年調查發現,公司從2011年到2014年,持續4年6期財務報告,每期虛構收回應收賬款從7000多萬到近2億元不等。

2017年6月23日,深交所決定欣泰電氣股票終止上市。欣泰電氣就此成為了首個因欺詐發行被強制退市的上市公司和創業板首家退市公司,業內人士稱其為“創業板退市公司的範本”。

創業板28星宿之一的金亞科技也因涉嫌欺詐發行股票被強制退市,這也是繼欣泰電氣後,A股第二例欺詐發行強制退市案例。

金亞科技上市以後宣佈進軍“電子競技”“互聯網支付”等熱門領域,受到資本市場的瘋狂追捧,公司股價一度漲幅超5倍。

好景不長。2015年6月,金亞科技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兩年後,金亞科技財務造假結果水落石出,調查發現,金亞科技為了達到發行上市條件,通過虛構客戶、虛構業務、偽造合同、虛構回款等方式虛增收入和利潤,騙取首次公開發行(IPO)核准。

數據顯示,自2016年以來,深交所已三次對金亞科技的違規行為進行處罰,違規原因包括“預告業績與經審計業績出入較大”、“實控人非經營性資金佔用”、“重大會計差錯”、“審計無法表示意見”等。

2017年6月27日,深交所發佈公告稱,正式啟動對金亞科技的強制退市程序。今年5月13日金亞科技被暫停上市。在暫停上市前,金亞科技已經淪為仙股,股價為0.77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