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掌握了100种祛肝火的方法,却总是失败,6种情况要分清

牙龈疼,你肝火旺;

长口疮,你肝火旺;

口臭,你肝火旺;

小便黄,你肝火旺;

·······

听说你掌握了100种祛肝火的方法,却总是失败,6种情况要分清

肝火旺,我们在生活中已经听了N遍了,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老朋友,但是你也应对了,什么菊花茶,什么龙胆泄肝丸,吃来吃去,肝火还在,你却没有办法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先按下不讲。

先说一句:题目里的100种方法仅是泛指,我们先来看下什么样的表现才能判断为肝火旺呢?

看口部:口干,口苦,口臭,舌苔发厚,牙龈红肿,这些都是肝火旺的症状。

看睡眠:肝火旺时晚上睡觉时出现睡眠不稳,多梦,容易被惊醒,失眠。

看脾气:肝火旺时还容易心烦意乱,容易发怒,控制不住脾气。

看全身:精神不好,容易瞌睡,头晕,脸色发红,身体闷热,肝火旺的人容易疲倦。

女人肝火旺的症状:经期推迟,月经不调,经血量没有规律等。

小孩肝火旺的症状一般出现在夏天:喜欢蹬被子,有时候还打呼噜,暴躁易怒。

听说你掌握了100种祛肝火的方法,却总是失败,6种情况要分清

肝火证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外火、内火两大类。内火是指由于人体内气血津液及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一系列病理反应。因其具有燔灼焚焰,升腾上冲,消耗阴液,使物质腐败,生风动血,灼津成痰等病理特点,临床常见面红目赤、肿痛、头胀头痛、烦躁易怒、失眠、口干喜冷饮、尿黄便秘,或见出血、暴鸣暴聋、舌质红、苔黄、脉数等。

这些表现都具有“热”、“赤”、“干”、“急迫”等火的特征,故取类比象而称之为火证。肝为刚脏,内寄相火,体阴用阳,其性喜条达,主动主升,故内生病理之火与肝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凡是肝之相火(阳气)偏旺或太过,出现热象及冲逆现象的,概称为肝火。

中医理论中,肝火旺盛的“火”是外邪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之一,由 肝火旺盛于外界气候变化,引起人体的“邪气”。中医用“火”来形容身体内的某些热性症状,上火的程度较“热气”还重。一般所说的上火,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

听说你掌握了100种祛肝火的方法,却总是失败,6种情况要分清

我们来看下肝火旺该如何正确辩证改善呢?

肝火上炎

表现:头晕胀痛,耳鸣,面红,目赤肿痛,急躁易怒,心烦不眠或多梦,口苦口干,便秘,尿短黄,或胁肋灼痛,衄血吐血,妇女月经量多、超前,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则: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宜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听说你掌握了100种祛肝火的方法,却总是失败,6种情况要分清

肝火犯肺

表现:咳嗽痰中带血,痰质浓稠,咯吐不爽,心烦口渴,颊赤,便秘,舌苔黄,脉弦数等。

治则:清热化痰,止咳止血

宜用:咯血方加减

肝火犯胃

表现:胁肋胀痛,呕吐吞酸,嗳气,口干,舌红、苔黄,脉象弦数等症。

治则:清泻肝火,降逆止呕

宜用:左金丸加味

肝火挟痰

表现:昏仆抽搐,吐涎,平时急躁易怒,心烦失眠,咯痰不爽,口苦咽干,便秘溲黄,病发后,症状加重,彻夜难眠,目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治则:清热泻火,化痰开窍

宜用: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

听说你掌握了100种祛肝火的方法,却总是失败,6种情况要分清

火旺阴亏

表现:口干,舌红,少苔,潮热,盗汗,便秘,小便灼热,脉细数等。

治则:壮水之主,培左肾之元阴

宜用:左归丸加减

肝火郁结

表现:目赤肿痛,易惊多怒,不能安卧,尿赤、便秘,脉洪实者。

治则:清泻肝火。

宜用:泻青丸合逍遥散加减

肝火是小,也常见,但祛之还是需要详细辩证清楚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