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在众大臣都主张放弃台湾,为什么坚持要收复台湾?

耕耘我以我血荐轩辕


当时的情况其这么样的,因为在清朝之前没有任何一个中原王朝在台湾有过军事以及行政活动,再加上台湾海峡凶险以及没有开发,烟瘴肆虐,加之还有凶悍的原住民,历朝历代对台湾都没有什么兴趣,至多管到澎湖列岛。所以严格来说,台湾长期是无主之地。

虽然明末荷兰东印度公司曾经将台湾作为东亚贸易的中转站,但是问题在于,台湾岛由于尚未完全开发,无法解决岛上荷兰人的补给问题,最主要的是粮食问题,而且荷兰人如果要开发台湾的土地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且收益时间很长,还要时刻提防那些仇视外来者的土著偷袭,这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并不叫问题,但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只是个股份制的商业公司,自然会对成本和收益十分敏感。所以荷兰东印度做出了逐步退出台湾的打算,台湾岛上的公司雇员在逐步缩减,只不过让他们没料到的是,郑成功来黑吃黑了。

郑成功通过各种小道消息,以为台湾是一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世外桃源,再加上其在大陆上根本无力同清朝抗衡,再加上他了解到荷兰东印度公司退出台湾的规划,所以自然就把盯上了远离大陆的台湾。

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郑成功是个军阀,他要的既不是明朝也不是清朝,始终都是为了郑氏的家族利益。郑成功的目的,就是继续保证郑氏集团独立的经济利益以及独立的行政权和军事指挥权。说白了郑成功要的就是郑氏独立王国而已,他打着南明的旗号不过是在给自己找合法性罢了。

郑成功:朱由榔死活关我屁事

只不过,荷兰虽说当时已经是过气网红,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仍然凭借欧洲城防和火器打的郑大木不要不要的,而且因为缺粮还有大量的士兵饿死。最后,弹尽粮绝的荷兰东印度公司雇员们荣誉投降,并乘船返回巴达维亚。

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郑大木发现台湾尚未完全开发,并非是物产丰富的世外桃源,而且台湾产量最大的不是粮食作物而是经济作物,再加上台湾岛仇视外来人的土著,所以郑氏集团接手的可谓是一片蛮荒之地,极为依赖于大陆的经济输入。同时清朝根据自身水师虚弱以及郑氏集团需要大陆的资源这些特点,再加上当时的洋人普遍承认清朝之后,针对性的推出了迁界禁海的政策。

迁界禁海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经济封锁,断绝台湾同大陆的经济往来,使得郑氏集团陷入了经济危机当中。与此同时,清朝还大量招降郑氏人员,还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因为毕竟台湾的经济产出无法供养郑氏集团,所以大量的郑氏官兵选择投诚清朝。

另外,在清朝看来,郑氏都是中国之人,所以必须回归中国,接受清朝的统治。这就和郑氏产生了结构性矛盾,因为郑氏追求的就是独立,而不是接受中原王朝的统治。这也是为什么郑经会提出效仿朝鲜、琉球向清朝称臣纳贡,拒绝轻便剃发、登岸的条件。所以康熙那块也是先礼后兵,郑氏给脸不要脸就不要怪康熙跟丫动手了。

康熙二十二年,施琅统帅水师渡海平台,在澎湖消灭郑军赖以生存的水师,迫使郑氏集团打消了幻想,向清朝投降。所以,郑氏以及其文武官吏也只能剃发登岸。但是在善后问题上清朝内部陷入了争议,主要症结就是弃台和保台之争。

因为台湾在历史上并没有被哪个中原王朝管辖过,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台湾乃是化外之地;再者,当时台湾是尚未完全开发,在正统汉儒看来是烟瘴之地,而且岛上还有所谓的食人凶蕃(实际上当时尚处于刀耕火种状态的台湾原住民仇视并袭击外来移民,这也是很多为什么开化的原始部落的通例,至于是否吃人不知道,但是汉人到了台湾没少猎杀原住民炼蕃膏,而且一直吃到日占时期);更何况台湾经济产出实在是太低,无法维持帝国对台湾的管理,需要帝国的财政补贴,是个吞金兽,得不偿失。所以弃台派在当时有非常深厚的理论基础。

原住民出草实际上是为了争夺生存空间

实际上正统汉儒能有弃台的观点并不奇怪,因为汉儒毕竟没有那么长远的战略眼光,而且乾隆年间清朝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之后还有汉儒主张放弃新疆。所以我才说,弃台的观点并不奇怪。

不过以施琅为首的保台派则认为,台湾虽然是化外之地,而且瘴疠肆虐、经济产出低下,还有那些食人凶蕃,但是台湾是沿海四省的要冲,并提出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的观点。

也正是这一点说动了康熙,因为清帝国对外开疆拓土的战争都是建立在本土安全的这一前提之下,所以康熙不可能不重视施琅的观点。所以,台湾在次年成为清帝国的台湾府,后来又升级为台湾省。

实际上,从地缘战略的角度来说,台湾不仅可以成为东南沿海的屏障,而且由于台湾在当时东亚贸易航线中转站的地位,台湾向北可以牵制琉球、日本,向南也可以压制南洋列岛。而且在今天,大陆复台之后,台湾将成为大陆深入太平洋的前进基地,进而可以成为中国向太平洋各个岛国施加影响力的桥头堡。

康熙由于时代的限制可能想不到这么长远,而康熙采纳施琅保台的观点,并将台湾岛纳入帝国版图的举措,对中国来说可谓是功在千秋。其实说句不好听的,如果康熙不消灭正式,那么台湾就是第二个新加坡。

只不过有意思的是,今天的岛民居然数典忘祖,妄图在一个小小的岛子上自立乾坤。不管你们问呢想,反正我觉得很可笑,因为这是要重蹈郑氏的覆辙,所以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全文完


北洋海军炮手


康熙皇帝之所以要攻取台湾,主要目的就是要消灭郑氏割据势力,因为郑氏集团的存在可以直接威胁东南沿海,而东南沿海各省自唐宋以来就已经成为各个封建大一统王朝的主要的赋税来源地,既然伤害到了清朝的国防安全和财政来源,那么自然成为清朝的眼中钉,康熙皇帝当然想要除之而后快,家里的金库旁边放着一个随时会原地爆炸的火药桶,搁谁谁愿意啊!之所以会发生分歧主要是消灭郑氏集团后台湾是“弃”还是“留”问题展开的。

话说郑氏集团在明末清初之际,确实是不可小觑的反清力量。在顺治十四年(1657),郑成功被明桂王封为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一心以反清为己任。在顺治十六年(1659)的六月,率大军由崇明岛入长江,其麾下铁人军在镇江之役中还成建制的歼灭了由提督管效忠带队的精锐八旗4000人,“效忠初出兵四千,止存百四十人”,并一度包围南京,在郑成功的威慑下,东南四府三州二十四县望风投降,清廷“东南大震,军报阻绝”。甚至惊动了清世祖福临,差点要亲征郑成功,“世祖幸南苑,集六师,议亲征”。但是,由于郑成功轻敌大意,中了清廷两江总督郎廷佐的缓兵之计被偷袭后,大败,麾下精兵猛将损失颇大,元气大伤。



在顺治十八年(1661),郑成功考虑到金门、厦门发展受限,为了开辟新的反清基地,遂决意夺回台湾,在驱逐荷兰殖民者后,设立政府机构、开荒屯田,着力将台湾打造成抗清根据地。而在康熙元年(1662)年,一代英豪郑成功逝世,年仅39岁。其子郑经承袭了延平郡王的爵位,与清廷继续形成对抗态势。

当然清廷也深知郑氏集团的威胁,对于清廷来说郑氏一日不除,便有如鲠在喉、如芒在背之感,为了攻灭郑氏集团在夺取厦门和金门后,三次发兵攻打澎湖列岛,但是由于当时清朝国内局势动荡(宫廷斗争、消灭永历政权、削除三藩等),加上并未组建肩负渡海作战重任的水师,均以失败而告终。在一时无法消灭郑氏集团的情况下,清廷采取了极其严厉的封锁措施,切断台湾与内地的经济联系来达到削弱郑氏集团的目的,即“禁海令”和“迁界令”。

“禁海令”颁布于顺治十三年(1656)六月,命令浙江、福建、江南、广东、山东、天津等地地方官禁止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将粮食等物资买卖于郑氏,违者重罚。

《清世祖实录·卷一百二》: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贸易者,或地方官察出,或被人告发,即将贸易之人,不论官民奏闻正法,货物入官,本犯家产,尽给告发之人。


但是,实行五年以来,效果却并不显著,郑氏仍然可以通过走私的方式取得物资供应,于是在郑氏降将黄梧的建议下,下达了更为严厉的“迁界令”。

《台湾外记·卷十一》:若从山东、江、浙、闽、粤沿海居民尽徙入内地,设立边界,布置防守,则不攻自灭也。

这项措施得到清廷的迅速落实,沿海居民集体内迁三十里,三十里内村庄全部毁弃、焚烧,制造宽大三十里的无人区以断绝郑氏集团获得任何物质补充的可能。

《海上见闻录·卷二》:至是,上自辽东、下至广东皆迁徙,筑垣墙、立界石,拨兵戍守;出界者死。百姓失业流离,死亡者以亿万计。




无疑“禁海令”和“迁界令”给沿海的民生造成了严重破坏,原本经济繁荣的沿海省份损失根本无法估量,但这个政策确实给依赖大陆的郑氏集团造成了严重的杀伤,清廷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自残式政策正掐中了郑氏集团的软肋。

以郑成功的幕僚杨英所写的《从征实录》来看,郑氏集团的作战给养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大陆,而当时台湾开发并不充分,迁界禁海措施一出,无法从大陆获得物资补充,郑军的经济生活立刻陷入困难,这样的记载比比皆是。

《从征实录》永历十四年八月:户官运粮船犹不至,官兵至草木子充饥,日忧脱巾之变。
《从征实录》永历十四年八月二十二日:时粮米不接,官兵日只二餐,多有病没,兵心嗷嗷。


在出台严厉封禁措施的同时,清廷着力对郑军将领展开招抚活动,郑军条件因为经济封锁变得越来越艰苦,艰苦条件下一时军心浮动,面对清廷的招抚,郑氏集团的官兵出现了大量降清的情况,仅仅康熙元年(1662)至康熙三年(1664),就有投诚官员3985名、士兵40962名、官兵家眷64230名、大小船只900余艘。



随着三藩之乱的逐渐平定,攻取台湾消灭郑氏集团进入了康熙皇帝的规划之内,康熙皇帝决定加大招抚力度继续分化郑氏集团,“郑锦虽无降意,其附逆人民,有革心向化者,大将军康亲王仍随宜招抚”,而福建布政使姚启圣充分执行了康熙皇帝的意图,进行大规模招降策反活动,在漳州修筑“修来馆”,以官爵和资财招纳郑氏官兵,搞得郑军上下军心浮动,又开启了一波投诚浪潮。前后投诚者竟达10余万之多(仅以人数较多者记之,千把人忽略)。

《清圣祖实录·卷八十》:廖琠等率伪官三百余员,兵一万二千余人诣军前降。
《清圣祖实录·卷九十》:伪总兵杨禄、张辉等大小伪官,共二千五百余员,兵丁二万五千九百余名。
《清圣祖实录·卷九十》:招抚江机等率领伪官一千一百三十八员,兵丁四万三千六百二十九名投诚。
《清圣祖实录·卷九十一》:伪将军杨彪,即杨一豹,率领伪官兵三万一千余员名投诚。

康熙二十年后,平定三藩之乱,康熙皇帝决意攻取台湾,此时,清、郑双方实力持续拉大,在强大的财政支持以及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的训练下,福建水师已经拥有“精兵二万有奇,大小战船三百号”,具备了跨海攻击澎湖列岛的能力。

而在攻取台湾之前,双方已经进行多轮谈判,郑经在谈判中多次表示“东宁偏隅,远在海外,与版图渺不相涉”,并拒绝了清廷“剃发”的要求,“苟能如朝鲜例,则敢从议”,而清廷对“不剃发”“如朝鲜例”两条自然不答应。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五月,康熙皇帝决定结束这场虚与委蛇的谈判,正式向台湾方面强硬回复,“台湾贼,皆闽人,不得与琉球、高丽比”。




同年六月,施琅率福建水师全军自福州出海攻取澎湖,清军经过七天战斗,击败守将刘国轩,澎湖列岛乃是台湾门户,一旦失去全台震动。最后,郑克塽率众出降,清军顺利进驻台湾。

在攻取台湾后,台湾的“弃”“留”之争浮出水面,以李光地为代表的大臣表示要放弃台湾,重新交给荷兰人,提出“空其地,任夷人居住,而纳款通贡”,而康熙皇帝当时对台湾的重视程度也不够,认为台湾弹丸之地,得不得无关紧要。

《康熙起居注》二十二年十月十一日:海贼乃疥癣之疾,台湾仅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




但是,在关键时刻施琅上陈《恭陈台湾去留疏》,指明台湾的重要性,“台湾一地,虽属外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对台湾的地位、作用和海疆的安全形势做了全面的分析,康熙皇帝在看完这份奏疏后,迅速改变了对台湾的认知,正式决策开府置县,派兵驻守。

《康熙起居注》二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上曰:“台湾弃取所关甚大,镇守之官三年一易亦非至当之策,若徙其人民,又恐致失所,弃而不守,尤为不可。”


所以,清朝之所以攻取台湾首要目的是消灭郑氏集团,而康熙皇帝一开始对台湾重视程度确实不够,但能知错就改,也确实表现出了一个杰出君主的素质。

引用文献:《清圣祖实录》、《康熙起居注》、《圣武记》、《明季南略》、《台湾外记》、《海上见闻录》、《从征实录》、《靖海纪事》、《国朝先正事略》、《榕村语录》


论史


我们首先要明白康熙为何要从郑氏手中收复台湾。

这原因当然不是我们现在认为的“维护国家统一”这种高大上的理由,而是实实在在的政治利益的需要。

康熙收复台湾是为了彻底消灭反清复明势力,断掉汉人复国的最后一丝土壤。

康熙收复台湾最大的动力,是消灭反清复明的有生力量——郑氏集团。

郑成功死后,清政府就派人劝降郑经,要求他将人马迁回内地,剃发易服,郑经断然拒绝。

为了剿灭郑氏集团的势力,清政府厉行海禁,强令沿海百姓迁徙,不准和台湾方面接触。

康熙上台后,再次劝降郑氏,甚至准许郑经世代守台永世为王,但是仍不同意郑经提出的“不削发”效法朝鲜的要求。

理由是“郑经是中国之人”,“朝鲜系从未所有之外国。”

有人认为,这正是康熙维护国家统一的表现,但是从拒绝郑氏不削发的要求来看,康熙的做法还是离不了满族征服汉族的那一套民族征服的窠臼。

甚至,康熙在决定对郑氏集团动武的过程中,还联系对台湾念念不忘的荷兰人,约定共同动手。

有史料证明,康熙给荷兰海军“谕旨”要求荷兰人与清军协力进攻郑氏海军。

“特谕荷兰国王,令具夹板船二十艘,载劲兵协力攻取二岛(台湾、澎湖)。”

“荷兰揆一王领战船为前导,合李率泰水师,用力争战,平定沿海诸岛,原约合师代彼恢复台湾……”

这是历史证据。

所以在很多人反对收复台湾的时候,康熙力图攻台,并不是为了国家统一,而是让全天下都成为满族治下的百姓,为了是彻底征服汉人。

收复台湾后,清廷对台湾的去留还是有争议的。

很多人认为台湾是鸡肋,浪费钱而已,不如“徙其人而空其地”。

意思就是要人,不要台湾之地。

更有人认为不如割给荷兰人,每年还能收点外快。

若不是施琅阐述利弊,康熙很可能就不会设立台湾府来管辖台湾了。


微史春秋


实际上,在“三藩之乱”发生之前,康熙一直坚持的是“和平统一”的观点。

康熙元年(1662年),郑成功在驱除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数月后去世,他的儿子郑经袭承了延平王的爵位,开始统御台湾。

此时的郑经第一次向清朝进行议和,但是以索尼、鳌拜等辅政大臣要求郑经“弃岛、登岸、剃发、易服”,遭到了郑经的反对,于是在康熙二年(1663年),清军攻克厦门,使得郑氏集团失去了大陆上的最后一个据点,彻底成为了孤悬海外的政权。此时的清朝开始奉行“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的停兵休养政策,台湾问题就此搁置。

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扳倒鳌拜后开始掌握大权,此时的康熙力主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并且主动派与也主张和平统一策略的权臣明珠前往台湾与郑经进行谈判。此时的康熙,对于郑氏集团已经做出了巨大的让步,“允许郑氏封藩,世守台湾”,保留其延平王的爵位,待遇如同吴三桂等人。但这一主张遭到了郑经的拒绝:

“苟能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尊事大之意,则可矣”

郑经主张按照朝鲜之例解决台湾问题,以造成台湾事实上的“独立”局面,而这也遭到了康熙皇帝的极力反对。

“若郑经留恋台湾,不思抛弃,亦可任从其便。至于比朝鲜不剃发,愿进贡投诚之说,不便允从。朝鲜系从未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

由此可见,从一开始,康熙皇帝对于收复台湾的问题就表现的非常坚决,但是方式非常的缓和。


在平定“三藩之乱”之后,康熙下定决心要收复台湾。

康熙1673年(康熙十二年),“三藩之乱”爆发,整个中国南方地区战火纷飞,康熙皇帝对于台湾问题也更加的无暇顾及。而在“三藩之乱”期间,台湾郑氏集团,积极响应吴三桂等人的号召,与在福建起兵造反的耿精忠兵合一处、将打一方,在海上给清朝的东南地区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后来耿精忠率先投降清朝,福建战事平定,郑氏集团又重新退守台湾。

也正是因为在“三藩之乱”中,看到了台湾郑氏集团对于大陆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的威胁,所以此时的康熙皇帝更加下定决心要解决台湾问题。

康熙二十年(1681年),就在康熙即将彻底平定“三藩之乱”的时候,郑经去世,正经的儿子郑克塽继任延平王,康熙再次派明珠等人进行和平谈判,遭到拒绝。于是康熙在姚启圣等人的举荐下,重新启用施琅,决定用“剿抚并用”的方式来对待台湾的真是集团。

最终,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大败台湾水师,郑克塽投降,至此独悬海外先后为荷兰侵略者及台湾郑氏集团占领长达60多年的台湾重新归属与朝廷中央管辖。


康熙坚持收复台湾是出于经济原因和政治原因两个方面的考量。

首先,孤悬海外的台湾给大清王朝的东南沿海地区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早在顺治年间,郑成功就多次借助海上军事力量的优势,袭扰东南沿海,甚至还组织了北伐威胁南京。

而东南沿海特别是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省份,已然是大清王朝的钱粮税赋重地,所以为了维系整个国家和朝廷的财政问题,特别是在“三藩之乱”期间,再一次让康熙皇帝感到的严重的威胁,所以台湾问题必须要解决。

其次,这个时候的郑氏集团不仅是武装割据的政权,更是“反清复明”人士的希望。

郑成功是被南明永历皇帝赐予国姓,在明朝的遗民之中,具有崇高的威望,而郑氏集团所统御的台湾,也被看成了“反清复明”的重要决定,特别会在永历皇帝死后,郑氏集团更加成为了“反清复明”的最后希望。

所以,康熙皇帝也需要通过荡平郑氏集团,以达到彻底清初“反清复明”势力,维系江山稳定的目的。


雍亲王府


明末清初,康熙帝即位的那一年,郑成功与清军的战争进行的如火如荼,当打到福建的时候,身边有人建议可以把台湾作为根据地,于是他带领部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为了暂避清军的锋芒,他决定把台湾作为储蓄力量的基地继续进行抗清行动。

郑氏政权的不断壮大和他们的抗清立场成为了清政府的心腹大患,但是无奈清王朝连年征战,军费已耗费超支,而且清朝是陆军强大水师薄弱,所以对于盘踞在海岛的郑氏无能为力。清政府对其的政策是先抚后剿。大陆统一以后,百姓迫切需要休养生息,在对郑氏多次招安未果的情况下,康熙帝有点坐不住了,开始着力实行剿灭的政策,正赶上郑成功去世,他的弟弟和儿子为争大权引起内部不稳,民心大乱,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当时还是有许多大臣都持反对的态度,无非就是水师修炼需要强大的国力支撑,现在国力尚不稳定,不宜进行大规模的进攻战争,康熙决定派施琅进攻台湾,更是遭到一致反对,因为施琅的儿子和侄子都在郑氏集团做官,所以朝廷对他极不信任,但是康熙帝执意为之,所幸,施琅不负所托,成功击破郑氏政权,收复了台湾!康熙帝深知:最坚实的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如果郑氏内部没有出现矛盾,康熙还是对他们无可奈何的,他们自身内部导致的民心不稳,那就很容易被击破!



秦桑之


主要应该有这三点,康熙必须要收复台湾。

第一,清朝打败明朝以后,各地都变成了清朝统治,只剩下个台湾,太晚就是康熙眼中的肉中针,眼中刺,时时刻刻都要提防着台湾军队来袭击。

第二,清朝刚建立时候,没有像样的水军,而进攻台湾,必须有强大的水军,这时候康熙遇见了施琅,有兵有大将事成以。

第三,每一个皇帝都想成为疆土的开括者,增加国土面积可是作为皇帝最牛的功绩之一。

所以综合这三点,康熙不顾反对,依然决定攻打台湾。事实也证明康熙是对的。台湾在施琅的攻打下很快瓦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