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宏大,格调讲究,布局严谨,工艺精湛,宁夏青铜峡任桥董府

任桥董府,位于宁夏青铜峡市峡口镇任桥村,是清光绪年间的光禄大夫(正一品)、太子少保董福祥的宅第,故称"宫保府"。府形为堡寨,坐西向东,规模宏大,格调讲究,布局严谨,工艺精湛,是较具代表性的明、清四合院式建筑群,也是宁夏现存最大的堡寨,2006年5月25日,董府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规模宏大,格调讲究,布局严谨,工艺精湛,宁夏青铜峡任桥董府

此府动工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落成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用银数十万两,用工二三百万个,耗粮五百万斤。其内寨、外寨共占地3000亩。建筑材料精心选用,汇集川、陕等地的能工巧匠进行建造,为我国传统砖木斗拱结构,运用彩、绘、雕、刻、塑等手法,又以匾、题、画点缀装饰。

规模宏大,格调讲究,布局严谨,工艺精湛,宁夏青铜峡任桥董府

外寨墙早已被毁。内寨墙东西长122米,南北宽112米,墙基宽12米,顶宽4.5米,高8.5米,外加女墙高2米,厚0.5米,墙上四周均有枪眼和瞭望孔。墙顶四角有角台,并建有更房。大门顶端有3间“悬山式”立木砖砌门楼,大门建在偏北墙30米处,门洞条石为基,砖拱弧顶为墙。木质大门,包钳铁板。寨墙内南北角各有砖阶可登。

规模宏大,格调讲究,布局严谨,工艺精湛,宁夏青铜峡任桥董府

内寨为“三宫六院”式布局(即南前、南后;中前、中后;北前、北后六院)连成一体。宅院正门,偏建于北院和中院之间,有砖刻对联:“铭怀四字,誓鉴二心”。门楣上悬御赐“宫保府”金匾。傍有侧门。以中后院为轴,向南、北展开,中后院是两层完整的立木框架楼房,木制楼梯,扶栏上下。主体建筑东西长72米,南北宽58米,占地150亩,共148间出插房屋。全部屋脊,均系硬山式,脊檐反翘,设置六兽,装点部分琉璃瓦。建筑雕梁画栋,彩绘新颖。除正门外,另有旁门、屏风、照壁、影壁等,书画题刻、装衬雅致。主房有祖先堂、客厅、卧室、书房、学房院等。倚寨墙内,另建通排土木房屋,供仆夫杂役住用,还有粮食、碾坊、磨坊、厨房等。府周围有朱府、姚府、贾府、李府、周府、杜府等近十座堡寨,如众星捧月,均系董福祥部下住地,因名董营村。

规模宏大,格调讲究,布局严谨,工艺精湛,宁夏青铜峡任桥董府

董福祥(1839-1908年)、汉族、固原人。在19世纪60年代因不堪忍受清朝廷腐败统治和压迫而倡集团练起事反清。后兵败投降湘军刘松山。1875年,追随左宗棠参加了收复新疆的战役,屡立战功,战后率部戍守西陲十数载。先后任阿克苏总兵、喀什噶尔提督、甘肃提督等职。授尚书衔,加封“太子少保”。义和团运动时期,奉调入京,充武卫后军统领,受慈禧太后宠爱。1900年八围联军攻打北京,董福祥率甘军抗击八国联军,杀死日本外交官和德国公使,围攻外国使馆,血战正阳门。北京沦陷后,董福祥保驾西太后、光绪皇帝出逃西安,又被封“随扈大臣”,节制满汉兵权。“辛丑条约”时洋人坚持杀董福祥,西太后力保免死罪,留太子少保衔,革职还乡。董福祥随带着清朝廷赐银四千两及亲丁三千人,回到金积堡,买下乡绅郭举人的一片湖塘。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开始了建盖“宫保府”的庞大工程,历时三年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