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贏2.0版IS的戰爭?

如何打贏2.0版IS的戰爭?

今年8月,美國國防部、國務院和國際開發署聯合向國會提交了一份調查報告,審查從今年4月1日至6月30日美國打擊在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的恐怖組織IS(“伊斯蘭國”)的行動。報告稱,儘管IS喪失了實際領土,但成千上萬名IS組織的成員仍然留在敘利亞和伊拉克,正在發起攻擊並竭盡全力重新組織行動。

IS的死灰復燃,部分是由於特朗普在2018年12月作出撤出所有敘利亞美軍決定的結果。此外,特朗普還命令將駐阿富汗美軍人數減半。這一決策不僅導致國防部長馬蒂斯隨後辭職,還使得美國的區域安全夥伴更加無力開展反恐行動。

寄希望於特朗普改變其撤軍決策是不太可能的,與此同時,IS是在線上線下的戰場雙線作戰。至少在這方面,特朗普政府必須強化美國有效發動反恐戰爭的能力。

2014年,全盛時期的IS在襲擊伊拉克城市摩蘇爾時,數百萬民眾通過社交媒體推特實時觀看了IS的進攻行動。正如彼得·辛格和艾默生·布魯金在其著作《如同戰爭:社交媒體的武器化》中所寫到的那樣,IS所發動的這場軍事進攻,“更像是一次病毒營銷活動,並且最後用以往從未有過的方式獲勝。”

與之類似,如今的IS升級成了2.0 版,嫻熟地通過新聞報道和社交媒體在世界各地擴散影響力,並招募外國戰士、同情者和資金支持者。例如,2019年4月,IS發佈了其領導人巴格達迪的視頻,聲稱對斯里蘭卡復活節的致命炸彈襲擊事件負責。

這一做法使得IS能夠駁斥一種觀點,即IS在哈里發政權倒臺後已經被擊敗了。更為關鍵的是,就像辛格和布魯金所指出的那樣,IS已經實現了互聯網的武器化,從而開闢了一個數字戰場。

不僅是美國人,全世界人最終都必須明白,打擊IS和其他恐怖組織的戰爭並贏得勝利不可能是一勞永逸的。對IS、基地組織、博科聖地等恐怖組織的支持,涉及從腐敗到氣候變化等多種社會、經濟和人口因素。因此,打擊這些組織的行動,必須要在多重領域展開。其中,首當其衝是它們所在國家的國內政局。

這場鬥爭也必須在網絡上進行,正如美國軍方所熟知的那樣。2016年,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發表了一篇論文,重點探討如何贏得“敘事戰爭”。文章開頭引用了一句話:“殺壞人容易,根除壞思想難。”有鑑於此,美國網絡司令部將在2028年前轉型為信息作戰司令部,並以整合網絡、電子戰和信息行動為目標。

2028年差不多是10年後,但與IS的作戰已經等不起了。此外,這場戰爭太過重要,不能僅僅依靠士兵。因此,美國國家安全部門應該採用一種類似於英國陸軍第77旅所採用的協作模式,將所有政府部門聯合起來參與信息戰爭。

令人遺憾的是,特朗普政府已經摧毀了美國國務院下屬的全球接觸中心。這一機構原本負責打擊恐怖主義宣傳,但現在卻主要負責打擊全球造謠活動。幸運的是,國會已經發起反擊。而國務院必須全力合作,制定一種有力、可信的反恐敘事。與傳統的反恐宣傳相比,這需要擴大敘事範疇,並更加註重細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