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绍飞:扶贫济困好支书

我为什么爱你,祖国

你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大爱情怀

你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你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君子品性

你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凌云壮志

你还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子热忱

……

国庆节刚过,正在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读大一的符国顺将自己观看完共和国70华诞盛典之后的激动心情用诗歌《我为什么爱你,中国》尽情表达了出来。之后,她把此刻最能反映出自己内心的喜悦和感激之情的作品通过微信分享给她视为一生中的恩人郑绍飞,并动情地对这位资助她圆了大学梦的“绍飞大哥”表达由衷的感谢。

郑绍飞:扶贫济困好支书

郑绍飞是谁?这一切都得从头说起。

捐资助学走过七年“爱心路”

就在今年9月开学季,隆阳区兰城街道办事处城南社区的2名贫困学子符国顺、李润分别接到了爱心企业的1万元捐助金,满怀感激地奔赴心目中理想的大学,开启人生新的旅程。未来四年,他们将不必再为学费发愁,两家来自福建的企业负责人苏延斌和严淮已经与他们签订爱心捐助协议书,将以每年1万元的标准一直资助他们到大学毕业。而这一切,都是隆阳区兰城街道办事处城南社区党支部书记郑绍飞热心牵线搭桥的结果。

今年18岁的符国顺是保山市第七中学的文科状元,家庭情况十分特殊。父母年老体弱,31岁的哥哥也患有精神疾病。多年来,一家四口住在阴暗简陋的90平方米的房子里,仅靠父母和哥哥三人的低保维持生活。为了不加重家庭的负担,初升高时,成绩优异的她选择了为她免学杂费的保七中,高考被录取的也是免费师范生专业。在遍访过程中了解到这一情况的郑绍飞,立即通过多方努力,不仅帮符国顺解决了她的大学学习费用,还积极为她争取到了隆阳区唯一一个定向生资格。也就是说,符国顺今后在校的所有学杂费住宿费都将全部得到政府资助,而且大学毕业后她将不会为就业发愁,直接回到家乡参加工作。

郑绍飞:扶贫济困好支书

同时,郑绍飞还为符国顺70岁的父亲符云找了个河道保洁员的工作,每个月有1000元的报酬。并按照政府危房改造的相关补助和政策,带领社区干部到符国顺家中帮助他们重新修缮房屋,平整院场,让这个昔日荒芜破旧的院落重新焕发生机。

“俗话说,救急不救穷,要摆脱贫困最重要的是要树立坚定的信心,不断地去努力。比起等着别人的捐助,自己的辛苦所得才是踏实而更幸福的。”郑绍飞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于是,他鼓励性格腼腆的符国顺利用假期时间给中小学生进行作业辅导,并腾出社区的部分闲置办公场所供她使用。细心的他几次入户看到小姑娘穿的都是同一套不合身的衣服,就拿出1000元给她买了入学的新衣服。

通过给小学生作业辅导,符国顺用自己的知识赚来了她第一桶金1900元。从谨慎排斥到亲如一家,是发生在符国顺身上最明显的变化。郑绍飞感觉十分欣慰。谈起捐助的缘起,爱心资助人严淮也说:“虽然我是福建人,但是长年在保山做生意,保山已经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公司有所发展就应该像绍飞一样回报社会,扶贫济困,能帮一个是一个。”

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一个大学生足以改变一家人的命运。对于这一点,郑绍飞深有感触。其实,符国顺的例子既特殊又不特殊,自2012年开始,郑绍飞就走上了捐资助学的“爱心助学路”。在水寨、汉庄等地,郑绍飞资助的贫困大学生不下10人,他个人捐资不下15万元,发动朋友捐资10万余元,并于2017年受聘为汉庄镇贾官小学的名誉校长。

“关爱农民工是我的责任”

郑绍飞为啥走上了这条“爱心助学路”?按他的说法,就是对农村这片土地有深沉的感情。

郑绍飞15岁开始外出打工,从在建筑工地挑砂灰、抬石头,到帮人开挖机、装机。24岁开始自主创业,直到现在拥有一家商贸公司、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郑绍飞的致富之路不可谓不艰辛。或许正是由于这样的经历,他对农村困难群众格外同情,并具有天然的亲近感,只要为人老实、踏实做事,他从不会亏待他们。

郑绍飞:扶贫济困好支书

“一个人富不叫富,大家一起富才是真的富。”这是郑绍飞常说的一句话。在水寨乡打拼期间,郑绍飞用的工人中有20多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转战汉庄镇和保山中心城区之后,他积极吸纳了有务工需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3人、家庭困难人员50余人。

来自水寨乡水沟村的贫困户杨大平,跟着郑绍飞一干就是7年。因为供养家中父母和孩子,杨大平十分节俭,不抽烟不喝酒的他,每月工资3600元,他仅先预支两、三百元用于日常生活开支,干满10个月左右一结算,一大笔沉甸甸的现钞带回家,心里十分满足。“绍飞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很关心我们,家里有什么急事大事需要请假,他二话不说就同意。再说,大家都是农村人也聊得来,他从来不拖欠工资,跟着他干我们心里踏实!我家爹妈也老是夸他,说我跟对了人。”40多岁的杨大平话语不多,但说得情真意切。

家住兰城街道汉营社区的贫困户茶文学,是绍飞工程队的新成员。41岁的他,上有70岁老父、下有10岁幼女,家中连个料理家务的女人都没有。苦于没有文化、为人木讷,空有一身力气,仅在区内做做零工。挂户干部先后为他介绍过两份比较稳定的工作,可能因为顾虑自己没法适应,他都婉言拖延着。一次入户中,在附近有施工工程的郑绍飞随同街道领导和干部去到了茶文学家,前后只说了几分钟的话,茶文学就立即表态要跟着他一起做。“郑绍飞说的那些话,太了解我的心了。他的公司里跟我差不多情况的人很多,一个不会笑一个,大家一起干活开心一点!”现在,除非家里有要紧事需要请假,茶文学日日按时上工,十分有干劲。

就是这样,这个农家小伙靠着自己的诚信经营和扎实肯干,一步一个脚印硬是闯出了一条自己的路。从2008年创业至今,郑绍飞发放给贫困人员和工人的工资已达300余万元,带领着大家一起改善生活水平,为扶贫济困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向党组织多交2000元党费的好党员

郑绍飞自今年5月10日开始担任城南社区党支部书记以来,团结带领社区“两委”及干部职工,切实为社区居民解难事、做实事、办好事。

城南社区地处兰城街道南部,辖区面积2平方公里,下设6个小组,5个小区,驻区单位3个,常驻居民3千人。在这近五个月时间里,郑绍飞已对辖区居民454户1545人实行了遍访,全面掌握了各家各户的基本情况,及时为符合条件的3户居民申请了低保。特别是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郑绍飞针对社区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社区人居环境提升力度,除开展志愿活动进行地面保洁、卫生清理外,种植直径5到10厘米的桂花、沙松、天竺桂等270余株,开展规模河道清淤清理整治2次,打造了河道清畅、河岸优美的美丽画面,极大地美化了辖区环境,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他还带领社区党支部不断探索城市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和新办法,联合城南客运站等党建联盟单位开展各类活动3次,组织到社区报到的在职党员积极参与社区的相关工作和活动,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增强党建活力。

“书记上任以来,我们社区的很多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比如,因为他做事雷厉风行,说到做到,对社区各项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原来拖沓懒散的人现在也会主动去做,大家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城南社区副主任郑晓君激动地说。

郑绍飞的工作不仅得到了社区“两委”和“三大员”的一致肯定,更受到了辖区居民的交口称赞。

郑绍飞:扶贫济困好支书

符国顺的父亲符云说,“要是没有郑书记的帮忙,我们家的日子真的是没有办法过了,我们一家人都会记得他的大恩大德!”头发花白的老人紧紧地握着郑绍飞的手,难掩眼中泪花。

除了正常缴纳党费外,一笔2000元的自愿多交党费,郑绍飞已经连续交了两年,“只要有能力,我会一直交下去,只想为党组织多尽一点力”。

从自学到助学,从自立到助困,从自强到共治,35岁的郑绍飞正以当代青年党员的蓬勃激情、敢作敢为和善作善成的勇气和智慧,实现着自己的使命和担当。(李晓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